風物深度

獨裁政權下電影人怎麼做抗爭:泰國導演薩波.齊嘉索潘

在軍政府威權統治下,創作者敘事手法太直接,會直接面臨被審查下場,但若太隱晦,意涵又難以被觀眾解讀。

泰國獨立電影導演薩波.齊嘉索潘(Sompot Chidgasornpongse)。

泰國獨立電影導演薩波.齊嘉索潘(Sompot Chidgasornpongse)。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謝以萱 發自阿姆斯特丹

刊登於 2020-10-25

#泰國抗爭#東南亞電影#電影政治審查#威權與電影

近半個月來,泰國民主示威運動越演越烈,從原本由學生發起的反政府、訴求民主改革的學運,升級至對泰國社會結構性問題,包含階級固化現象、貧富差距、王室存廢、軍政府獨裁統治、憲政改革等的全面反省。演變至此的近因是總理帕拉育和王室趁著疫情擴張王權,再度侵蝕人民的權利;而遠因則是長久存在於泰國社會的各種壓迫與不平等,始終未獲解決。本文將從泰國獨立電影導演薩波.齊嘉索潘(Sompot Chidgasornpongse)的作品出發,勾勒其創作背景、其電影體現的泰國社會樣貌,以及電影審查制度對創作與言論自由的箝制,從電影創作的角度呈現泰國長期受到威權統治的沉痾,及訴求民主改革的必要性。

泰國導演薩波.齊嘉索潘(Sompot Chidgasornpongse)是當代泰國重要的獨立電影創作者之一,自朱拉隆功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後,便加入導演阿比查邦的劇組,那時阿比查邦從芝加哥藝術學院畢業後回到泰國不久,拍了兩部電影,尚未被坎城金棕櫚獎加持,才剛剛在國際影壇展露頭角;薩波以助理導演的身份,參與阿比查邦《鐵雞諜網種情花》(The Adventures of Iron Pussy,2003)、《熱帶幻夢》(Tropical Malady,2004)、《戀愛症候群》(Syndromes and a Century,2006)等片的拍攝,而後前往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 - Film/Video)攻讀電影。

出生於1980年的薩波,和許多同時期的泰國獨立導演例如阿諾查蘇維查康彭(Anocha Suwichakornpong)、艾狄雅阿薩拉(Aditya Assarat)一樣,選擇到歐美接受電影訓練,而後活躍於國際影壇。在他們成長的1990年代,泰國電影產業一蹶不振,政府對歐美進口電影降低關稅門檻、大開歡迎之門的情況下,院線播映的幾乎是好萊塢電影;阿比查邦決定在泰國成立電影工作室 Kick the Machine 那一年(1999),泰國國產電影的數量更跌到一年只有九部的低谷。在產業蕭條、政策又少有相應支持的情況下,薩波仍持續投入電影創作,以自己的方式構築著電影夢。

 《鐵道撿風景》(Railway Sleepers,2014)劇照。
《鐵道撿風景》(Railway Sleepers,2014)劇照。圖:2020當代敘事影展 NNFF

敏感觀察泰國現狀

從薩波的長片《鐵道撿風景》(Railway Sleepers,2014)回看他早期拍攝的四部短片,清晰地顯示其創作一路走來都是有跡可循。《鐵道撿風景》是薩波拍攝八年才完成的作品,在那段期間,他搭火車時就會隨身帶著攝影機,如隨筆般紀錄下他在旅程中相遇的人事物。鏡頭遊走於一節節車廂裡迷人的泰國常民風景,隨著列車穿越不同地區與時代,在音畫蒙太奇間,交織出一幅屬於泰國現代化進程下的眾生相、浮世繪。他的鏡頭是靜的,但非毫無生氣的死寂,而是巧妙地貼合周遭環境的脈動,呈現出生命/生活的韻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