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寫詩是發覺敗壞生活的開端: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露伊絲.葛綠珂

在這個嚇唬人的世界,她發現了比喪失、死亡與遺漏更悲催的事──所謂死亡,就是好好過完一生;活著,就是好好做完一件事。

美國女詩人Louise Gluck獲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女詩人Louise Gluck獲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攝:Susan Walsh/AP/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曹馭博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0-10-09

#諾貝爾文學獎#文學

打破事件的沉默、述說痛苦或撕心裂肺的經歷,寫作是發現文字可能被聆聽的希望,如果它們被聆聽,那麼這些事件會得到判斷。當然,這個希望源於祈禱,而祈禱——勞作也是如此——可能源於說話本身。在語言的所有使用之中,只有詩歌保存著這個起源的最純粹記憶。

──John Berger〈詩歌的時刻〉

初讀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ück,1943-,另譯「格麗克」等)的詩歌是在一位已逝師長的詩歌課堂上,師長每堂課前都會拿一兩本英文詩集給同學們傳閱。但我英文差勁,每每翻閱都尋找不到進入詩人靈光的途徑。某次師長給我們閱讀了葛綠珂的詩集──我已經忘記是哪一本了,明確的情感與節制的情緒深深打動了我,我立刻著手試譯:

失去的愛

我的妹妹在地球上耗費一生
她出生,逝去
在那之間
沒有一張靈活的面貌,沒有一句話

她盡到嬰兒的本分
她哭泣,但她並不想被人餵食。
母親仍舊抱著她,試圖做些改變
首先是命運,然後是歷史。

的確改變了:妹妹死後
母親的心變得
很冷,很僵硬
像一個小小的鐵項墜

後來我覺得妹妹的身軀
是一塊磁鐵。我能感受到它
吸著母親的心
進入大地,繼續生長。

這首詩不難,讀者很容易從一個項墜的比喻,了解詩人是以磁力的推力與吸引,講述親人逝去的那種心頭之痛,不斷受傷,癒合,受傷。葛綠珂的詩歌有如此魔力,藉由簡單的描述搭配情節,像是一株不斷生長的藤蔓,讓人留下深刻,富有生命力的印象。

不符合大眾認知的諾獎「普世價值」

在一個更快速、更紛擾、更讓人無所適從的病疫年代,也許更需要一個認真自剖的詩人,讓人了解詩歌也是一種讓讀者棲身的環境。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再度由詩人戴上,是繼2011年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姆(Tomas Tranströmer,1931-2015)睽違九年再度有詩人奪得獎項,也是進入21世紀之後,唯二以詩歌獲獎的作家。有趣的是,相較於去年位居排行榜第二,呼聲較高的安.卡森(Anne Carson,1950-)的廣博學識,與長年佔據大眾讀者視野的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1939-),葛綠珂的詩歌寫作傾向於內心的自剖,經常被評論者與讀者定義為自傳型詩人,闡明創傷、慾望、悲愴,也持續藉由書寫追憶童年、家庭生活、父母手足,其書寫向度沒辦法讓人立即聯想到被大眾認知諾獎想追求的「普世價值」。但讀者不妨轉換角度思考,在一個更快速、更紛擾、更讓人無所適從的病疫年代,也許更需要一個認真自剖的詩人,讓人了解詩歌也是一種讓讀者棲身的環境。

葛綠珂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生長於一個猶太家庭,自幼即喜愛讀詩,遍讀了莎士比亞(Shakespear)、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葉慈(W. B. Yeats)、艾略特(T. S. Eliot)等經典英語詩人,也接觸許多希臘、羅馬、天主教與猶太教故事。父親也曾嘗試寫作,母親更是鼓勵與支持子女的創作天賦,讓她十三四歲時便立志成為一個詩人。高中時曾因精神性厭食症輟學,持續接受治療,期間加入哥倫比亞大學的詩歌工作坊,受教於詩人黎歐妮.亞當斯(Leonie Adams,1899-1988)及史坦利.庫尼茲(Stanley Kunitz,1905-2006)。關於這一段疾病的時光,葛綠珂於《詩的實證與理論》(Proofs & Theories: Essays on Poetry)說道:「我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我正在走向死亡。我內心深處清楚地知道,我並不想死。即使那時,死亡仍然是一個悲痛的隱喻,是在我和媽媽之間立起一道隔離⋯⋯」讀者或許可以從這個角度試圖切入葛綠珂的書寫核心:活著,不想死。葛綠珂也曾說,心理分析某方面也促進了她的寫作,轉化為洞察能力,用心靈去觀察人類深沉的共鳴。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