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爆破導演陳木勝逝世:上世紀的香港電影藏著「什麼是香港」的秘密

曾經,香港人機巧、靈活、多變、不拘一格,生活節奏奇快、工作效率奇高,香港電影也自是動作密集、畫面豐富⋯⋯

香港導演陳木勝前日因鼻咽癌不幸離世,終年58歲。圖為陳木勝於2016年接受媒體訪問。

香港導演陳木勝前日因鼻咽癌不幸離世,終年58歲。圖為陳木勝於2016年接受媒體訪問。攝:K. Y. Che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朗天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0-08-27

#陳木勝#香港電影#金像獎

很多年之後,也許人們仍會記得《三岔口》(2005)裏郭富城在清風街天橋狂奔追逐吳彥祖,於火炭工業村聞女友死訊車子溜後險被撞死;又或者是《衝鋒隊:怒火街頭》(1996)裏警匪中環駁火,黃秋生在都爹利街引爆蒸餾水涌陣令石階變成瀑布,吳鎮宇在人群等待過馬路時被于榮光刺死的各個場面。這些動作場面激越、緊湊,蔚為奇觀,極能牽動觀眾情緒,人們記得它們,甚至詡為港產片經典片段,殊非偶然。嘗試令大家循此銘記陳木勝這個名字,以及這一幕幕何以共同構成和體現香港電影的獨特之處,也許正是影評人應盡之義務。

陳木勝(1961-2020)日前以57歲盛齡告別觀眾,絕對是香港電影以至華語電影的損失。他的遺作《怒火》雖已完成,卻未排期公映,影片內容尚未可知,但片名其實已可綜攝陳導的電影風格和喜愛母題:飛車、追捕、爆破、角色互毆拳拳到肉⋯⋯都是觀眾看他作品時預期看到的動作元素。警匪片這個類型,和他的30多年影視生涯緊扣在一起,而其流動光影中不時閃現的緊張氣氛、角色們那一股股彷彿隨時等待點燃的滿腔怒火,固然擦亮了陳導的招牌,也成就和豐富了相關類型。

香港的電視台一度成為影壇的「少林寺」、練兵處。有不少留學海外回港或粵語片年代的電影人⋯⋯起初都有著拍不到電影先拍電視,拍電視是為拍電影作準備的心態。這和今天喝電視以至網劇奶水長大的「電影人」,傾向用電視方式拍電影的情況迥然不同。

拍攝電視劇出身的陳木勝,起初加入電視台當文員,但下了班看人拍攝,愈感興趣,結果輾轉當起助導和導演。電視和電影本是兩種不同媒介,電影學院科班出來的人會懂得各依其規範和影像語言而創作,但1980、1990年代的香港導演,不少是自學或「紅褲仔」出身(編註:「紅褲仔」出身的講法源自梨園,指非學院派出身但由行業科班啟蒙與訓練),在拍攝現場觀察多了,又或者加入劇組操作成熟了,逐漸掌握門路,了解怎樣拍攝、調度,如何分鏡、剪接,便會達到效果,博取觀眾喜愛;香港的電視台一度成為影壇的「少林寺」、練兵處,就是因為在1970年代的本地電視黃金年代,有不少留學海外回港或粵語片年代的電影人棲身其中,他們或以電影的方式拍電視(如徐克、許鞍華、張婉婷),或摸索出一套糅合影視製作成規,力求兩者相互配合的本土商業方程式(如王天林);在他們影響下,王晶、林嶺東、杜琪峯、韋家輝、黎大煒、鄧衍成、陳木勝、鍾澍佳等導演先後脫穎而出。他們起初都有著拍不到電影先拍電視,拍電視是為拍電影作準備的心態。當中較優秀的,出入影視之間,如魚得水,恰到好處;能力稍遜的,也起碼具備一定的電影執行度。這和今天喝電視以至網劇奶水長大的「電影人」,傾向用電視方式拍電影的情況迥然不同。

《衝鋒隊:怒火街頭》(1996)劇照。
《衝鋒隊:怒火街頭》(1996)劇照。網上圖片

以陳木勝的電影處女作《天若有情》(1990)為例。該片由他在電視台當副導時追隨過的杜琪峯任監製。雖然事後他在訪問中承認當時在現場執導的多是杜導本人(監製主導權大於導演,根本就是承襲自電視台的拍攝文化),但在該片表現出來的電影技巧,明顯在陳氏後續作品得以承繼。不錯,角色設計上男主角華弟(劉德華)脫胎自杜琪峯《阿郎的故事》(1989)的悲劇英雄;富家少女錯愛飛車小流氓,深情爛仔則受幾近盲目的義氣所累,也是通俗言情的電視劇橋段,然而,這一切在神采飛揚的動作處理、飛車調度和劇情推進下,變得電影味十足。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