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端傳媒五週年

台港連結:A面與B面,我們聽到的那些台灣獨立音樂

在香港樂評人的眼裏,台灣獨立流行音樂為何如此吸引?歌聲之中的哪些細節跨越了地域界限?

特約撰稿人 黃志淙、江慧楓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0-08-15

#音樂#獨立音樂

【編者按】端的五週年連結,文化組希望以互換的視角,讓台港兩地的樂評人異地而論,推薦充滿個性的跨地域之聲。今天身在香港的黃志淙和江慧楓書寫自己喜歡的台灣音樂,明天則換由台灣樂評人陳玠安分享自己對香港獨立音樂的想法。儘管這些音樂並不陌生,但平日熟悉的觀點和說法,換到另一種角度,會出現怎樣的改變?音樂總是最直接的方式,讓我們貼近另一種生活。

註:文中有 YouTube 歌曲試聽,以網頁版瀏覽為佳。

A面:天與地之間,又嫉妒又羨慕

黃志淙(音樂/文化/媒體/教育人)

上一次台北旅程是今年一月大選的時候,當時台北的音樂會活動都因選舉而讓路,但像之前每一次,我在唱片店書店收穫豐富。今次更在幾個月後要結業的敦南誠品流連忘返,亦十分懷念張鐵志在華山青鳥書店的講座(《我們如何走到這裏》),那是我們大選學習考察團上機回港前的最後一個活動。張鐵志在講座上提過幾個關於當下台灣文化及創意發展的重要階段和概念。

在後解嚴時代,台灣年輕人興盛後物質主義(美國學者 Ronald Inglehart 於1977年提出新生代對非物質如自由、平等、環保等理念更多重視),重視公共意識、正義感、參與感、自我實踐等價值。講者提出台灣當下的時代特徵:小確幸、小清新、小日子。因大家勇於誠實重返/重新想像歷史、土地、空間,台灣文化因此漸漸邁向百花齊放的局面。當中,獨立文化 Indie Music, Book store 和 DIY culture 的蓬勃,也在數碼社交媒體的催化下,大大提升自由度和可能性。這同筆者在2010年完成的論文(《數碼複製時期對流行音樂文化的研究》)也有方向相同的論述和結語。而因為講者身為雜誌人和美藝人,他相信「用設計改變城市」,並且一邊推動,一邊發現美感經驗、美感教育的健康進展。例如金曲奬近年的視覺設計更新,的確令人耳目一新。

以下向香港音樂同好推薦五隻台灣樂隊,以說明台灣這種時代潮流的發生和演變。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