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十論:帝力於我何有哉?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圖:端傳媒設計組

端傳媒社群組

刊登於 2020-07-10

#讀者十論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YKJin,回應《販賣部恩仇錄:爆米花與電影院結盟一百年

「爆米花電影」也是那些歡樂但是沒什麼內涵的電影的代稱。歸根結底爆米花和飲料之類,是電影院和了票房之外的收入來源,關鍵還是電影院作為觀賞的場地和觀影這個行為的未來。不需要等到世界恢復正常,因疫情被改變的人們和日常空間的關係,已經在幫助我們構思新的故事。

作為一個經常宅家裡看劇的人,這次疫情有了很多在家裡chain watch的機會。Netflix也用了許久了,不得不承認網路平台的確是資源豐富,甚至在創作方面,也能給電影從業者在題材上更多自由,畢竟少了很多票房壓力。例如Martin Scorsese的Irishman,要是作為普通院線的影片,想必就不能那麼克制又優美的敘述。

但是還是很想念去電影院和劇場看劇的日子。在漆黑的影院抽離這現實世界幾個小時,全神貫注,手機就在口袋裡安靜地休息。原本chain watch是休息時才能有的任性,在這個例外狀態下變成了隨手可得的事,反而越發沒有了意思。

在家裡看始終是缺乏儀式感並容易分心。啊。真是想念那些在影院看完電影後回家的夜路,和從劇院出來後咸咸的海風。

2. Fai、雨月,回應《錢永祥、劉擎、周濂、周保松:自由主義與愛國主義(作者版)

Fai:「愛國」在中國傳統中本就是知識階層「士」建構的產物,強調的也是對一個政權的絕對忠誠,亡國感是中國文學裏草蛇灰線綿延千里的情感線索。現在這個愛國主義是無縫對接傳統。相反,民間則是「帝力於我何有哉」「牆頭變幻大王旗」,疏離得很,現在也不是失去了這份疏離,只是變成了可隨時轉換面孔的一套應世哲學:在抽象層面熱情高漲,一來到具體的責任,則虛無「只顧過自己的日子就好」。中國的愛國主義,最大的問題是對接傳統卻無法進入現代,它滿足個人對群體的情感歸屬需要,卻閹割了個人對群體的政治責任。即「我的」,不僅是我愛它,還是我對它有責任,這個責任分兩層:一為作出貢獻的義務,二為對它的外在表現作出規管圈囿。

談到個體情感歸屬那是情真意切,但要為此犧牲個體利益則又是另一個故事。中國人的愛國存在明顯的間隙落差,表現出讓外界訕笑的虛偽。愛是政治正確,怎麼愛是實際生活。分得開着咧。他們一天不想釐清這種荒謬,一天無法進入現在政治文明。

有必要釐清現在的中國式「愛國」與傳統的「忠君」觀念的傳承關係,無論從政治層面,還是從大眾的意識層面。

雨月:@Fai: 我覺得用古代平民百姓的想法類推到今天不太合適。如同《想像的共同體》裏所探討的,歐洲各國大規模民族主義形成的時間點與報紙推廣的時間點大致吻合。報紙這種大眾傳媒中頻繁使用「我們」及國名行文,使得不同城市、村鎮的平民在話語的驅使下形成想像共同體,這是現代民族主義孕育的條件之一。

古代皇權不下縣,其話語傳達到村鎮也已十分微弱。平民百姓更尊鄉紳解決日常問題十分正常。但如今的信息流通環境與當時不可同日而語。不過這確實可以說明中國如今的愛國主義並非有古代的深厚淵源,而主要是近代錘煉出來的。這一點其實多數人也都認同。

Fai:@雨月:有共同體的想像不代表發展出了公共性。除了大眾傳媒(不被箝制阻撓)之外,公共性的出現必還依靠其他東西。而公共性是進入現代政治文明的必要條件。這是我能想到的。那個疏離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做缺乏公共性。

3. stuxavier,回應《中國懸疑神劇《隱秘的角落》:探索人性黑暗的擦邊球有幾種打法

中國觀眾對好國產劇和好美劇的判斷標準並不一致,對美劇有着演技特效故事等方面苛刻要求的同時,對中國劇的要求卻是「國產劇這樣已經不易了」於是給了高分。個人感覺,在一般情況下,國產劇和美劇其實本就調動着國人的不同感官,自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在觀看前就有不同的期待,但《隱》之所以脱穎而出,是它竟然帶動起了一部分看美劇才需要帶動的感官,於是混合了看國產劇的代入感和看美劇的緊張感,造就了國內的口碑。但如果未來這部劇配了多國語言放進Netflix,顯然達還是不到歐美觀眾的基本要求的。那麼簡而言之就是:這劇很一般🙂

至於還有人批評此文作者眼界狹窄態度傲慢的,可能也是最近一些年普遍存在於中國人心裏的變態自尊使然,覺得文章不夠「正能量」或是不符合國人萬事都要「一分為二」的中立態度的範式,於是拿出了戰狼出征的精神前來撕逼,這點還蠻妙的。

4. 學長,回應《郭婷:「三十歲」的焦慮?那些我們看不見的姐姐和她們的風浪

讀下來發現其實文章主體和節目的關係不太大。。。文章主要是講東亞文化和社會主義中國對30+女性的形象的塑造和敘述,如何製造性別/年齡焦慮,第二點談到正在初步萌生的各種女權主義在中國娛樂、輿論和社會組織中的表現,它們如何零散、不完整,提出需要更多整合。可以看出這位作者很熟悉結構性問題,對節目的評價倒不顯苛責,反而是有些不夠細緻。

30+女性如果喜歡女團,想要做女團,不考慮專業和能力問題的話,這本身也是女性氣質和慾望的表現——浪姐試圖傳達的是,節目展現女性的「多樣性」,包括對成為女團的渴望。但是浪姐恰恰不是「女性主義」的,是因為從演出到包裝傳遞出的信號其實依然是,我要有「年輕的」、「身體的」資本,我才可以獲得社會的承認,我是「成功」的女性,而「成功」的標準是我年「老」有為、年「老」依然像年輕那樣美麗、年「老」依然「有夢要追」。這依然是一套陳舊的、新自由主義的對女性的定義,或者說,成功學的定義。

而這些女星之所以還要參加節目,原因並不是她們嘴上說著一套,而是在現實中她們過了某個年齡段後,就失去了某些工作機會,沒有劇本、或者劇本中根本沒有「女性」的獨立人格,因此一個假裝能傳達女性個性的節目,才有了「吸引人」和偽女權的資本。

其實這也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結構性的問題,只是沒有結合節目講得更細緻而已,挺可惜的。

5. EricChan,回應《郭婷:「三十歲」的焦慮?那些我們看不見的姐姐和她們的風浪

這篇文章寫的太「書生氣」了。作為一個商業電視台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首要的任務是創造商業價值。如果想看創辦女子中學的知青校長,麻煩出門左轉看感動中國。這個節目如果能做到展現30歲以上的女性在職場上,社會中,情感層面的心路歷程,我覺得就已經是做得很好了。價值上的規訓不應該是由一個綜藝節目去做,更應該是來自社會大眾對於節目的討論以及學界對於在議題討論中的引導。不論節目中參加者的模樣是否符合大眾以致學界對於「理想的女性」的想像,只要節目沒有過多的參與和介入就是有價值的,否則就會落入很多人之前所批判的政府「過於強調正能量」的巢臼。

這篇文章通篇大量在闡述中國乃至東亞文化中女性權益的壓迫與革命史也讓這篇文章似乎淪為大學一年級新生的功課而不是針對節目本身的深入探討。如果這篇文章能從節目內容本身出發去引導讀者發現大眾在討論時忽略的觀點角度,比這篇充滿學術名詞的討論有意義。

6. 天滅,回應《「療癒系大叔」馬傑偉,苦難時代如何找回內在力量?

想起學期最後一天,交通停擺,亂世友人傾聽一夜四起的煙硝醒來,又從大學一路走走騎騎跨過一座山終於回到家,卻發現親人正在前往中大的路上。收到消息,我不知該說些什麼,傳去了抬頭見到的那抹光。 要說這一年來港人的堅持有什麼勢力在作祟,月亮一定有份。

7. madlex,回應《廚房裏的「反建制」,120歲米其林指南的世紀危機

大眾是否需要一個權威的餐廳指南?我想應該是需要的。雖然從文化多元主義的角度來看,何爲美食各有各的講法,不過一些基本的烹飪普世價值,例如調味平衡,食材新鮮,不燒糊等等,應該有人來進行闡釋,以造福大衆。至於這個指南是否有問題,本文講的要點我十分同意。標準不透明,環境及服務質量的權重太高,已偏離了指南的本意。剛好最近試過中環的Robuchon,坦白講作爲外行都覺得不值三星,有誰見過最後的甜品連續兩道都是朱古力味?裝修倒是真的不錯,適合與女同聚。

8. EricChan,回應圓桌話題《伊能靜在綜藝中常說教被指散發「媽味」,「媽味」到底蘊含何種性別想像?

我覺得「媽味」和「爹味」這兩個關鍵字與其用性別作為分析切入點倒不如用年齡世代間的價值差異作為分析切入點。在中文語境中,「爹味」「媽味」似乎是在指涉中國儒家傳統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價值,強調「長幼有別,以禮為綱」的家庭倫理進而擴展至社會上的人際關係。這種道德價值在社會變革緩慢,封閉的農業社會是一種降低社會運作成本的運作方式。但是在當今社會裏快速變革的社經模式,「經驗」本身也是在快速變更的,被上一世代規訓往往以為著落後於時代。這一點更體現在90年代末以後,年輕一代因大學擴招帶來的學歷收入提升以及互聯網興起,8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佔據著互聯網乃至社會的話語權,對於這種「落後於時代」的價值論述以及或多或少受到這種「封建禮教」壓迫的年輕世代對於這種價值自然是由衷地反感。對於年輕時代而言,這種價值論述是不兼容當代社會社經運作模式的。

回到黃曉明和伊能靜兩個「爹味」和「媽味」的代表,會讓很多年輕人想起自己或者是身邊同齡人的上一代:又沒有什麼本事,又喜歡教人家做人,還要道德綁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同時更不會尊重身邊的人作為一個自由的人的價值,這是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人所厭惡的。但是這並不代表這種價值在中國社會的沒落,相反地,他們還在中國的老年人口,家庭主婦之間根深蒂固。原因在於他們很多已經脫離現代商業社會里的競爭而回歸家庭,這是傳統儒家倫理價值運作的地方。這一點從前年電視劇<娘道>在全國的熱播可以看出「爹味」和「媽味」背後的價值仍是社會中相當主流的價值,年輕一輩不滿其壓迫,在互聯網同溫層發洩怨氣也是正常不過

我之所以會覺得以年齡世代作為切入點更為合理,是因為「媽味」「爹味」以及背後「油膩」的概念其實在馮唐最先提出的時候與性別定型的關係並不算強,反而更多地是在世代競爭中,年輕一代對與職場中的中年在審美,工作能力以及性格特質上的批判。「油膩」是中年男性因為年老身體機能下降導致的肥胖,油脂分泌增加的外在體現。重點在於「年齡」而非性別。

9. embrainment,回應圓桌話題《不完美的完美:你曾有對你的身體感到不滿嗎?你如何看「身體自愛運動」?

在美國幾年,一直對這些「慶祝」自己某些特質的活動,無論是queerness,blackness,asianness還是fatness,都無感,可能是因為從小被教育要謙虛、低調,並且也覺得這些身份不能定義我。但是當我們的社會,無論是東亞還是美國,都還是自以為可以看到你的身體就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自以為知道了你的一個身份就能定義你的時候,說「胖子都生活得不健康」和說「中國人都是沒有反抗精神的綿羊」是一個道理。這讓我覺得這些呼籲、慶祝、「讓你們知道我們存在」還是有必要的。

10. Billy_Chen,回應圓桌話題《台灣推國民法官制:抽選民眾與法官合審合判,有助提升社會對司法的信任嗎?

只對其中一句話有點心驚:「……『不符社會普遍期待』的輕判……」今天就算是陪審制,也會有「不符社會普遍期待」的輕判(詳見經典的辛普森案);而且,所謂「社會普遍期待」本身就是很虛無的概念,因為這種「期待」是隨時在變動的。如果今天的司法改革是建立在「符合民眾期待」之上,我認為不論怎麼改都是絕對會失敗的。

然後,我是認同現行國民法官制度的,而且絕對不能「參審、陪審並行」。兩套完全不同的制度,卻要求有一致的判決?是不是因為認為「試行」所以就可以「並行」?兩種制度的判決結果都有法律上效力,可不是象牙塔內的文書而已;如果今天相類似的兩案件,但是當事人選擇不同審判制度導致的結果不同,真的算是「公平」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