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孤城淚》:警暴與法國市郊青年的怒吼

這不是紀錄片,卻都用了虛構的故事和人物呈現法國社會內部的深層次矛盾,即是所謂的市郊青年問題。

《孤城淚》劇照。

《孤城淚》劇照。圖:First Distributors 提供

特約撰稿人 鄭俊勤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0-06-14

#電影評論#法國#電影#全球絕望青年

由香港反送中示威期間發生的警暴事件,到最近美國因一名白人警察在執勤時不當使用武力引致疑犯死亡而引發的全國性示威活動,都叫我們反思警察濫權和不公的問題。此時法國導演 Ladj Ly 首部執導的長片《孤城淚》(les misérables) 恰恰在香港上 映,當中描繪的警察行為對現在世界各地的情況猶有昭示,警民之間的衝突和張力似乎從無分國界。《孤》在2019年的康城影展得到評審大獎,同時也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社會各界爭相談論這部電影,不少法國影評人將它和1995年 Mathieu Kassovitz 的電影《恨》(La haine) 相提並論,原因是這兩部電影都不是紀錄片,卻都用了虛構的故事和人物呈現法國社會內部的深層次矛盾,即是所謂的市郊青年問題。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知道什麼是市郊以及它與法國的歷史和社會的關係。

什麼是市郊?

市郊(banlieue) 一詞不是20世紀的新發明,其字源可追溯至11世紀。古法語中 ban 的意思是封建領主管轄的範圍,而 lieue 則是中世紀時量度距離的單位,所以 banlieue 就是指位於中心以外,但仍受同一套法律管治的區域。由19世紀開始,法國的工業急速發展,工廠開始在大城市的周邊建立。為尋找更多工作機會,不少人離開鄉村,放棄務農,變成工人。而因生活上的方便和便宜的租金,他們往往在工作地點附近定居,漸漸組成一個群體,更被城市內的人稱呼為市郊人(banlieusard),以強調他們有別的社經地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來自法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的移民開始湧入, 為了滿足他們的住屋需要,法國政府開始在市郊的城市大量建造公營房屋,形式各式各樣的屋邨(cité),亦由此開始市郊由工人集居的地方搖身一變成為移民的社群,電影中的故事發生的地方-蒙費梅伊(Montfermeil) 市內的萊博斯凱(les bosquets) 區便是一例。

蒙費梅伊是啟發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寫下他的著名小說《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的地方,這一本鉅著使19世紀法國的社會慘狀永存,Ladj Ly 將自己的電影也取同一名字,無疑是在向古人致敬,想走類似的寫實主義路線。上接雨果的經典小說,《孤》正正就表現了歷史的延續性:不論是19世紀的工人階級,還是今天的新移民,這個市郊城市的生活環境還是一樣惡劣,正義一樣在這個地方未能申張,兩個作者的同情眼光一樣是落在弱勢社群身上。

《孤城淚》劇照。
《孤城淚》劇照。圖:First Distributors 提供

但其實在字面上,市郊僅僅是個地域概念,因此富有如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市(Versailles)和塞納河畔納伊市(Neuilly-sur-Seine) 也可以算是市郊。但在近年媒體的報道和政治家的論述中,部分生活條件較差的市郊社區內的社會問題被放大,使市郊這個概念蒙上了陰影。這些社區一般都沒有充足的資源,居住環境擠迫,學校缺乏優良的師資和人手,居民教育水平偏低,以從事勞動性工作為主;而且又因不是政府重點發展的區域,被視為被社會遺忘的地方,罪惡叢生,敏感地區(quartiers sensibles)和無法之地(zones de non-droit)這些形容詞因此而生。而在這種市郊過日子的青年就是所謂的市郊青年(jeunes de banlieue) ,他們總被扣上不少負面的聯想,包括粗鄙、叛逆、暴力等等。所以今天的所謂市郊青年其實就是一個被污名化的刻版印象,指的只是在那些缺乏資源、生活條件較差的大城市周邊區域活動的邊緣青年,當中不少缺乏有效的家教,更是一些小罪行的慣犯,《孤》中的 Issa(Issa Perica 飾)正有這樣的一個形象。他雖然不是暴力份子,但守法對他來說沒有很大的意義,跟朋友逃票到巴黎遊玩是平常事,即使連番因盜竊罪而被抓進警局,還是依然故我。在連番闖禍後,爸爸只會對他動怒打罵,媽媽甚至將他驅逐出外,間接造成後來發生在他身上的悲劇。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