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泪》:警暴与法国市郊青年的怒吼

这不是纪录片,却都用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呈现法国社会内部的深层次矛盾,即是所谓的市郊青年问题。
《孤城泪》剧照。
欧洲 法国 世代 电影 风物

由香港反送中示威期间发生的警暴事件,到最近美国因一名白人警察在执勤时不当使用武力引致疑犯死亡而引发的全国性示威活动,都叫我们反思警察滥权和不公的问题。此时法国导演 Ladj Ly 首部执导的长片《孤城泪》(les misérables) 恰恰在香港上 映,当中描绘的警察行为对现在世界各地的情况犹有昭示,警民之间的冲突和张力似乎从无分国界。《孤》在2019年的康城影展得到评审大奖,同时也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争相谈论这部电影,不少法国影评人将它和1995年 Mathieu Kassovitz 的电影《恨》(La haine) 相提并论,原因是这两部电影都不是纪录片,却都用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呈现法国社会内部的深层次矛盾,即是所谓的市郊青年问题。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是市郊以及它与法国的历史和社会的关系。

什么是市郊?

市郊(banlieue) 一词不是20世纪的新发明,其字源可追溯至11世纪。古法语中 ban 的意思是封建领主管辖的范围,而 lieue 则是中世纪时量度距离的单位,所以 banlieue 就是指位于中心以外,但仍受同一套法律管治的区域。由19世纪开始,法国的工业急速发展,工厂开始在大城市的周边建立。为寻找更多工作机会,不少人离开乡村,放弃务农,变成工人。而因生活上的方便和便宜的租金,他们往往在工作地点附近定居,渐渐组成一个群体,更被城市内的人称呼为市郊人(banlieusard),以强调他们有别的社经地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来自法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的移民开始涌入, 为了满足他们的住屋需要,法国政府开始在市郊的城市大量建造公营房屋,形式各式各样的屋邨(cité),亦由此开始市郊由工人集居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为移民的社群,电影中的故事发生的地方-蒙费梅伊(Montfermeil) 市内的莱博斯凯(les bosquets) 区便是一例。

蒙费梅伊是启发法国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写下他的著名小说《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的地方,这一本钜著使19世纪法国的社会惨状永存,Ladj Ly 将自己的电影也取同一名字,无疑是在向古人致敬,想走类似的写实主义路线。上接雨果的经典小说,《孤》正正就表现了历史的延续性:不论是19世纪的工人阶级,还是今天的新移民,这个市郊城市的生活环境还是一样恶劣,正义一样在这个地方未能申张,两个作者的同情眼光一样是落在弱势社群身上。

《孤城泪》剧照。
《孤城泪》剧照。

但其实在字面上,市郊仅仅是个地域概念,因此富有如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市(Versailles)和塞纳河畔纳伊市(Neuilly-sur-Seine) 也可以算是市郊。但在近年媒体的报道和政治家的论述中,部分生活条件较差的市郊社区内的社会问题被放大,使市郊这个概念蒙上了阴影。这些社区一般都没有充足的资源,居住环境挤迫,学校缺乏优良的师资和人手,居民教育水平偏低,以从事劳动性工作为主;而且又因不是政府重点发展的区域,被视为被社会遗忘的地方,罪恶丛生,敏感地区(quartiers sensibles)和无法之地(zones de non-droit)这些形容词因此而生。而在这种市郊过日子的青年就是所谓的市郊青年(jeunes de banlieue) ,他们总被扣上不少负面的联想,包括粗鄙、叛逆、暴力等等。所以今天的所谓市郊青年其实就是一个被污名化的刻版印象,指的只是在那些缺乏资源、生活条件较差的大城市周边区域活动的边缘青年,当中不少缺乏有效的家教,更是一些小罪行的惯犯,《孤》中的 Issa(Issa Perica 饰)正有这样的一个形象。他虽然不是暴力分子,但守法对他来说没有很大的意义,跟朋友逃票到巴黎游玩是平常事,即使连番因盗窃罪而被抓进警局,还是依然故我。在连番闯祸后,爸爸只会对他动怒打骂,妈妈甚至将他驱逐出外,间接造成后来发生在他身上的悲剧。

被主流社会排除在外的市郊

法国近代的很多社会学家都毫不吝啬地以隔都(ghetto)形容市郊 ,其中的意味深远。所谓隔都,即纳粹德国时犹太人被要求居住的地方,当中没有其他种族,里面的居民也不享有外面的居民所拥有的公民权利。这个字的使用反映市郊这个在地理上已被边缘化的区域已被视为一个同质、被排挤的种族隔离异域,在里面居住和生活的人都是异类,有着与别不同的文化、社会规则和运作模式。《孤》所描绘的市郊正是一个这样的地方:里面几乎没有一个白人,只有一个白人老太太,在非裔小孩们和警察起冲突的时候在家中冷眼旁观。而市政府又无心管理城市,任凭居民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罪犯横行无道,警察滥权暴戾。这使居民普遍不相信制度,更依赖群体互助,为了众筹而成立的标会(tontine)便是一例。这些种种都突显了市郊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环境的异他性,俨如国中之国。

而又有别于其他地方,警察在这里虽然是主要维持秩序的力量,但并非唯一和最有效的一个。警察 Chris(Alexis Manenti 饰)和 Gwada(Djibril Zonga 饰)在对新拍档 Stéphane (Damien Bonnard)介绍他们工作的城市时,便提到不少在同时控制和管治城市的势力。这些持份者在市郊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市长(Steve Tientcheu 饰) 是城市的官方管理人,也是警察三人专程到市中心市集去拜见的人物。但这些政府官员对市郊的管治并没有很大的作为,对眼皮下发生的警暴和罪案都视若无睹,实际上做事的另有其人,例如经营烟馆和贩毒的黑帮头目(Nizar Ben Fatma 饰) 。警察在追寻手握他们罪证的Buzz(Al Hassan Ly 饰) 时,便是将受伤的 Issa 交由他和他的手下看管,证明他们跟警察有合作关系,在有需要时会是执法者的助手,也是在各种势力之间周旋的中间人。另一群不容忽视的人是穆斯林兄弟会(les Frères musulmans) ,其成员会特意去跟城内的青年对话,试图解决他们的家庭问题,代表的正是政府和黑帮之外的道德和宗教力量。Buzz 在被追捕时第一个去找的是已金盘洗手,改邪归正的烤肉店老板 Salah(Almamy Kanoute 饰),这并不单是因为他曾经是有头有面的江湖大佬,也是因为他现在是穆斯林兄弟会的重要人物,足见这些虔诚的宗教领袖是市郊社会中受人尊重、可以信赖的人物。

《孤城泪》剧照。
《孤城泪》剧照。

错综复杂的警民关系

《孤》一片着墨最多的当数警民关系。故事的背景是日更反罪恶小队(brigade anti-criminalité,简称 bac) 两天内所遇到的事情,在小队的三个警察身上,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三种执法态度和与社区的关系,但同时又看到一个并非黑白分明的世界。

白人警察Chris象征的是法律的扭曲和制度的腐败。作为警察,他是社区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武力的执法者,但权力在他手上却变成了欺压市民的工具。不论是在巴士站非礼女疑犯,在屋邨暴力对待小孩,还是试图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擅闯民居,都是以执法为名,在对方没有还击之力的情况下进行。在电影最令人深刻的其中一幕,Chris 在 Salah 的烤肉店大喊:“我就是法律!”(C\"est moi la loi !) 这正是市郊警察自以为是、为所欲为的执法态度。社区中的人口大都是移民或其后代,伊斯兰教是最大宗教。Chris 是个白人,在社区的外号是粉红猪,而猪在伊斯兰教中是不洁的,因此他的角色同时反映了在种族和宗教上少数族裔和主流群体的对立问题。若他就是法律的代表,那么这个法律就是站在这个被区隔的社群的对立面,应该执行法律的人却讽刺地是最大的违法者。法律不但没有保护市民,反而成为了暴力和欺压的盾牌,社会不公在此得到体现。有趣的是,Chris 却有一位非裔妻子,在家也不对女儿动粗,所以其实他又并非一个彻底的坏人。在批评这个社会的同时,导演仿佛也想表达的是每一个人都是立体的,不可以被归纳简化为一些既定范畴,就像那冷漠的市长也有个自己所关心的弟弟。

跟 Chris 这个老手相反的是初来报到的警察 Stéphane。他来自乡村,对这个市郊社区的运作毫不认识,亦对两个拍挡的过份行为甚为不解,但导演的镜头偏偏就是跟着他,为的无非是想从外人的角度展现市郊警察执法的荒谬和不公。Stéphane 所代表的正是一个守法、理性的执法者,一些在他眼中不合理的行为,在这里偏偏就是常态。在完成第一日的工作后,他怒斥 Chris 和 Gwada 终日都在把事情搞糊,没有做过一件正确的事,甚至在犯错之后试图毁灭证据,此乃一个未被同化的外人对于这些腐败无能的警察的评价。如果说 Chris 是警暴的化身,那么 Stéphane 就是警队的良心,虽然他经验不足,但是非对错他还是分得很清楚。烤肉店老板 Salah 之所以将无人机拍下的警察滥权罪证交给他,除了是为避免因影片流出而引发的骚乱,不想社区遭到没有意义的破坏,也是因为他们两人都站在道德的一方。

夹在 Chris 和 Stéphane 之间的是非裔警察 Gwada。他是一个复杂的角色,既是人所畏惧的警察,似乎与压迫者一伙,但同时又是移民后代,来自他工作的社区,会说当地人的语言,在三人组之中是和社群关系最密切的一个。表面上,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警察,对 Chris 西部牛仔式的胡作非为习以为常,不会像 Stéphane 一样加以阻止,但其实他和 Chris 不同,因为他的内心还有善的一面,在用防暴弹打伤 Issa 之后会感到内疚,甚至还在回家后在母亲面前哭泣。后来 Stéphane 约他到酒馆把无人机的记忆卡交给他处理,就是相信他会凭自己的良心做正确的事。

某程度上,Gwada 是一个模糊的人物,算不上是 Stéphane 那样的白警,但又未变成 Chris 之流的黑警。他对小孩施暴一事的解释是他在群众包围下感到受威胁,一时控制不了自己,于是铸成大错,从这事可见在社区工作的警务人员的无奈:他们一开始或许也是奉公守法的执法者,但在与社群的连串磨擦和针锋相对之后开始跟他们管理的人互相恐惧和憎恨对方,变得容易失控,并相信军事式的对抗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Gwada 不是最坏的人,但最坏的事却是由他所造成。

《孤城泪》剧照。
《孤城泪》剧照。

制度不公与青年的愤怒

电影从警察的角度出发,但真正的主角其实是那些市郊青年们。随着电影的推动,观众看到的是一代人在压迫之下的反抗和报复。故事发生在2018年的夏天,正值暑假,学生们都不用上课,但又没有金钱像其他法国人般去度假,于是流连在屋邨找乐子,从自制泳池到用水枪射警察,都可以看到他们天真的一面。其中的 Issa 也是个做事不考虑后果的天真小孩,到马戏团偷幼狮是为了向朋友炫耀及在社交媒体上拍照打卡,并非为了一些更深远的目的,所以当他在球场被警察抓捕,他的朋友都坚称他没有做错。这样的一群人,当然不是中产家庭中的乖孩子,但也算不上是不良分子,最多只是迷失的青少年,但他们却往往是暴力的受害者。在电影中段 Issa 不但被警察枪击致面部重创,还被马戏团老板 Zoro(Raymond Lopez 饰) 放入狮子笼教训。而 Buzz 则没有犯罪,只是用无人机拍下了警察的罪过,却成了黑白两道共同寻找的目标。

在百般欺凌之下,这些年青人却没有可以求助的门路。警察本应是保护他们的人,但在 Gwada 犯错打伤 Issa 之后,这些公仆却拒绝承担责任,倒是想尽办法毁灭证据,就如 Chris 所说:“我们从来都不认错,我们总是对的。”(jamais on s\"excuse, on a toujours raison) 。至于政府,Issa 的朋友有尝试过到市长办公室寻求协助,但市长更关心的是 Buzz 的影片会否影响他的仕途,对自己的市民爱理不理。黑帮分子则为了做生意,不想乱,也跟市长和警察站在同一阵线,一同到管有影片的 Salah 那里谈判。影片本身到最后也没有被公诸于世,在送 Issa 回家后,Chris 更恐吓他不能将事情的真相公开,否则会有严重后果。

在电影的高潮,Issa 和其他青少年把警察困在一栋大厦中,用各种武器攻击他们,并毒打前来调停的市长,炸毁黑帮分子的汽车。这些都不只是 Issa 个人的私怨,乃是整个市郊青年群体对社会的怒吼。他们不信任法律和制度,市郊的地方势力也帮助不了他们解决问题,因此社会和建制变成了他们的公敌。他们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就是公平公正,享有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但却得不到。连错在警察一方的时候,真相也被埋没,记忆卡被没收,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为人知。

社会动荡和政府的态度

《孤》的故事发生在2018年,2005年在巴黎多个市郊爆发的骚乱沥沥在目,当年警察所使用的武力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政府处理社会运动的手法同被指是令到骚乱蔓延至全国不同地方的导火线。2005年10月27日,在巴黎北部市郊克利希苏布瓦(Clichy-sous-bois),有两名青年 Zyed Benna 和 Bouna Traoré 为了逃避警察截查,躲在一所变电站里,不幸被电死。同日晚上,大批示威者上街抗议,遭到警方镇压。群众活动维持几天后,在10月30日的一场冲突当中,警方向一所清真寺投掷催泪弹,被视为是向穆斯林宣战,随之全国多个城市纷纷出现骚乱,不少学校、汽车和公共设施被焚毁。但在整个过程当中,警察的暴力和挑衅有增无减,时任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 抱置之不理的态度,放任内政部长萨尔科齐(Nicolas Sarkozy)用铁腕手段镇压街上的民众。

《孤城泪》剧照。
《孤城泪》剧照。

对于两名青年的死,萨尔科齐先是否认政府有错,认为事件与警察执法无关,只是意外;而面对暴动者,警察打击罪恶是责无旁贷,犯法者一定要受到惩罚,手法必须严厉才会有效。在事件发酵前他曾到访另一个市郊城市阿让特伊(Argenteuil),并对当地居民说政府会帮助他们清除他们忍耐已久的流氓(racaille) (Vous en avez assez de cette bande de racailles, hein ? Eh bien, on va vous en débarrasser),此处指的流氓当然就是那些被污名化的市郊青年。无独有偶,在同一年的6月,一名叫 Sid-Ahmed Hammache 的11岁小孩在市郊城市拉库尔讷沃(La Courneuve)遇上童党枪战,不幸中弹死亡,之后萨尔科齐曾公开表示要用高压水柱清洗机清洗这个屋邨(on va nettoyer au Kärcher la cité),不禁令人想起种族清洗。从这两句现已变成经典的说话中,可见在政府和警察眼内,市郊和屋邨都是危险的地方,而危险的来源就是那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市郊青年。换言之,这些人都是不良分子,甚至是垃圾,都应当被灭绝、清理,如此社会才能得到安宁。

市郊青年的边缘化和政府的责任

法国政府一直着力于这些社区的市区重建和与外界的交通接驳,在这些方面的政策其实成效昭然,今日很多市郊城市已不是当年破旧肮脏的贫民窟。但社会的不公有没有得到改善?市郊青年活得有没有被以前更有尊严?在2005年的事件中可以清楚看见暴力滋生暴力,市郊青年固然是一个问题群体,也有部分人是罪犯,但政府和警察只看到这一面,却忽略了他们真正的声音。当一个群体被视为是坏掉了的,而社会的态度是要清除他们,他们自然就会视这种对抗为挑衅,于是就是要坏到透给你看,因此市郊青年的问题有很大程度是由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偏见所造成。向他们释出善意,献出关怀,帮助他们融入主流社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分子,并非被遗弃的一群,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对抗和打压或许有即时的效果,但长远而言只会使双方的仇恨升温,亦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孤》中的惨剧便是一个例证。

“亲爱的朋友,请谨记,世界上没有劣种或恶人, 只有坏的耕种者”(Mes amis, retenez ceci, il n\"y a ni mauvaises herbes ni mauvais hommes. Il n\"y a que de mauvais cultivateurs) 。电影的结尾以雨果《悲惨世界》的这句名句作结正是想传递一个讯息:凡事必有因,没有人是生而败坏的。在市郊屋邨里居住的青年也有正常生活,也是普通人,甚至也对自己是法国人的身份感到骄傲,与其他法国人一同在三色旗下庆祝法国赢得世界杯。但社会却不接受他们,不理解他们,使他们被感到被遗弃,沦为二等公民。在没有其他渠道之下,他们唯有用暴力来反抗社会,以过激的行为宣泄不满,走上一条不归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帮助,不是否定 ; 是平等的机会,不是歧视。

现任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 看毕电影后说自己感到震撼,并承诺政府会尽快改善问题社区里的生活环境,被轰是离地,但其实亦代表了那些甚少踏足市郊的中产阶级人士对这些地区的乱象的观感。倘若政府和主流社会继续漠视市郊青年这些边缘人的景况,他们的愤恨只会愈来愈强,最后一触即发,就像电影中 Salah 对 Stéphane 说的一句话:“你不能防止愤怒和呐喊。”(Vous n\"eviterez pas la colère et les cris) 若说导演 Ladj Ly 想借《孤》这部电影解释的是为何市郊青年会变成暴动者,最后的开放式结局似乎是在说这个故事并未完结,最坏的情况现在还可避免,而改变的责任正落在有能力的掌权者手上。他亦曾在访问中表示他的电影是对政界的一个警号(mon film est un cri d\"alarme adressé aux politiques) 。

2016年,一名非裔青年 Adama Traoré 在巴黎北面城市瓦兹河畔博蒙(Beaumont-sur-Oise)被警方拘捕后死亡。这事件被广泛认定为警察滥用武力的又一例子,在国际维权运动 black lives matter 的背景下又在法国激起新一轮的社会运动,市郊社群作为法国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将何去何从?

讀者評論 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隔都不是纳粹德国要求犹太人居住的地方哦…是犹太人中世纪以来受制于歧视性政策和自己特殊的宗教习俗的相对封闭的居住区,类似于唐人街的感觉,19世纪后才慢慢推动融合

  2. 本片得到評審團獎 (Jury prize) 並非評審團大獎 (Grand p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