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智利導演帕里西歐.古茲曼專訪:紀錄片是對當權者定義的歷史的否定

如果你不搞清那些痛苦是怎麼發生的,當你回望過去,只覺一片混沌,你就會被困在那個過去的混沌裡。

拉丁美洲紀錄片導演帕里西歐.古茲曼(Patricio Guzmán)。

拉丁美洲紀錄片導演帕里西歐.古茲曼(Patricio Guzmán)。 圖:IDFA 阿姆斯特丹紀錄片影展

特約撰稿人 謝以萱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0-05-14

#政變#官方寫歷史#紀錄片#智利

「當今天任何的理念都不再有立足之地時,我們依然要謹記,要明智地活著,當一位歷史的見證者般活著,為年輕的世代尋求其他任何庇蔭之所,因為苦難不會是永久的,它終會有結束的一天。」——《智利,不會忘記》

帕里西歐.古茲曼(Patricio Guzmán)是當代拉丁美洲最重要的紀錄片導演之一,至今長達半世紀仍創作不綴的生涯中,他持續關注家鄉智利,透過攝影機、電影,為他所深愛的國度記述著歷史。他最為人所知的作品為《智利之戰》三部曲(The Battle of Chile,1975–1979),紀錄了 1970 年代發生在智利的那段風起雲湧、瞬息萬變的歷史——短短幾年內,智利從一個充滿希望的社會主義民主國家,人民歡天喜地享受前所未有的賦權,歷經軍事政變,成為長達 17 年血腥獨裁統治的右翼政權;這關鍵的轉變,徹底影響了智利的過去與未來,以及好幾個世代的智利人。

2010 年以降陸續完成的「智利三部曲」-《星空塵土》(Nostalgia for the Light,2010)、《深海光年》(The Pearl Button,2015)、《浮山若夢》(The Cordillera of Dreams,2019),則是古茲曼邁入花甲之後,採取不同於先前的創作進路,將智利實體的、物質性的自然地景,與抽象的、不可觸的歷史記憶,予以結合、轉化,共同指向那尚懸而未解的,關乎國家與個人的記憶課題。這是一種「記憶的責任」(duty of memory),古茲曼這麼說道;記憶,是古茲曼創作中的關鍵字,也是他長久以來堅持抵抗、捍衛的,關於記憶的權利/權力與責任。

《中產階級的造反》(The Insurrection of the Bourgeoisie,1975)。
《中產階級的造反》(The Insurrection of the Bourgeoisie,1975)。圖:IDFA 阿姆斯特丹紀錄片影展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簿。」

為民選總統集體狂歡

1960 年代末期 1970 年代初,智利社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主張推動溫和的社會主義改革的馬克思主義者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當選總統,成為世界上首位民選的馬克思主義總統。當時還在西班牙馬德里唸電影的古茲曼立刻意識到,這將會是智利社會的關鍵時刻,作為一位紀錄片工作者,他無法置身事外,必須在現場親自見證。古茲曼沒預想太多,直覺帶他回到了家鄉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他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懾,人們湧上街頭遊行、慶祝,充滿激昂的情緒,各種動員、組織運動相當蓬勃,從都市到鄉村,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古茲曼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智利。

「人們處在一種集體共享的狂喜。」古茲曼和學校借了 16 釐米攝影機,與友人組成了一個不超過五人的小型拍攝團隊後,就投身在當時熱血沸騰的智利街頭。當時古茲曼只有 30 歲,而他的攝影師、收音師、製片助理都才 20 多歲,他們開著一台小車跑遍智利的城市和鄉村,完成了他首部紀錄片《El primer año》(1971),用古茲曼的話形容,那是「關於人民歡慶的電影,對人民主權的致意,一部充滿情感的電影。」而也是這部電影,牽起了他和法國傳奇導演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一段相知相惜的緣分。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