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國家安全法逃犯條例

專訪傅華伶x陳文敏:應對國家安全,我們想要怎樣的香港?

「從改革家的觀點來看,香港或許是中國的一種激勵,但從另一角度看,它就是一種國家安全的威脅。」

2019年10月1日,港島遊行後,晚上有示威者焚燒黑色特區旗。

2019年10月1日,港島遊行後,晚上有示威者焚燒黑色特區旗。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楊子琪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0-05-04

#國家安全#中聯辦#香港法治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署理院長傅華伶與同一學院的教授、全港唯一名譽資深大律師陳文敏,從17年前就對一個核心法律問題持相反觀點:2003年,港府強力推動《基本法》第23條立法,傅華伶認為修改後的草案能夠一定程度保障人權;陳文敏卻有疑慮,他加入「二十三條關注組」,與大律師吳靄儀等人一齊撰寫小冊子派發給市民,建議政府不要急著把法案推上立法會。最終,超過50萬市民上街,自由黨田北俊亦倒戈反對,最終迫使政府撤回草案。

這個23條立法問題,就是國家安全爭議的種子,從香港政權移交一開始便種下:香港需在自身的普通法體系裏,自行立法處理國家安全問題。在同一個國家要設立兩套國家安全法例,這是全世界都沒有過的做法。2003年風波過後,23條立法擱置,然而,國家安全和人權、法治等問題在香港始終不斷拉鋸,牽動中央對港政策轉變。從2014年白皮書提出「全面管治權」,再到近日中聯辦罕有就立法會事務發聲、首次稱自己不屬於《基本法》第22條所指部門、對香港重大問題有「監督權」,再指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制度上不夠完善,呼籲在法律層面「該激活的激活,該執行的執行」——中央對「不干預香港事務」的原則以及23條立法的問題,似乎有進一步想法。

中聯辦一連串發聲後不久,4月18日,李柱銘、吳靄儀等15名民主派、法律界人士因去年的反修例運動遊行集會而被捕,吳靄儀步入警署時手持法律書籍,書名叫“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Endangering Hong Kong's Rule of Law?”,談論中國的國家安全問題有否危及香港法治,這與香港時局恰有微妙呼應。傅華伶、陳文敏均有在此書撰文,17年後,他們對23條立法、國家安全等問題,仍持有不同的看法。離開警署時,吳靄儀對傳媒特別介紹此書:「只是看傅華伶講中國中央政權如何看國家安全,他們為何需要23條立法,都已經值回票價。」

傅華伶出身內地,1983年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後負笈加拿大,現於港大法律學院任教已超過20年,去年開始升任署理院長。陳文敏出身香港,是港大畢業生,在英國讀書後,於1985年加入港大任教,至今超過30年,是法律學院前院長。2015年陳有望出任副校長,被校委會否決,多個傳媒、政黨消息指,否決是有政府高層影響。在這篇專訪裏,我們嘗試請兩位教授討論中聯辦角色變局,以及國家安全對香港法治的影響從何而來,又可如何應對。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