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國台辦不只一次指責民進黨政府以疫情為由要求加入WHO、與AIT(美國在台協會)簽訂「台美防疫夥伴聯合聲明」是「以疫謀獨」、挾洋自重。而台灣總統蔡英文在3月19日發表的總統府敞廳談話中,則正面反擊,這種批評台灣「以疫謀獨」的說法,「只是以政治思考的狹隘心態,無助於當前疫情防治。」
台灣是否以疫謀獨?兩岸政府或許難有共識。但自疫情爆發以來,台灣共同體不斷地進一步凝聚、團結,進而出現更清晰的邊界輪廓,確是不爭的事實,也不是台灣政府可以完全掌控、「謀」之的單向道。
27日,正當美國的新冠肺炎案例數剛剛突破十萬例之際,北加州地區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刊出了一則報導,標題為 〈「難民」從灣區逃往台灣,希望遠離冠狀病毒〉 。
這則報導採訪了兩位北加州的華裔居民,他們都在台灣「封關」前的最後一刻,成功地從美國飛抵台灣入境;其中一位當事人 Connie Wong,甚至還將自己年邁的雙親也一起帶到了台灣,目前棲身在台北的一處旅館。
「如果我雙親也感染肺炎了,就算送去舊金山的醫院急診,他們也分不到呼吸器,因為到時已經會是戰時狀態了。我們沒有足夠的護士、醫生,也沒有足夠的呼吸器。」她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說道。
Connie Wong 還指出,就她所知,當時正在逃離美國、前往台灣避難的人並不少見,但她的女兒最後選擇留在美國,因此她現在也在台灣搜羅口罩和消毒紙巾,準備將這些防疫物資送回美國。
這則報導被轉貼在台灣臉書粉絲團頁面之後,卻引起了部分台灣網民的不滿與騷動。有些人將這些「歸國華人」比擬為在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出逃的武漢人,有些人則附和自己也有認識住在美國的親友都「逃了回來」,但更多的留言,則似乎是下意識地將這些從美國來台的個案,連結上了另一個經常挑動台灣輿論神經的議題——海外僑民是否濫用健保制度?
海外僑民「濫用」健保制度嗎?
台灣從1995年開始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由於覆蓋率幾近百分之百、醫療紀錄系統建置完備,以及物美價廉的特性,近年來受到了許多外國媒體的注目。
台灣目前採行的健保制度,由中央健康保險署作為單一保險人,統一掌控醫療服務和藥物的價格,幾乎壟斷了醫療市場,因而與其說是「保險」,不如說更像是「社會福利」;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只要是在台灣設有戶籍的國民,以及持有合法居留文件的外國居民,都擁有投保健保的資格。
在台灣,病患看診的自付額相當低廉(在普通診所看診,通常只需負擔掛號費約 50 至 150 元台幣),保費也並相當實惠(一個月最低約 750 元台幣),因此移居海外、或擁有雙重國籍的台灣人,通常都會保留台灣的戶籍和健保資格。
這社福色彩濃厚的制度,始於1995年3月1日。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回顧,全民健保開辦之前,台灣相關健康保險的制度繁多,例如,勞保、公保、軍保、農保等,當時全國約有1240萬人加入勞保,占當時總人口的59%。但其餘41%的非就業人口,多屬於未成年人、65歲以上老人等族群,無經濟自主性、無法加保,且缺少適當醫療保障。
李伯璋說,這些弱勢群體本就是醫療上高風險、高需求者,卻又不易在民間保險市場中獲得適切的醫療照護,1986年,前行政院院長俞國華提出全民健保的規劃,整合現有醫療保險制度,試圖開辦全民健康保險,經過多年規劃,在1995年正式上路。
由於美國並沒有類似實施「單一保險人制度」的全民健康保險,即便有私人保險,醫療費也依然相當昂貴,因此保留台灣健保資格的這種現象,在移居美國的台灣僑民身上特別常見。坊間盛傳,從美國返台看病,甚至是固定回台健檢洗牙、順道探親的開銷,就算加上了機票費用,也依然只是在美國醫療費用的零頭而已。
長期下來,這些出於醫療目的而返台的美國僑民,就逐漸被冠上了「沒事美國人,有事台灣人」的負面形象。
回看《舊金山紀事報》的這個案例,這位帶著父母來台的華人由於來自美國、並未定居台灣,因此便被有些網民誤認成「健保寄生蟲」。然而實際上 Connie Wong 本人既沒有台灣的護照或居留證,也沒有健保資格,甚至在飛離美國之前,還自費買了一千美元的商業旅遊保險,應付可能在台灣會有的醫療支出。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澄清,根據數據來看,近年來旅外國人、僑外生、新住民,除了「除籍退保、返國設籍加保」及「新住民」等族群,醫療耗用高於保費繳納之外,其餘人士的醫療支出均低於繳納保費。也就是說,台灣民眾對於「旅外國人都是健保寄生蟲」的指責,與實情並不相符。
有些網民也在貼文下方提出了澄清,指出報導裡的當事人其實只是擔心父母無法在美國獲得適當的照護——唯一的一個爭議點,似乎是當事人的父親曾經在台灣就讀軍校、擁有中華民國護照,只是長期定居美國,在台也早已沒有戶籍,是中華民國所謂的「無戶籍國民」。
身為「中華民國無戶籍國民」的海外華人與民國遺民
有些台灣網民在看了留言討論之後不禁疑惑:什麼是「無戶籍國民」?
的確,根據中華民國《出入國移民法》第三條,「中華民國國民」可以分為「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的國民,以及「在臺灣地區無戶籍」的國民。就連很多台灣人,都不知道「無戶籍國民」的存在。
由於中華民國的 《國籍法》 採用「屬人主義」,任何人只要在出生時父或母為中華民國國民,即能擁有「中華民國國籍」,再加上中華民國過往一直以「正統中國」的代表自居,因此過去在海外出生的華人,只要能夠出示僑居地華人組織開立的證明,通常便可以取得中華民國的護照。
同樣都是封面印有「青天白日」的墨綠色護照,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待遇呢?箇中原因,或許便與中華民國的「台灣化」脫不了關係。
這類歷史悠久的華人組織,不論名稱是「同鄉會」、「會館」,甚或是「國民黨支部」,功能大抵都非常類似,不只為僑民提供與原鄉的連結管道,過去也可能是中華民國在海外的半官方代表。尤其中華民國在國際均勢上落後給中國大陸、於許多地方裁撤駐點之後,這類華人組織有些也會代辦領事業務,比如韓國的華僑協會、 大溪地的「國民黨支部」 ,都可以算作例子。
根據統計,目前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但在台灣無戶籍、無身分證號的「海外國民」,人數約有六萬多人,但有資格被認定為國民的僑民人數卻高達四千多萬,甚至比具有戶籍身份的中華民國國民人數(兩千三百多萬)還要多。放眼全世界,這種「海外僑民比本國國民還要多」的現象,或許可以算是絕無僅有的案例,某個意義上來說,也突顯出中華民國憲政架構套在台灣這個小島上的荒謬之處。
如果打開維基百科的「 中華民國公民簽證要求 」這個條目,讀者也會發現「免簽地圖」上用來標示「台灣護照免簽證國」的綠色色塊有兩種:深綠色是「須提供國民身分證編號」的免簽目的地(包括歐洲、北美和日本等地),而淺綠色則是「無須提供國民身分證編號」的免簽目的地(多半是拉丁美洲、東南亞地區),而上述的「無戶籍國民」,持有的便是「無國民身分證編號」的中華民國護照,他們能夠免簽前往的國家,比一般台灣人還要少。
然而同樣都是封面印有「青天白日」的墨綠色護照,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待遇呢?箇中原因,或許便與中華民國的「台灣化」脫不了關係。
在過去,海外華僑在台灣只要有本地人擔保,便可登記戶籍、取得身分證。然而這種國籍認定的寬鬆狀態,卻在中華民國脫離「內戰框架」的過程中,開始出現了變化。
1991年,李登輝總統公告廢除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法律上正式終結了國共之間長達四十三年的內戰關係,並於隔年進行憲政改革。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台灣政府也一併修改了出入境管理規定,要求海外華僑來台前,必須先至台灣駐外領事館或代表處申請形同簽證的「入出國許可」,一次停留最多允許六個月,期滿之後也必須先離境,才能再次申請入境。
到了1999 年,台灣更進一步訂立了《入出國及移民法》,開始以「戶籍」為界,將中華民國國民區分為「無戶籍國民」與「有戶籍國民」。時至今日,這些海外國民如果在台灣沒有戶籍,便只能行使總統、副總統的投票權,但沒有立委及政黨票,在台的其他權利也有程度不一的限縮。
總的來說,台灣政府於一九九〇年代針對國籍所進行的一連串改革,都是在透過實務上的差別待遇,隱晦地將中華民國國民的概念,和「在台灣的居住事實」聯繫起來,從而逐步地將海外華人從「中華民國國民」的定義之中排擠出去。
到了2006年,台灣原本主管海外僑民業務的「僑務委員會」,也將組織的英文名稱從「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Council」(海外華人事務委員會)改為「Overseas Community Affairs Council」(海外社群事務委員會),除了在名義上降低華人色彩,實務上也把業務範圍逐漸從「服務華僑」過渡為「服務台僑」。
這些舉動,或多或少都在「效忠」中華民國的海外華人社群裡引起了一些怨言。
以韓國為例,由於地緣政治和冷戰架構,韓國直到1992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之前,承認的「中國」一直都是中華民國,而在韓國世代定居的老華僑(多半為山東籍),也一般都會擁有中華民國籍。由於韓戰過後的韓國社會和政治氣氛對華僑並不友善,因此韓國華僑普遍對中華民國都抱持強烈認同,因而遲遲不願入籍韓國,也多半都持有中華民國護照。
這種現象,即便是在韓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之後的頭幾年,似乎也都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還曾造成一個弔詭而有趣的現象——位於首爾明洞的中國大使館,在被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便升起了五星旗,然而緊鄰大使館的「漢城華僑小學」,每天早晨卻依然會在「三民主義吾黨所宗」的國歌聲中升起青天白日旗,上演「兩個中國」在首爾鬧區隔牆較勁的戲碼。
有些人在接觸過韓華社群之後,甚至會覺得「真正的中華民國」或許根本就已經不在台灣,而是在韓國——在冷戰架構中形塑認同的韓國華僑,彷彿是中華民國的遺民一般,即使位於台灣的「中華民國」意涵早已質變,老一輩韓華卻依然會緊抓著那些民國符碼不放。這些韓華或許偶爾會對台灣人說「我也是台灣人」,但他的意思其實通常是「我也是中華民國的國民」,對於中華民國的「台灣化」,也多半頗有微詞。
隨著老一輩華僑社群的凋零,這些效忠中華民國的「海外遺民」也在日漸消失。比如韓華近期的後代,就不如父執輩那般對中華民國抱有情感,尤其韓國社會的平均所得近年已經超過台灣,過去曾將中華民國護照視為前往台灣賺錢、通往「經濟出路」的入場券的想法,也已經不復存在。有些韓華學生,甚至會因為自己持有的「無戶籍中華民國護照」在某些國家無法免簽、無法和韓國同學一起前往海外畢業旅行,而對自己的國族身份產生了懷疑。
循此,讓海外華人和台灣漸行漸遠的,除了兩岸之間的均勢消長、中國崛起造成的拉力之外,台灣內部的推力也正是關鍵因素。
此次肺炎疫情爆發之後,有些台灣人甚至認為,疫情難得凝聚了大多數台灣人的共識、強化了台灣人和「他者」之間的界線,因而此時正是進一步修憲放棄「中華民國在大陸的固有疆域」(儘管現行憲法對於「固有疆域」範圍並無規範)、對「無戶籍國民」進行改革的絕佳時機,可以讓中華民國毋需再以「全球華人的母國」自居,從而成為「真正專屬於台澎金馬人民的國家」。
在特殊國際處境中催生出的「健保共同體」
這些從疫情衍生出的「劃界」需求,除了重新拉出了「誰是中華民國國民」的討論空間之外,也反映出公衛體系和國族認同的共構體制,如何在台灣凝結成了「健保共同體」這個概念。
「有沒有健保卡」,有時與「有沒有身分證」、「有沒有中華民國護照」一樣可以界定身份,甚至因為「中華民國」概念日漸曖昧模糊,健保卡的「區分」效果更為清晰。
就 Connie Wong 的案例本身而言,儘管當事人並沒有「海外僑民佔用台灣健保資源」的疑慮,然而台灣網民對於這件事情「本能式」的反彈,依舊顯示出了國籍界線在牽涉到健保、醫療等議題時,究竟有多容易引起爭議。
這除了是前述在經濟層面擔心「健保濫用焦慮」造成的結果之外,在台灣特殊的國際處境下,健保卡也意外成為「中華民國/台灣」界線的最佳具體象徵。
首先,健保制度屢次成為讓國民驕傲的「台灣之光」。自從歐巴馬總統於二〇〇八年競選時以「全民健保」作為其中一項競選政見之後,是否要實施「單一保險人制度的全民健康保險」(Single-payer healthcare)的議題,便在美國成為政治人物彼此辯論攻防的重要議題,至今仍未有定論,而在這場辯論的過程中,台灣也不時會成為 美國媒體引用的案例 ,讓健保制度因而成為台灣「被世界看見」的契機和「驕傲的來源」。
除了美國媒體之外,以提供全球各城市生活物價服務聞名的資料庫網站「Numbeo」,也於2020年2月公布了醫療指數(Health Care Index)排行榜,評比各國的醫療品質,而台灣則以 86.71 分,第六度獲得冠軍。為跨國工作者提供各國生活資訊的「internatino.org」,也將台灣列為 「最受跨國工作者青睞的目的地」 ,如果細看問卷填寫者的理由,也總是能看到「優質價廉的醫療服務」這個說法。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健保卡對台灣人可說是幾乎人手一張的證件,也因此帶有「類身分證」的功能,不論搭乘國內線飛機、銀行開戶、辦手機門號,都能派得上用場——「有沒有健保卡」,有時與「有沒有身分證」、「有沒有中華民國護照」一樣可以界定身份,甚至因為「中華民國」概念日漸曖昧模糊,健保卡的「區分」效果更為清晰。
比方說,自從台灣開放陸生來台之後,陸生能否納入健保便一直是各方爭議的議題之一。不少意見指出,由於台灣健保的內涵更接近「社會福利」、而非「保險制度」,因此的確有必要對投保資格或待遇進行差異化,以服務本國公民為主。這個議題經過多年爭議,終於在蔡政府於在 2016 年上台之後才終於定案,允許陸生納保,但政府不對保費進行補助,而其他外籍生或僑生也一併適用新的規定。其後卻又遭到擱置,至今仍未被納入健保範圍之中。
但事實上,台灣拒絕陸生納保的原因中,所謂的「陸生來台造成健保負擔」的因素並不成立。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根據僑外生投保數據來看,即使陸生納保,也不會造成健保財政負擔,因為陸生屬於年輕族群、且來台人數有限,健保醫療支出相對較低。對於台灣許多民眾來說,不願與身為「他人」的陸生共用自己的健保資源的動力,或許遠大於「擔心健保負擔太大」的經濟因素。
有趣的是,每當外國媒體、美國政治人物提及台灣的健保制度時,報導下方也都經常能看到台灣網民的自豪留言。就此而言,健保制度不只是台灣的「驕傲」、能讓台灣被國際社會看見的東西而已,而已經幾乎是「台灣認同」的一部分了,而健保卡除了具有身分證(identity card, ID Card)的功能之外,也意外地承載了台灣人的身分認同(a card of identity),從而成為光榮的「健保共同體」的具象載體。
英國情侶風波、港台訪問事件與「口罩外交」
台灣在此次疫情中相對沈穩的表現,也同樣引起不少國際媒體的關注,在某個意義上,也延續了同為公衛制度的健保制度過去曾為台灣人帶來的光榮感。就此而言,從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則新聞——〈冠狀病毒:擔心女兒在台灣接受檢疫〉,以及其在台灣輿論引起的風波來看,尤其可見一班。
3月26日,BBC的網站刊載了一位母親的心聲,她指出自己在台灣遭強制隔離檢疫的女兒,向她抱怨隔離所環境太差、伙食不佳,「像住在監獄裡一般」。
消息一出,激憤的台灣人紛紛前往刊載該新聞的 BBC 英國中部地區(BBC Midlands)地方版的臉書粉絲頁留言。不少人措辭強烈地要求 BBC 為這則新聞道歉。事後證明,該報導其實是當事人母親的轉述,並非本人向媒體進行投訴。風波擴大之後,台灣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澄清隔離環境和餐食並未虧待,當事人在得知報導引起風波之後,也傳了簡訊給防疫工作人員表達歉意,而 BBC 事後也補上了台灣政府的說法,並在不久之後完全將這則新聞撤下。
然而回看台灣網民當時在 BBC 臉書頁面上激憤的留言——「你知道英國現在連食物都買不到嗎?」、「不喜歡台灣,就滾回英國去吧,我相信英國的國民健保局(National Health Services, NHS)會好好照顧你的⋯⋯才怪」,這些留言的敘事大多都隱含著「明明台灣防疫措施做得比英國好,你怎麼有資格抱怨台灣政府」這樣的言下之意,反映出的也正是台灣人對此次政府亮眼表現的自豪與認同。
就在疫情持續穩固台灣的「光榮共同體」的同時,海峽另一端的香港電台,也公佈了一段揪動台灣人心的訪談影片。
3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幹事布魯斯・艾爾沃德( Bruce Aylward)在接受香港電台記者專訪時,被問及世衛組織是否會考慮讓台灣成為組織成員。沒想到艾爾沃德先表示訊號不佳、聽不清楚問題,卻在記者準備重新發問時,又回應「我們可以進入下一個問題」,最後甚至乾脆切斷通話。記者後來再次撥通了電話、重新發問,而艾爾沃德則回應「我們已經談論過中國各地區的狀況了」,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及「台灣」。
這段受訪片段曝光後,立刻在台港兩地引起了關注,也引發外國媒體跟進報導。世衛組織事後則罕見地發佈聲明回應,指出「台灣能否加入世衛組織,是由世衛成員國、而非世衛組織的工作人員所決定的」,並強調台灣目前已有參與世衛組織的管道和機制,並未被排除在世界防疫體系之外。
對於在台灣境內的觀眾而言,艾爾沃德的專訪片段,卻也讓中國的干預行為,在一個西方人的中介之下有了非常具體(且戲劇化)的形象和化身,而不再只是中國官方單方面數十年如一日、如讀稿一般的乏味措辭,也不再只是「民進黨政府刻意操作的空穴來風」。
病毒與「想像共同體」的共構
從這三起由國際新聞報導引起的風波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疫情似乎的確推動了台灣共同體的進一步鞏固。事實上,傳染病、隔離、檢疫這些公衛概念,其實原本就內蘊了非常強烈的「界線」概念,在實際操作層面上,也總是難以避免「劃界」或強化既有的國界——中國政府會指控台灣「以疫謀獨」,自然不是空穴來風。
由於疫情和民眾的生活福祉息息相關,對於很多自認「對政治無感」的人而言,國族認同、他者界線這些問題,突然成為實際影響自身福祉和生命安全的切身課題,每天在自己的眼前真實上演。
就在台灣認同因為公衛體系而攀上高峰之際,蔡政府又透過「口罩外交」做出了一記追擊。4月1日,蔡英文在總統府敞廳針對疫情發表談話,表示「台灣在前個階段已經組好了國家隊,這個階段要打國際盃,跟其他國家一同區域聯防,全面抗疫」,並宣布「將捐贈1000萬片口罩支援疫情嚴重國家的醫療人員」。
蔡總統發表談話之後,歐盟各國也紛紛透過各種管道向台灣致謝。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甚至在推特上首次針對台灣發表聲明,公開感謝台灣捐贈口罩的決定。口罩,儼然成為台灣爭取外交籌碼的利器。
這點也讓人不禁聯想起美國學者克雷格・艾迪生(Craig Addison)曾在2001年提出「矽盾」(Silicon Shield)理論。艾迪生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世界的高科技產業鏈中佔有重要地位,讓美國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保護台灣,半導體產業就像台灣的「盾牌」一樣。
但話說回來,半導體這種東西,終究還是帶有「基礎設施」的特性——雖然是維持生活運作不可或缺的基礎物件,卻經常藏在表象之下難以察覺,比如水電管線埋在地底下、和半導體有關的元件也藏在手機、電腦的機殼之下。
相較之下,口罩就很不一樣。雖然口罩平常根本無關痛癢,但在疫情之中,卻成為了人類是否能阻擋病毒的焦點,和病例數字一起變成最「可見」的奇觀和符號之一,遠比半導體更有話題、也更能讓人留下印象。
再說,雖然艾迪生把半導體稱為「矽盾」,但究其本質,這個概念的言下之意終究是「台灣雖然是某個重要材料的生產基地,卻也是個脆弱、而需要外人保護的基地」,換言之,就是個「需要保護的對象」。但口罩和其他醫療用的 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個人防護裝備,比如防護衣、手套)就與半導體產業不同。這些東西的本質就是在「保護」穿戴者,可以更直觀地將台灣聯繫上「主動保護者」的形象,也讓台灣從「被動的受害者」(Please help Taiwan),轉變成了「主動的援助者」(Taiwan can help)。
若再退一步看,公共衛生與民族主義都是現代化社會工程的重要環節,這兩者本就經常攜手並進、交互作用。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蘇碩斌,在他的著作《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中提到:現代統計技術和戶口制度、都市規劃和公共衛生計畫,都是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進行現代化的核心計畫。這些計畫的共同目的,便是將原本一個個看不見、無法掌控的地方和居民,轉變成「可防可控」、讓統治者看得見、能夠進行現代治理的空間和對象。
此外,人類在形容「他者」、「外來人口」的時候,本就經常使用帶有公共衛生意涵的比喻,比如納粹便曾經以「寄生蟲」、「蝨子」來比喻猶太人,而積弱不振的清帝國,則被西方人稱為「東亞病夫」。
人類因為科學發展而現代化之後,公衛醫療體系在讓疾病成為「可控」的同時,也同時在讓疾病變得更加「可見」。然而,這些具象、切身的恐懼,不但沒有減少我們將疾病歸咎於外來他者的行為,反而還進一步讓共同體的邊界變得更加具體可見。
回看此次肺炎疫情,我們也不難看到各地以帶有民族主義的情緒和措辭動員抗疫意志, 被禁足的義大利人,也在公寓陽台上唱起了國歌 。這類動員不論是民間自發、或是政府引導的,總歸都能讓共同體的想像變得更加穩固。畢竟,將病毒、疾病想像為「外敵」的作法,本就更容易讓人們願意擱置歧見,也更能讓社群產生一致對抗外敵的團結感。
然而這種共同體想像的鞏固、以及民族國家的復興,卻也意味著超國家體系的危機。為了阻絕病毒擴散入境,世界各國都相繼實施了境管措施,就連歐洲申根區內原本已經名存實亡的「國界」,也都在疫情爆發之後因為重啟邊境檢查而開始「重現」;當歐洲成員國正在對高達四千億歐元的緊急應對資金進行討論時,荷蘭卻考量「國內」情形表現出了遲疑的態度,也為歐盟的團結氣氛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外,西方各國在出現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之後,也已經開始反省過往依賴全球生產鏈分工的製造模式,而這點,也正好和過去幾年來因為貿易戰而出現的「去全球化」勢頭匯流,極有可能對在冷戰結束之後維持了三十年的「全球化」年代,以及建立在這個體系之上的經濟發展進程帶來關鍵性的衝擊。
公衛體系與民族主義的共構,雖然讓台灣共同體出現了進一步鞏固的契機,但就更廣闊的脈絡來看,卻可能也為全球化體系預示了某種典範移轉的可能性。疫情當前的此刻,也正是各國需要攜手抗疫的關鍵時刻,民族主義是否會對國際合作帶來阻礙?甚至為世界局勢的走向埋下隱患?將會是全世界都必須謹慎看待的課題。
一直想到台湾走一走,住一住,希望能有机会
而积弱不振的清帝国,则被西方人称为“东亚病夫”。
这个说法上作者还是需要做点功课,东亚病夫是梁启超发明来抨击国人落后孱弱的,西方人没用过这个词。
文章視野宏大,謝謝作者。
很好的文章,感谢作者和端
喜歡這篇文章,感謝。
@Heungdt 那些人就是這麽喜歡無知當聰明,自曝其短而又沾沾自喜。所以當我隔壁那些內地同事聲聲上口的時候,小弟在旁就只會笑而不語,反正新鮮的花生最香脆,難得有人做免費相聲,不看白不看。
自己確實不曾注意過所謂無戶籍國民的議題,感謝這篇文章提到這個現象。
現在大陸網民開始講「台灣南波灣」(Taiwan No.1)並以此成為一個meme嘲諷台灣,我很好奇他們到底知不知道這個原本是用來嘲諷大陸人的,從H1N1到吃雞,都是外國人用來挑釁激怒並且分辨大陸人的,一個挑釁並充滿歧視性意味的話語,現在大陸還很自豪地用,就像是有外國人歧視你叫你ching chong,你還很自豪地自稱ching chong一樣。
sjl兄构想的宏大叙事对台湾人包括国际社会都没有意义,台湾的独立何民主都是实然的,大国崛起的梦对这世界上的大部分人而言都没有意义,小国寡民未尝不可。至于为了保全自己而违背历史和现实自我矮化,又是另外一个命题了。
將中共形容成惡霸是無問題,但無理由跟著對方的「玩法」跟他玩。兩個「無關係」的人,一提甚麼「自古以來」,就莫名其妙變成「有關係」。
除了華人,無外國人會認真看對「自古以來」。台灣要擺脫中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必然須不理會「自古以來」那套手戲,建立自己的玩法。
把中共形容成恶霸,“自古以来”只是是他预备侵略的理由,而台湾避无可避. 这是我论点的基础 如果台湾能直接独立而不被攻击,那我自然不会提出这样的比喻
sjl,這例子避免太舉得太爛吧?簡直就說「自古以來XX屬於中國」那類廢話… 基本會用這個論點,祇有無像樣的理由,才會用這個論點。
直白地說,這個論點說得通,殖民地是沒有道理獨立吧?好多殖民地都是長期外國統治。
台灣情況更過分的是,「中國人民共和國」由此至終都無統治過台灣,清朝、日本、中華民國都有,就是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共和國根本就是無關係的人,連自古以來也談不上。
那就不打擾樓下繼續活在自己的美美的夢與故事裡了⋯⋯
举个例子 ,台湾是文人. 中共是一个壮汉. 这个壮汉想要文人的房子. 理由是这个房子以前属于他爹的,这时候文人要保护自己. 最好的办法是,维持自己也是正统继承人的说法 并且在其他村民中威望很高,甚至壮汉家里人也很敬仰他. 等到时机成熟壮汉名声败坏,文人可以说服壮汉家里人和村民支持自己,把壮汉给逐出村子. 但是现在呢 这个文人想把自己房子划到别的村 和壮汉家里人也闹矛盾,并且找了个别的村的壮汉保护. 不知道这个比喻对不对 欢迎补充
楼下 台湾的朋友 不要反应那么激烈,措辞不当我道歉. 我没有道德上谴责你们,而是利益上来分析. 我认为中华加上民主 是一张很好的牌,至少这张牌 ,除了一部分台湾人,还有几千万海外华人和一部分大陆人认可. 而台湾化会丢失中华 民主里面的中华两字. 如果仅仅看中民主,去美国欧洲难道不好吗. 事实上还是很多人认可并想要实现 中华加民主. 所以这是一块值钱的招牌 .
既然大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台湾,那你们丢掉这张牌 平白损失影响力还落下口实,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有趣的觀察,梳理了健保,公衛以及疫情進一步凝聚台灣認同的一些跡象,身為台灣人也很有收穫
關於健保寄生蟲的部分,作為醫療相關工作者給大家科普下,有些台灣人移民美國的會有一種優越感,回來台灣看醫生帶著那種自己為是的高傲態度,殊不知大家都心知肚明根本就是美國醫療太貴看不起醫師才回來尋求醫療服務。當然不是真的每個僑民都這樣,算是台灣的醫療場域裡某種不時會看到的stereotype吧
報導的很完整,沒想到端有記者在看擴散性高能外電新聞波呢!
(那能敲碗燒賣便當追蹤報導嗎)
圍觀下面兩樓如何展示滿滿玻璃心,用假裝很在乎中華民國這個國號來給人戴道德帽子呢。不順應CCP就是不思進取,以這種標準,樓下兩位都是肯定都是前途無量,大有為青年,膜拜啦。
中華民國的身份一早已經過時了 是時候放棄了吧 社會是年輕人的 國家也是 他們認為自己是台灣人 他們就是台灣人
至於獨不獨 台灣一早就是獨立國家了 有自己的外交關係 有自己的兵力 獨不獨也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出聲吧
共产党和民进党齐心协力,共产党在大陆消灭了中华民国,民进党正在台湾消灭中华民国。
本土化台湾化相当于放弃对除台湾出生之外的其他海外华人包括大陆人,以及放弃中国大陆领土主权. 这样看来,其实中华民国本身即是一个巨大的财富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如果彻底台湾化,那么台湾在政治上将会逐渐边缘化,但是不台湾化,被逼着以小国之力搅动大国之争又是去死之道. 真是两难 台湾近些年民意尤其是年轻人其实可以看出还是趋向于小国寡民的安稳社会. 这既可以说是知足常乐安于现状也可以说是不思进取 . 哈哈
想請問樓下的樓下,知道台灣拼音沒有X開頭嗎?
民进党—人类之光
民進黨是全球華人的公敵
題外話,關於提前部署⋯⋯
去年秋天流感季開始,女兒在合唱團被傳染了,全家第一次有人得流感,病患表現一直很虛弱,確診後在家隔離了9天,吃了克流感逐步好轉,如果沒有藥,不確定女兒能不能扛過去,第一次為孩子生病擔心。克流感平時自費一千多台幣,大流行時政府為快速阻止疫情,採免費治療。記得那一陣子政府一直宣傳請民眾勿恐慌,流感季之前,已大量採購,所有診所都備有充足克流感。女兒生病後才知道提早備藥的重要性,連這偏鄉診所都不缺藥,算是衛福部提前部署的受惠者。
台湾南波完!
很好的文章,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