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散場之後慢慢吵

想要關懷年輕人情緒的《想見你》,是不是已經足夠真誠呢?

《想見你》在情人節的週末完結,就讓我們在白色情人節聊聊這部偶像劇。

《想見你》劇照。

《想見你》劇照。網上圖片

張書瑋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0-03-14

#台灣電視劇#電視劇

【作者按】本文有雷,但是完結之後已經一個月了!(誤)

好話也可以說在前頭。

許光漢寶藏男孩式的形象和柯佳嬿精彩含蓄的演出基本奠定了《想見你》人氣的牢固地基。前者若是在台灣電視劇(或可說兩岸三地文化交流)的黃金期出現,他可能會成為一個木村拓哉;後者演深愛萬人迷的另一半(而且以兩個涇渭分明的人格去喜歡上一個萬人迷),不僅成功跨越年齡阻隔,用眼神和表情成功區分人格之餘,還完全不讓觀眾討厭,他們的演技不見得是華語世界絕對頂尖,在影劇的世界——何況還是偶像劇——的世界,也絕對是帶著赤誠之心,如果不是,那就是天份太好,太俱備觀眾緣吧。

是的,如果要用最短的時間,最直接的方式來總結《想見你》為什麼可以吸引那麼多觀眾,選對主角就是最粗暴也最快捷的答案。(我們大概不用把《想見你》的劇情復述一遍了吧?)

《想見你》劇照。
《想見你》劇照。網上圖片

拋棄流於表面的演出

正確的選角的確在攻克目前華語劇的一大難題:真實。雖然更分明的講法應該是:演技。可是面向市場的劇集並非需要狹義的演技,演員在劇集裡面的表演也不是一種單純的技術展示,這不是一種學院派的探索,重點是展示真實的普通人。生活化,親切程度是兩項很重要的指標。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