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天堂何處?就在巴勒斯坦

60歲的導演十年出新作,以無比澄澈的眼光重歷人間,其包藏的機心千帆過盡,一切原該化作入眼雲煙的老神在在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It Must Be Heaven)劇照。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It Must Be Heaven)劇照。圖: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詹正德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0-03-11

#坎城#巴勒斯坦#電影

從作者論出發,每一部電影,不論片中呈現多少角色的不同觀點或視角,背後都離不開導演意圖,所以影響一部片最關鍵的往往是導演觀點及視野。

來自以色列北部城市拿撒勒的巴勒斯坦導演伊利亞‧蘇萊曼(Elia Suleiman)2019年以新片《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It Must Be Heaven)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表揚」(Special Mention)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中文片名雖然相當貼合電影內容,但如此命名顯然也具有某種意圖:召喚觀眾聯想起法國導演賈克‧大地(Jacques Tati)1953年的經典喜劇片《于洛先生的假期》(Monsieur Hulot\"s Holiday)。

除了相差超過一甲子之外,兩片的確有不少共同點:伊利亞‧蘇萊曼與賈克‧大地都是自編自導自演,都以演員的肢體動作及情節、場景或道具的特殊設計來產生喜劇效果為主要手法,同時刻意減少對白、降低敘事的戲劇性,而他們最大的相同之處--也是為何會讓人將他倆相提並論的原因--我認為是他們看待現實的眼光幾乎同樣古樸純真。

但是既然影片可以上溯至賈克‧大地,不免也要向前追溯更早之前的影史經典喜劇演員(或作者),如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巴斯特‧基頓( Buster Keaton)、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Lloyd)甚至馬克斯‧林德(Max Linder),這些偉大的默片時代的喜劇巨匠,接續發展出一種以身體姿態動作表情為表演基礎的滑稽喜劇傳統;然而也是要追溯到這道影史喜劇系譜傳統,才讓人赫然發覺:其實伊利亞‧蘇萊曼並不在這樣的系譜之上。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