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2020台灣大選

專訪Randall Schweller:大選過後,台灣將在中美關係間扮演什麼角色?

不少外國媒體將台灣大選譬喻為一場選擇親中或親美的「公投」,而在大選過後,中、美、俄、印列強競逐之間,台灣的位置是什麼?

2020年1月10日選前之夜,韓國瑜在高雄舉行造勢晚會。

2020年1月10日選前之夜,韓國瑜在高雄舉行造勢晚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張宸邦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0-01-14

#2020台灣大選

1月11日,台灣舉行2020年總統選舉與立法委員選舉,蔡英文歷史新高的817萬票取得勝選,順利連任總統。立法委員選舉結果,民主進步黨取得61席次,單獨過半,再度成為國會最大黨。

不少國際媒體將此次選舉視為一場「公投」,而以結果來看,台灣人民目前顯然對中國沒有好感。蔡英文也在大選後的國際記者會中表示:「這次選舉的結果揭露了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我們的主權和民主,被大聲威脅的時候,台灣人民會用更大的聲音喊出我們的堅持。」

在當今局勢下,冷戰後以美國為霸權的世界秩序已逐漸消逝,轉變成一個權力去集中化(deconcentration)的群雄割據局面。川普領導下的美國瀰漫著反全球化與反中的情懷,從2016大選期間不斷強調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到中美貿易戰,都彰顯川普身為商人所著重的交易主義(Transactionalism)與民間所彌漫的國家主義勢力。

因此,在台灣大選確立新政府仍由蔡英文繼續執政後,不少人轉而關心在中美關係不斷惡化的情況下,台灣是否真的能持續從中得利?在中美兩大國的角力之下,世界秩序將走向何方?台灣大選結束了,未來台美關係將如何發展?台灣在這新的世界秩序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