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逃犯條例

鄺健銘:「新加坡故事」如何闡釋反修例運動

我們不時聽到「論述」二字。在香港反修例運動之中,新加坡對香港抗爭者行動的表態,大概演示了「論述」的政治乃至外交功能。

新加坡一個釣魚的人。

新加坡一個釣魚的人。攝:Roslan Rahman/AFP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9-11-04

#逃犯條例#鄺健銘#評論

自香港反修例運動爆發之後,黃藍之爭不只發生於香港,東南亞華人社群的黃藍分佈﹑對香港時局的看法也受香港民眾乃至香港內外媒體關注。香港網民尤其會留意新加坡針對香港狀況的觀點,例如8月時,在香港反修例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網上討論區「連登」便曾刊有以〈新加坡官媒: 中共解放軍進擊香港, 利多於弊!香港會玩完, 但中共會勝利〉為題的帖文,文內談論前《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總編輯 Leslie Fong 不乏親中色彩的觀點與主張。

新加坡社會上下評論香港現況的觀點易受香港民眾注意,原因至少有二:第一,新加坡與香港素來被視為比較對象,況且在運動期間,香港內外媒體也不時報導新加坡如何因香港時局而得益,新加坡輿論自然易被港人留意參考;第二,於香港風雨飄搖之時,相較其他東南亞華人社區的表現,新加坡反應的特別之處,在於獅城政治精英相對積極與踴躍地就香港事務表態。新近例子,是總理李顯龍在公開演說指香港抗爭者提五大訴求無助解決問題﹑旨在「推翻香港政府」,此一言論其後廣受香港媒體報導,中國網民甚至因而視李顯龍為英雄

從香港角度看,新加坡媒體乃至精英的香港評論不無可商榷處,甚至不難被否證﹑參考價值不如想像般高。問題是,新加坡言論所針對的主要對象多不是香港人,其 framing 實際上猶如新加坡國家發展論述「新加坡故事」的另類演繹,其內容多少附有內政外交功能。

新加坡精英對港觀點

新加坡媒體乃至精英的對港觀點基本上離不開三點:第一,香港抗爭者被視為「無法無天」的「暴徒」乃至「恐怖份子」﹑被認定是香港亂局的主要問題根源,因為政府權威不容被挑戰﹑社會秩序不能被擾亂﹑民眾生活不能被干擾。香港警察已克盡己職,為制服「暴徒」而疲於奔命;第二,由始至終,中國於香港管治事務裏都居於主導地位﹑處於強勢位置,香港抗爭者與中國政府硬碰硬,是以卵擊石,終將徒勞無功;第三,香港亂況是單純的中國境內內部事務,外國勢力對香港處境既不感興趣,亦無意介入。換言之,香港民眾寄望國際社會能為反修例運動提供援助是不切實際;民眾力圖以所謂「焦土」或「攬炒」方式抗爭,只會自毀長城﹑進一步貶損香港在中國之內的戰略位置。隨中國持續崛起,香港反修例運動換取的終將是自殺式悲劇。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