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2019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漢德克:人群裡、土地上的「第三人」

他曾被前諾獎得主評為「更有資格獲獎」和「活著的經典」,也被有些作家稱為「白痴」和「活在象牙塔內」⋯⋯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攝:Alain Jocard/AFP via Getty Images

特約作者 陳玉慧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9-10-15

#文學

獲得2019諾貝爾文學獎的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是當代最傑出的德語作家,他對當今現代文學的影響巨大深遠。即便,很多人認為他的政治立場不正確。

他寫小說,寫戲劇和電影劇本,也寫散文和詩,最貼切的身份應該是詩人。從六十年代起,他不但是文壇巨星,先知,也是一個文學和藝術的挑釁者。一個反抗權威的文字天才。2004年奧地利女作家耶利內克獲頒諾貝爾獎時曾感慨地表示,「漢德克更有資格獲獎,他才是活著的經典」。與此同時,他也被英國作家魯西迪稱為「白痴」,而與他同時代的德國左派作家葛茲(Franz Xaver Kroetz)則曾批評他「活在象牙塔內」。

漢德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各界貶損的聲音不斷,因為他曾出席米諾謝維奇的審判和葬體,詆毀他的人認為他是「大屠殺的否認者」,獲獎是對獎項的汙辱。但這些人可能都沒讀過他的文學作品,尚不清楚他對德語文學的貢獻,無論得獎與否,他早已是現代德語文學史和戲劇史上重要的一章。

童年,電影院,母親,新主體性文字

漢德克在21歲便成名,那時他其實只是一個寫過幾個短篇的新手作家,自行前往在美國普林斯頓舉行的一場文學討論會,出席者有多位當時名望扶日而上的德國作家,日後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葛拉斯及伯爾,甚至重量級的文學評論家海尼斯基等人也在場,他發言質疑德國文學的虛偽、粉飾和「性無能」,只為了服務社會批判的功能。隔年,法蘭克福劇院上演他的劇本「罵觀眾」,他以反敘事的語言和顛覆傳統劇場的風格一役成名。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