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2019諾貝爾文學獎的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是當代最傑出的德語作家,他對當今現代文學的影響巨大深遠。即便,很多人認為他的政治立場不正確。
他寫小說,寫戲劇和電影劇本,也寫散文和詩,最貼切的身份應該是詩人。從六十年代起,他不但是文壇巨星,先知,也是一個文學和藝術的挑釁者。一個反抗權威的文字天才。2004年奧地利女作家耶利內克獲頒諾貝爾獎時曾感慨地表示,「漢德克更有資格獲獎,他才是活著的經典」。與此同時,他也被英國作家魯西迪稱為「白痴」,而與他同時代的德國左派作家葛茲(Franz Xaver Kroetz)則曾批評他「活在象牙塔內」。
漢德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各界貶損的聲音不斷,因為他曾出席米諾謝維奇的審判和葬體,詆毀他的人認為他是「大屠殺的否認者」,獲獎是對獎項的汙辱。但這些人可能都沒讀過他的文學作品,尚不清楚他對德語文學的貢獻,無論得獎與否,他早已是現代德語文學史和戲劇史上重要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