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專訪導演徐磊:從好奇心開始,說一則中國華北農村的偵探故事

電影《平原上的夏洛克》徹底脫離了知識分子的高端趣味,帶着濃濃的鄉野土味,甚至還有些粗俗,衝擊着虛偽的城市文明。

《平原上的夏洛克》導演徐磊。

《平原上的夏洛克》導演徐磊。攝:鄒璧宇/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調反唱唱 發自北京

刊登於 2019-09-06

#中國電影#中國農村#獨立電影

【作者按】《平原上的夏洛克》體現出導演徐磊對於鄉野社會的影像記錄和表達姿態。這種姿態,是一個充滿好奇的年輕人,以一種特立獨行的局外人角度看待鄉村的種種現實大小事。這種狀態可以理解為在城市化進程中,對即將消失的鄉土人情的一種留存。這部電影當然不能阻止消逝,但卻可以成為社會記憶的一個片段。將鄉土文明保存在木乃伊中,不再被時代拋棄,即便永恆只在想象中存在。

歸家尋根,為民加冕

張村,地處華北平原,是河北深州下的一個小村落。徐磊的祖輩都是農民。當被問道「您選擇拍攝農村題材,是否出於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相當熟知」時,徐磊否認了我的預設。「我小學之前在北京長大,初高中回老家走讀,大學在石家莊,畢業後一直在北京」。他對張村的記憶只停留在捉知了、捕青蛙的童年時期,對鄉土人情、人際關係、價值理念完全不瞭解。「我是抱著好奇心開始的,和你一樣,也是從旁觀者的角度進行觀察。」

張村距離北京250多公里,不算遠,徐磊閒著沒事就回家。常常上午在繁華的國貿附近咖啡館與人談事,下午就行走在塵土飛揚的河北農村。他用兩個比喻形容在城鄉之間切換的疏離感:「北京的生活像偶像劇的世界,回到農村就身處在一個5D全息紀實美學的時代。又好比你一個演員,上午在演瓊瑤劇,下午去演小武,能適應嗎?」

《平原上的夏洛克》電影劇照。
《平原上的夏洛克》電影劇照。 網上圖片

在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裏,兄弟倆也在城市和鄉村之間來回奔波。格非將這種境遇稱為「互相關照」。在城裏,用農村的眼光看待城市,回村後,又用城市的價值觀打量鄉村。「用農村的眼光來看,就覺得我在北京挺苦的,天天吃不上飯,飢一頓飽一頓。同樣,我也不明白村民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那麼累,自己生病了,還去給別家幫忙出殯、張羅結婚。我們現在的觀念都是為自己活著,他們怎麼這麼好面子。我看他們,就覺得他們生活得很累很落後,很想去瞭解背後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的行為。」

紀錄片的拍攝大多要求創作者隱退自身主體性,把話語權交給自然主義和現實主義。而劇情片則可以更為自由地彰顯創作者的思辨能力和藝術技巧。徐磊大學時喜歡讀西方哲學論著和文學作品,畢業後去了北京一家國企上班又很快辭職,之後所從事的工作編導、攝影師、編劇等都與影視相關。當他回到自己的家鄉拍攝《平原上的夏洛克》時,之前西方哲學、文學、電影的習得,以及北漂多年帶來的身份改變,都有着特別的意義。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