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逃犯條例

何為國,何為民?反修例運動外,大陸網民的政治參與

政治行動長年被迫缺席的背景下,新一代大陸網民如何採取政治行動?

2019年6月30日,一名青年參加添馬公園舉辦的撐警集會。

2019年6月30日,一名青年參加添馬公園舉辦的撐警集會。攝:林振東/端傳媒

李大貓、韓大狗

刊登於 2019-08-20

#中國#逃犯條例#香港#評論

自六月以來,香港反修例運動不斷壯大,警民衝突持續升級,大陸互聯網輿論監管部門對這一事件的態度也從完全封鎖消息到選擇性報導並開放評論。從社交平台新浪微博的數據看,六月以來「香港」一詞的出現頻率呈 J 型曲線增長,兩月之間幾乎翻了十倍。宣傳部門敢於放開言路當然不是為增進言論自由,而是對信息流通控制有加,對主流輿論走向成竹在握。

果然,隨着輿論聲量增加,大陸網民對香港運動的指責、嘲諷逐漸超過支持或同情。與此同時,對這場運動的訴求、由來的討論卻未見增長。

官媒報導的重點,主要是通過裁剪事實建構示威者的「暴徒」形象;非官方的輿論則將香港示威者塑造為無能而頹喪的「廢青」,並充滿着對其「跟風上街」、「被煽動利用」、「不動腦子」的指責。而無論是暴徒、廢青、還是被煽動者,刻板形象的塑造都在實質上消滅了示威者作為理性個人進行對話的資格。既然對方變成了無面目的他者,政治討論的價值也就消失,事實變得不再重要,大多數網民進行的,只是單方面的意識形態自我展演。

固然,對政治事件進行簡化歪曲,順便將對方污名化為不可理喻的他者,並非大陸首次,亦非大陸政權首創,在民主國家,這類操作也絕不鮮見。但更重要的問題則在於,這些刻板形象何以深入人心,反映了長期以來在中國積累的某種價值。筆者討論這些包含偏見與戾氣的言論,不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基於身份認同的敵意、在民族主義陷阱裏跌得更深,而是希望反映在政治行動長年被迫缺席的背景下,新一代大陸網民的政治參與與政治行動。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