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逃犯條例

何家騏:香港警政民歷史流變,人心向背的教訓與啟發

警隊提供什麼服務?怎樣服務?為誰服務?

2019年6月12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條例的佔領行動,香港警察在金鐘立法會大堂內休息。

2019年6月12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條例的佔領行動,香港警察在金鐘立法會大堂內休息。攝:陳焯煇/端傳媒

刊登於 2019-08-18

#何家騏#逃犯條例#香港#評論

談論香港警政在過去的兩個月變成了「炙手可熱」的議題。事實上現在政治一天都嫌太長,這兩個月內,市民最常討論的,是警隊的示威管理手法,是否使用過量武力;警隊的管理架構及監察問責,現在更發展為警民信任的問題。

筆者嘗試回到根本,從歷史及制度回答三個重要問題:1)從制度分析,香港警隊為什麼會身處現時的困難?2)為什麼自2005年起,自問「盡忠職守」的警務人員,會不斷的受到市民的質疑?3)現在極端對立的警民關係,何去何從?

分析警民關係的變化,最容易跌入的分析誤區就是只集中觀察警隊在運動中的示威管理策略,以及社運組織內部的變化,而忽略「警政環境」(policing context)更迭,對前兩者產生的改變。

「警政環境」這個學術名詞,泛指警務機關的「工作環境」、機構本身的組織理念、架構、人員文化等硬件,其實在不同的社會狀況下,運作起來可有非常不同的效果,而更重要的是,民眾對警政機構的觀感也會因警政關係的變化而有非常大的差異。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