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八月五日)是全港三罷的日子,早上特首開了記者會,舊調重彈,了無新意,完全沒有半點讓步,結果只是如同過往的記者會一樣,火上加油。除了感到憤怒和失望,相信很多人會像我一樣,奇怪林鄭為何可以如此昧於民心向背。她不只是無視,也同時是無知和無感。客氣點說就是「離地」,或者「活在平行世界」。
民心是個普通的說法,但其實並不簡單。民心和民意不同。一般說民意,指的是公眾的意見或取向,通常以調查方式量化,以比率和升降來表達。也有籠統地從公眾言談歸納,說民意如何如何。五年前的雨傘運動,便是因為曠日持久地堵塞要道,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導致所謂民意逆轉,政府終於不戰而勝。
這次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的大規模抗爭,延宕兩月不息,反而越演越烈。政府一直毫無作為,可能是在等待再次發生民意逆轉。可是,今次這個如意算盤卻打不響,就算七月一日示威者攻破立法會,之後抗爭手段不斷升級,民意卻不但沒有逆轉,反而對政府越加不滿,對示威者越加同情。當中可能要拜警隊不受約束的暴力鎮壓,以及在元朗恐怖襲擊中與黑社會勾結的嫌疑所賜。這些都在最近的民意調查中反映出來了。
然而,我想說的是民心,不是民意。民心是比民意更深層的、更難明確表達的東西,而且無法量化。但它也同時是更明亮的、更純粹的。它是一種情感,所以也許是非理性的。但也不是說,因為是情感,所以民心便不可信賴,不能成為充足的判斷基礎和行為指標。政客可以玩弄民意,但不能玩弄民心。民心是發自民眾的,不為機巧和權謀所操縱的共通情感,也即是一種直覺的common sense。它不是「常識」的common sense,也不是分析性的「集體意識」,更加不是「廣大同胞的感情」之類的空洞政治修辭。
我想說的是民心,不是民意。民心是比民意更深層的、更難明確表達的東西,而且無法量化。但它也同時是更明亮的、更純粹的。它是一種情感,所以也許是非理性的。但也不是說,因為是情感,所以民心便不可信賴,不能成為充足的判斷基礎和行為指標。
在情感上有民心,在取向上有民意,在判斷上有民智。在理想的時候,三者並行,是民主社會的基礎。在三者之中,民心最為根本;在未有民智和民意之前,已經有民心。所以古人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遠古即已如此,更何況是先進文明社會?面對民心的所欲和所惡,為政者必須明察和傾聽,以保持與民一心。事實上,唯民心需要歸一。民意可以有分歧(甚至必須有分歧),並且可以通過民智對辯,但民心只有一個。民心歸一,並不是民粹主義,也不是林鄭特首早前所言,管治者不應為博掌聲而討好民眾,而是在最根柢處,以同理心去體會民之所欲和所惡。
反修例運動以來,六位年輕人感到絕望,以死明志;數百人被捕,面對以年計的牢獄之災;上千人在警暴之下受傷,有人昏迷不醒,有人永久傷殘;百萬市民被政府的頑固、冷漠和無能所刺痛和激怒。民心之傷,遠過於被破壞的公物和被影響的經濟。政府不但不加以治療和撫慰,反而加大力度打壓,試圖以火救火,以血洗血,結果只會更徹底地失去民心。有說哀莫大於心死,但民心是不死的。它死於此,就會重生於彼。這就是民心的向背。
特首至少有一點是說得對的。抗爭運動已經由當初的反修例,轉向針對特區政府的管治權威。也即是說,反抗已經全面化了。但她對此並沒有從民心去理解、去感受,而是以此為分化的手段,試圖孤立激進示威者。可是,今天已經不是2014年。從民意上講,也許「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只是部分年輕人的理念,而較溫和的市民的重點是堅持五大訴求(包括徹回逃犯條例、撤回612暴動定性、不追究反送中抗爭者、成立獨立委員會徹查警方濫權濫暴及元朗暴力事件,以及全面落實雙真普選)。但是,從民心上講,兩者到現時為止依然站在同一陣線。(也即是民間說的「勇武」和「和理非」互不割蓆。)政府針對激進派(勇武)的打擊和讉責,之所以完全不能動搖溫和派(和理非)的立場,就是因為兩者同是一個廣大的民心的一部分。民意是個複雜的東西,當中存在多重而細微的差異,但是民心本質上非常單純。現在的民心所向,就是對自由和民主的欲求。
政府針對激進派(勇武)的打擊和讉責,之所以完全不能動搖溫和派(和理非)的立場,就是因為兩者同是一個廣大的民心的一部分。民意是個複雜的東西,當中存在多重而細微的差異,但是民心本質上非常單純。現在的民心所向,就是對自由和民主的欲求。
當然,社會上還存在為數不少的藍絲(建制支持者),他們也有他們的民意。但是,他們的民意未能形成廣大的民心。沒有廣大的民心,他們的民氣便遠遠不足以支持政府,甚至成為政府的負資產。(例如被指組織黑社會襲擊市民的某建制派議員。)而更多的只關心經濟和飯碗的中立者,歷來以民利為核心價值,與政府同聲同氣,但在當下的局面中,因其自利的本質,絕不會挺身而出,成為穩定社會的可靠力量,甚至對政府未能維護他們的利益而深感不滿。所以,政府現在已經是四面楚歌。
政府現在唯一的依靠,是警隊。一個窮得只剩下警隊的政權,其薄弱和畸形不言而喻。警隊雖然以裝備取勝,但它的權威在兩個月間因為種種濫暴行為,已經迅速消磨淨盡。近日便出現了多間警署被示威者圍攻的事件,以及防暴警察去到哪裡都被當區居民(非示威者)責罵和驅趕的場面。警民關係破裂已經去到難以修補的地步,而警隊的信譽已淪為與黑社會同等。政府妄圖單靠警隊去解決政治問題,不但於事無補,更加會把警隊推向萬刧不復之地——在威信全失的同時,行為變得無法無天,也即是由legal force 變成 brute force。
民心是深層的感受,抽象無形,流變不居。當民心凝聚為民志,便有了清晰的導向,和主動的作為。民心柔弱,容易受傷;民志堅強,勢不可擋。輕視民心和民志,就會失去管治的道德認受性,縱使擁有權力工具(警隊)也只會徒勞無功。我不是政治分析家,無法預言局勢的走向。我只是希望,如果特區政府還有誠意和決心化解當前的危機,請不要再依靠武力鎮壓,而是回歸民心,知其所欲和所惡,感同身受,以人民的意志為自己的意志,從民間五大訴求入手,撥亂反正。
和政權「談心」,可能是癡人說夢,在此炎炎夏日,聊以獻曝。
天天在墙内看那些垃圾资讯,然后更开放更思想自由更国际视野。。。这蜜汁膨胀。。你先把思想自由这几个字在新浪微博上打出来吧
回到香港的場景,即使民意因為害怕動亂而傾向軋止示威者,不代表他們便支持政權。這就是民意和民心的區別。
民意:共產黨帶給中國經濟繁榮,它有控制中國的手段,所以我支持它執政
民心:共產黨不義,我並不真心支持它,它的某些作為違逆了我的道德標準
我可以支持共產黨繼續執政,但並不真心認同共產黨
不知所云。
dadala 我作為年輕人從來沒有聽香港的年輕人會將香港的經濟與內地比較,而實際上不少的年輕人不在乎香港的經濟,以致於不少人會支持「焦土」,因為他們覺得沒什麼可失去的。甚至現時不少運動都是以影響經濟為目的。這個運動的目的也從來不是反中反共,而現時的重點可以説是演變為對香港政府整體的不滿和不信任。
從你的言論我只能感覺到你對這個運動,以及是中港兩地年輕人的不了解,大概就是一個四十以上,事業有成的中老年人。希望你可以先嘗試好好了解一下現時的年輕人。
沒有言論自由的前提下有思想自由?哪裡怪怪的
我支持大陸年輕人爭取言論自由。或,一切自由。
@dadala 莫名被代表?本大陆人强烈表示:我需要言论自由!😊
這篇究竟...?
因為有更自由的思想(但是言論不需要自由喔!),所以越來越有錢!
到底在鬼扯什麼東西?可以因為言論不自由但是大家都「懂得調侃這件事」而感到優越自滿,真正令人絕倒。
我是大陆年轻人,言论自由对我很重要
dadala,我是大陆年轻人,我需要言论自由。不要代表我。
请上面某位不要代表大陆年轻人,大陆年轻人在意言论自由,大陆每个人都需要。
我看到有些讀者的評論是認為示威者是反對大陸,但實際上是對於政府的訴求無門和施政失策的不滿,逃犯修例是一個引子,政府接二連三的處理手法在我眼中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打工仔態度,除了譴責,就是推警方對付示威者增加雙方矛盾,到底有沒有做過什麼實事嗎?
反觀大陸,無論政府給不給你自由(國內的情況與香港是兩碼事)起碼我看到政府在施政方面有下到點苦功。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報導,有兩位年輕人生活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家庭環境中,一個是高壓一個是放養,但同樣是幾大名校的爭奪對象,這裡帶出來的概念是「因材施教」,香港和大陸也是一樣,不要以同樣一套方法套在另一個人的身上好嗎?
香港现在的暴动和罢工、被罢工,跟当面红卫兵其实是类似的,归根结底都是人性。香港年轻一代内心深处,感叹错过了香港的红利年代,失落于自己明明深处“更优秀”的社会与制度之下,凭什么被你一个专制的、没人权的大陆所超越?香港人不了解大陆,堪比美国。他们根本不知道,现在大陆年轻人,根本不在乎什么言论自由,因为他们思想很自由,更是很会戏谑这种“不能乱讲话”,大陆年轻人,有更开放的世界观,有更前沿的眼光和业务能力,有更自由的思想,所以大陆人才越来越有钱,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企业和产业。香港人真的不要再井底观天了,你支持或反对大陆都没所谓,但千万别愚昧着来。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稳定,在于人民是否信任。
烂。
因为整篇文章虚实交错,读完有点一篇脱口秀作品,所以我也就玩笑性质地评论一下,不要太认真🙏
@windgoeson
“我不是政治分析家,無法預言局勢的走向”
这句?
早晨一讀,心情好。
我大概同意作者倒数第二段的倒数第二句。
另外想起一首歌的歌词,「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