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台北電影節2019選片單:來自世界角落的新世代與經典

電影人在世界各個角落裡拍攝了電影,我們看完後便能認知到世界存在於那些角落的情事或樣貌,這便是影展的積極意義。

《真愛邊緣人》劇照。

《真愛邊緣人》劇照。圖:網上圖片

特約作者 詹正德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9-06-30

#電影

世界文明發展至今,電影已成為各個國家、民族與社會增進彼此理解的重要媒介,儘管政經實力有強有弱,但是影像的力量不全是由政治經濟所決定,好電影在世界任何國家都有可能出現;只不過影像的傳播還是有賴發行管道,所以就算出現了好電影觀眾也不一定能看得到(近年又多了NETFLIX這類串流平台,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一般情況是視商業原則決定,但是商業原則肯定是掛一漏萬,所以特殊情況就成了政治決定的爭議場,比如許多國家仍然有性愛裸露的禁忌甚至嚴苛的審查機制;比較能突破這些規則或限制的莫過於影展了(但如管虎導演的電影《八百》仍在上海電影節被取消放映),台灣的影迷觀眾算是蠻幸福的了吧?每年大大小小影展數不勝數,真要追起來根本看不完,而全台灣又以台北市民尤甚,因這些大小影展絕大多數都集中在台北。

今年第廿一屆的台北電影節(下稱「北影」)已是台灣除了金馬影展以外的第二大影展,雖然在電影獎的部份與金馬有明顯區隔,但是在影展的部份其多元性及豐富性都還是非常可觀;今年的焦點影人有二位,其一為泰國知名剪接師利.查泰米提古(Lee Chatametikool),其二為印尼導演嘎林.努戈羅和(Garin Nugroho)各自帶來好幾部一般商業院線難得一見的電影作品,也讓台灣觀眾有機會看到更多來自東南亞的傑出電影。

影像的力量不全是由政治經濟所決定,好電影在世界任何國家都有可能出現。

電影節上的年輕世代

其實北影自成立以來就一直戮力與金馬影展做出區隔(而其他公部門支持成立的影展如雄影則戮力與北影做出區隔),其中一個重要區隔就是北影對年輕導演或新導演的重視;以下這幾部片的導演都是各國的「八零後」,換言之年紀都還未滿四十歲,但是對於影像及電影語言的掌握都各有章法,且相當程度地反映了世界不同角落年輕世代的視野與觀點。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