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雲樓:「公知」任正非與華為的輿論勝利

過去的華為以順應民族主義打開國內市場,現今的任正非以口頭反對民族主義賺取滿堂喝彩。民族主義成為任正非手中一張雙面王牌,正面或反面亮出都能穩贏。
2019年1月15日,任正非在深圳接受國內外媒體的專訪。這是任正非在2015年2月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接受專訪以來,最為密集地通過媒體闡述華為綱領、剖白個人心跡。

隨着中美貿易戰的升級,剛被美國實施貿易禁令的華為公司創始人、總裁任正非,5月21日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中國記者群訪,這些記者來自包括央視、《財經》、《財新》在內的各界媒體。很快,訪談的兩萬字實錄問世,並收穫中國社交媒體上各方的一致好評。

總體來說,包括之前對華為的運作及「狼性」文化多有批判、或是與中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保持距離的人,這次也與大多數人一樣,盛讚任正非的表現。

於是任正非憑藉一人之力,展開華為的輿論反擊,取得超出預期的成果,其影響力遠勝之前發表各種攻擊性言論的中國官方媒體。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37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比如,贸易战下的中国中小厂商,还有关键合作商断供华为准备好了吗,这两篇就很不错,这才是真正的“深度文章”。

  2. 前面还好,越往后看越发不喜:丰富的词藻之下,逻辑一片模糊混乱。

  3. 写得很好啊,说代表端观点的。大哥,这是评论,不是社论好不好。

  4. 非利益相关
    读完之后还挺喜欢这篇文章的,一看评论发现有很多对于文章的批判。还没想到很好的判断,说几点自己的感受:
    1. 有批评这篇文章没有内容的,但是这篇文章显然是有内容的。「任正非的话术变化」-「任正非近来的反爱国主义言论迎来了好评」-「作者认为这种反民族主义本质仍是民族主义」。我不觉得这篇文章是车轱辘话写来写去其实什么都没说的那种文章。
    2. 有批评说文章太主观的。首先从表层来说,文章在「任正非的话术进步」部分是有间接引到任正非的发言的。诚然文章没有任正非说「XXX」这样明确地用所谓「科学的」手段分析,但这和我们应该反对的「反事实」仍然是两码事。这只是文风的不同。而且,对科学和理性的反思在十九世纪末就开始了,也是时候脱离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想了吧。
    3. 有批评说文章太难。我个人没觉得这篇文章「难」,但我也不是反对这个批评。然而,我还是想补充说,「难」不能直接成为缺点,「大家更好接受」或者「方便的暴政」不应该成为理由。当然我们都希望看到好东西可以 scale,但是事物都应有必要的门槛。康德也不是不聪明到不会说简单的话,如同维特根斯坦接受拉姆齐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的重要性感受只可以用最佳表达来实现。

  5. 现在端传媒的文章越来越没水平了,作为媒体不可以失去公允和客观,如果态度明显,那不是某些人的部下了么。。

  6. 这篇文章很好的诠释了任正非是如何按摩大陆自由派G点的。

  7. 你通篇在讲什么? 我觉得在浪费时间。

  8. 這篇當作是某文章底下的一則評論還可以,放在深度文章中,立刻比了下去。看完了都不知在說甚麼,至少任那二萬字你節錄一些段落來分析吧,就那一兩句,然後加籠統的甚麼中國人民怎怎樣,浪費了我一段搭車時間。

  9. 既然是评论文章应该摆事实说论证,过去的华为是如何顺应民族主义打开市场的?有哪些事实,你是如何推导出的?现在的任正非只有口头反对民族主义吗?那他本人以及华为巨资请IBM顾问改造公司也是民族主义了?评论不是说点漂亮话,应该说点有思考有逻辑的话

  10. 墙果仁在什么时候自愿/幻想姓赵

  11. 以前就是觉得这里的社评比较客观 现在看看最近几期…我拿这点会员费吃两顿涮羊肉不好吗???

  12. 但你所做的便是單純在這邊因文風而不是可讀性而批判,想要的是一切文字的同質化。文章是一種表達的方式,風格只是個人選擇而已。

  13. 我个人是比较认同那段关于“时代对启蒙的埋葬”的。任在发言之后,也有媒体谈及过“这本就是很朴素的大道理”,但当然,对于这些道理的来源就很暧昧地一笔带过了。几年或者是十几年前,也就是微博还没鼎盛,韩寒还在写博客的时代里,这些诉求或是意见就早都被表达过上万次,也曾有回应。但在「兔子」和共青团一起成为网红之后,在任正非这次发言之前,类似的发言大都变为了众矢之的。

  14. 有點誇張囉!

  15. 我看還是有些人留言批駁,說文章易懂,建議我多讀點書⋯⋯ 他們似乎不知道文章"可讀性"的意義,為了養這樣的讀者,這種訓詁式的八股文風只會令我們的讀眾圈子愈來愈窄,孤高自賞。我反而建議他們讀讀晚清時期,科舉文體(引伸今天的學究文風)的窒梏下,這些"知識分子"如何誤國。

  16. 评论真奇怪,你们读不懂就怨人家写的不好!哈哈哈,我一个汉语非母语的藏族人都看得很通透,你们是不是应该平时多读点书,好习惯各种语言风格?

  17. 你可以不喜歡他的文風,但總要明白他在做什麼吧。

  18. 寫得很好,一直覺得任正非的發言比起中國官方高明不知多少層。
    對內希望受眾愛國掏錢,對外希望完全適用國際商業標準。
    任講出口的難道是他自己在思想道德或文化上的體悟創見嗎?根本不是。然而他是成功商人,所以他就算老調重彈也能穩站在神壇。

  19. 這篇文章,我被那些用詞遣句搞得頭暈腦脹,建議大家看看梁文道"他們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看看那鮮明對比。
    我希望端採集的文章,不要太看重艱澀難懂的句法,來符合知識分子的口味。文字太雕啄花巧,大曬學術名詞或語法,就算花力氣讀了出來,才發現內容的意義就不過這樣,那倒不如學梁文道,好好的說,還比較有趣。
    單雲樓:「公知」任正非與華為的輿論勝利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527-mainland-huawei-renzhengfei/

  20. 這篇文章為什麼是「情緒化」?慘了慘了,《端》變成語文教育網了(捂嘴。都是浮雲)。任正非可以考慮在華為關門後開課,教中國式公關。
    這篇就是深度咧我覺得,深度剖析華為的化妝術,不然你談多少客觀的「華為到底和中國政府有沒有關係」都不及任正非自己表現出來的姿態更能體現華威的妾身不明,左右逢源。也討論不出來中國受眾在這整齣戲裏被放在什麼位置。這哪裏是主觀哪?用的都是任自沃達斯到最近一次國內記者群訪的資料啊!真的要談語文ABC嗎?之所以讓部份人討厭,會不會是它衝擊了你對華為的認知和情感結構?

  21. 归类在深度里不太适合,全篇主观都是主观意识,没有什么涉及客观层面的东西,算得上一篇浅薄的评论,或者作者文章标题的舆论也包含着作者本身。

  22. 我也沒多喜歡這篇文章,但下面某幾位網友,這裡是新聞網站,不是作文教室。

  23. 这篇文章是我在端上看过的最令人生厌的一篇

  24. 偏见明显,评论中所用的词全是中性偏负面的,一副高高在上、“我看透你的把戏”了的口气。一位在嘲讽华为及任正非,但并没有讲清楚反复挂在嘴边的“任”的“话术”所隐藏的“真正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什么,连关于“任”两万字的“公关演讲”“虽然不符合事实”到底不符合在哪里也含混其辞,一笔带过。提前预设立场、不拿真凭实据、用耸动的词汇(诸如“公知的尸骨”之类的)、假装客观公正的立场,请问作者你和你想嘲笑、教育、揭露的对象有什么不同。

  25. 「單雲樓」是誰?

  26. 楼下的端友,这篇是评论不是报道。

  27. 所以说别只是听其言 而要观其行 我们总是很容易热血 民族主义的时候热 反民族主义的时候也热 归根结底我们都离不开对权威的崇拜

  28. 端媒能不能不要上这样能情绪化的文章,回首看看自己的前辈,在免费时期是下了多少功夫报道占中的。19年可选可做的题目何其多,呈现的文章一蟹不如一蟹。

  29. 結尾寫得真好。何其諷刺
    //這是他與華為的高光時刻,在貿易戰的高壓之下,他再一次確認了國家榮譽與個人驕傲的合二為一,又試圖將華為從激進民族主義情緒中剝離開來。
    已經火力全開的美國人,自然不會費心在意華為與它身後國家的區別,但中國人民卻被說服了:華為不代表國家,華為僅代表我們自身。
    但最終,每個人又通過對任正非的認同,融入了這個國家。//

  30. 还挺喜欢端发出这样的文章,给一些事件降降热度(非贬义)。我自己看完访问当时觉得任这么回应是挺聪明的,把华为拉出民族主义,民粹情绪的漩涡。当然看过的一些报道和受指责的技术"窃取"等问题让我对访问一部分内容也抱有怀疑和迷惑。看了这篇作者所写,大概我也被任正非的话术忽悠进去了…还需多思考吧。

  31. 跟有些占着理中客的高地,嘴上说着不站队,实则不问是非不问事实,只顾自己利益就好的中国人何其相似

  32. 用于抒发感想的篇幅太大,可供读者了解的事实太少,这也能算深度吗?还请编辑严格把关啊。

  33. 言行二分,华为乃至政府捆绑民族主义的时候,获利可是照单全收

  34. 美国人教会我们,技术原来是有国界的。

  35. 很形象精准的分析。任正非的红脸与白脸戏唱的是越来越圆融,他吃透了看客们的心理,太知道他们喜欢听什么了。

  36. 非常准确,华为大打自主和民族牌的时候怎么不说技术是世界的?毛泽东1945年招待美国代表团的技术,果然屡试不爽。

  37. 21世纪的奴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