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港府《逃犯條例》近日通過二讀,表示將修訂《逃犯條例》,建議「特別移交安排」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其他部分」。前香港銅鑼灣書店創辦人林榮基擔心不能再保障港人安全,於25日離開香港,抵達台灣,成為因為《逃犯條例》逃離香港、公開且受矚目的第一人。林榮基以商務事由,申請來台與雇主商談工作事宜,依法可在台停留一個月。不過,林榮基因較晚拿到簽證,留台只剩20天效期,希望快點打一份工,留在台灣。我們在他抵台後的26個小時,和他聊聊過去、未來,到達台灣的這一天,以及這時想起的:在寧波被監視居住的日子。
林榮基終於把鴨舌帽拿下來了。
「你看這帽子,很貴的,上面印著聯合國的logo,結果很糟糕的是打開之後裏面寫:Made in China。」其實,在銅鑼灣書店事件發生之前,他上街不常戴帽子,「台灣這邊,不是也有什麼愛國同心會嗎?有一些人亂搞的,我也要小心啊。」他很快又把帽子戴回去,帽簷壓得低低。
他又從口袋掏出皺巴巴的口罩,捏在手心猛搓。銅鑼灣書店事件後,回到香港的林榮基,出門習慣遮掩自己的面孔,25日離港時亦把自己裹緊。林榮基很忙,來台灣希望「打一份工」、重開銅鑼灣書店的他,忙著與朋友、投資人見面,手機被媒體打爆,打開螢幕,滿滿一排未接來電。《端傳媒》和他約在露天酒吧碰面,他挑了個最暗的角落,酒吧人員示意往人潮較多、燈光微亮的方向移動,他把包包往地上一放:「不要再過去了。」

包包很重,裡面裝著菸和書,他掏出一本快被翻爛的《中午的黑暗》,描寫談蘇共1930的黨內大清洗,另一本是剛在台北購入的《黃仁宇的大歷史觀》。跟著他到台灣的,還有《中國金融史3000年》、《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中國土地制度史》、《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中國文化冷風景》、《興盛與危機》等書冊,都是舊書。他到訪台北好多次了,酒單都不用翻,開口就要喝台灣啤酒,一邊抽菸,一邊問,「如果在這旁邊的高樓開家書店,你們會來嗎?」他又駐足西門町廣場,拿出手機,對著夜裡翻筋斗的街舞少年錄影,「他們是為了興趣做表演嗎?還是為了賺錢?我擔心,會不會有人不讓他搞(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