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元西,回應《巴黎聖母院大火現場:「我希望這個孩子還能看看它最後的樣子」》
除了在人類文化遺產與歷史、藝術價值層面的類比,我實在想不通為何有人竟會將火燒巴黎聖母院與火燒圓明園聯繫起來。兩件事在本質上完全是天差地別。
至於一些較極端的網民言論……我認為國內長期存在嚴重缺陷的近代史教育難脱干係。這種教育片面而膚淺,並且藴含着極為狹隘的歷史觀,把本應深度探討的文明衝突簡單粗暴地歸納一個因果,太多人理所當然地將其接受並內化於心。甚而,這種歷史觀與主流政治話語高度配合,其影響範圍早已越出歷史課堂,可以說在各種形式的宣傳中無處不在。而由於整體的社會氛圍,願意並且真正有能力、有渠道去深入了解那段歷史的人便鳳毛麟角,淹沒在流俗淺見的汪洋大海之中。
我相信巴黎聖母院是可以完成修復,但假如把毀於此次火災中的建築視為「原作」,那麼修復後的聖母院也將不再具有從前的「靈韻」(本雅明語),只能供人觀摩遙想往日盛景。這是最令人惋惜之處。
2. rhrm,回應圓桌話題《有網民以圓明園大火對比聖母院火災,兩者有可比性嗎?你如何看?》
種種荒唐的評論就是中國扭曲的歷史教育造就出來的怪胎。中國近現代史教科書與其說是一部歷史書,不如說是一本思想政治書,歷史教育的廣闊意義基本被局限在了塑造國族認同感,強化愛國主義的狹小範圍內。塑造內部凝聚力的最好手段,從來就是對外敵的仇恨,因此,教科書中的西方國家,全是貪得無厭的強盜,中國則是全然無辜的受害者,看不到中國自己的愚昧與野蠻,看不到西方國家對中國發展的直接幫助和間接貢獻,也基本看不到百年來特別是二戰後世界各國朝和平發展,交流合作方向取得的巨大進步。稍加操弄,很容易就變成一本仇恨教科書。
而對於相當多的普通人來說,這麼一本教科書就是他們了解近現代史的唯一渠道。於是,他們眼裏只看到國籍、民族,相信今天的世界依然是一個叢林社會,對外界充滿敵視,不考慮善惡是非,更無法體會作為人類共同體的文明與共情。這樣的人群,就是法西斯或者義和團滋生的土壤。
2002年,以火燒圓明園為主題之一,袁偉時教授發表了《現代化與中國的歷史教科書問題》一文,深深震撼了還是中學生的我,也引發了一場風波。誰能想,轉眼十多年過去了,不但教科書沒有改變,如今的中學生,連這樣直言不諱的批判也都看不到了。
3. 苟利國家,回應圓桌話題《有網民以圓明園大火對比聖母院火災,兩者有可比性嗎?你如何看?》
文革期間被損毀的古蹟列表,包括黃帝陵,圓明園,頤和園,白馬寺,扎什倫布寺,曲阜孔廟,大昭寺,右軍祠,嶽王廟。有些人根本沒有對美的認知,只有「你的」和「我的」的偏見。他要是回到英法聯軍進北京的那個時代,他一定是那些跟着進去搶東西的百姓,無他,只因在他眼中這些東西不是他的。在文革的時代,這種人也一定是去打砸古蹟的紅衞兵,原因也無他,只因這些古蹟在他眼中不是美,而是不屬於他的東西。
4. YesJV,回應《996工作制:東亞式工作倫理,面對互聯網時代拐點》
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996與965所形成的經濟效益已經差距很小了,二者工作成果不會有太多實質性的區別,反而可能還會因員工精力受損,降低原有工作效率。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即企業主張996的真實目的在於逼迫員工自行辭職,而免於辭退補償,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經濟不振的事實。
享受紅利的時期一去不再復返,這不僅限於網絡科技行業,諸如地產業、製造業、零售業等等都面臨同一困局。中底層員工原來可以乖乖閉嘴,那是因為有付出會有明顯的回報增加,但如今即使有付出卻不會再有與以前一樣的回報或回報預期。鬥志是建立在期望之上的,二者倘若不成正比,那關係只能解體。
任何社會體系的穩定無外呼達成兩個因素,第一即存在,第二即發展。對於眾多碼農一類的人群而言,就是不會失業(存有價值)與薪酬或崗位有上升空間(發展預期),但現在看來第二個因素已經面臨瓶頸,穩定的前提已出現動搖,碼農階層集體聲討996就是問題的表現。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未來,這樣看似偶然的抗爭現象出現頻率也許會愈發頻繁,996也只是碼農階層瞄準的諸多靶心中的其中一個罷了。
5. WillowTing,回應圓桌話題《台灣教師法修訂,評審委員會組成受爭議,「不適任教師」應由誰決定?》
現行機制中,台灣不適任教師確實很難受到制裁。認識台北某校的教師多次對學生執行體罰,到了教評會都依靠關係好的教師會會長壓下來,就算校長也為了校譽或是怕得罪整個教師會而不敢輕易動老師。大多數學生不是選擇忍氣吞聲就是隻能轉學。
但是教師不同於一般行業職員具有明確的KPI或是績效,許多教育理想的實踐要放長遠來看,並不一定在現階段就能廣為家長學生所接受,因此如果對於教師開罰或解聘如果權力過度傾斜到家長學生,其實不利於有理想的教師施展。例如背離傳統的教學方式或是性平觀點的傳播等,很可能容易被不同觀點的家長學生投訴不適任,長久下來教師風氣就只願明哲保身。
我認為不適任教師的法規應針對明確具體的行為進行規範,例如禁止體罰,教師曠職,禁止散布仇恨言論等,同時要有具體措施保護舉報學生的安全與權益(例如轉班)。但同時要限制家長的權限,對於不同教育理念的教師能夠予以包容,否則最後可能演變成教師為求自保,寧可萬事撒手不管或一味討好學生失去教育原則。
更理想的制度應該同時學習新加坡引入教師評鑑分級,教學成效優異的教師予以升級加薪,如此有賞有罰才能成為教師積極成長的動力,並抑制教學現場眾多渾水摸魚的老屁股。
6. micks、冰山中的烈火,回應圓桌話題《計程車隱私、名人私德審判......在「許志安事件」的熱話中,你看到了什麼?》
micks:事實上,文章討論的前提,將事件和中心人物定義在「非公眾領域」中,本身就偏離現實。要知道,任何人在社會中都有其「私人」屬性,和不同等級的「公共」屬性。畢竟,人是社會動物,不同的身分在社會上扮演不同層次的公共角色。
家長在家庭是公共角色,言行舉止要對後代負責,對親友維繫關係。教師在班級中具有公共屬性,稱之為為人師表。警察在上班時有公共屬性,至少不能在市民面前「疊馬仔」。之所以香港社會對警隊印像變差,是因為在多次在多次重大社會事件中執行公職時,有宣洩「私人情緒」的嫌疑。而對於越是接近公共領域的社會角色時,群眾對其道德要求越高是普遍的社會現狀。
當然,和明確的公職不同,在娛樂圈中「私人」和「公共」角色沒有明顯的分界線。所以在全世界中都普遍存在兩極化的爭論。圈中人士是「公眾人物」或是「普羅大眾」?
以「公眾人物」的角度來認知明星,其私生活不檢點被群眾和娛樂記者作為話題正常不過。以「普羅大眾」來看待他,這些外人對事件當事人的言論在道德上並不能接受。所以,長久以來,都有這類爭論。和當時人親近的人自然對狗仔隊和八卦群眾不滿,因為確實對當事人造成困擾。
但對於一般群眾,「許志安」不單單是作為一個人——有血有肉的有機個體,同時也是其本人長久以來在公眾視線中樹立的品牌形象——一個不具有實體的死物。從這個角度,娛記群眾討論的是「許志安」這個品牌的設定崩潰,是試圖利用這個形象破滅的事件作利益最大化。換而言之,從這個角度討論,只是商業競爭。
當然,如果許志安當初建立的公眾形象是「花心,分流,不安於室」,那麼這個商業「競爭」就會變成「商業合作」,用醜聞來建立知名度。這是娛樂圈中常出現的情況。更廣泛地說,政壇也是一樣。最大的例子就是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就是流氓,語文水平小學程度但卻成果喚起美國。
如果媒體報導的是他風流成性,出軌,恐怕他的支持者會說:「That』s my man.」他自己可能會說:「what can I say,l am undeniably attractive.」Paparazzi 對也不會對其家人造成太大的困擾,因為當事人並不以此為羞恥,其親友也不會為其感到困擾。要麼反應是:「這很合理」要麼就是:「fuck this son of xx」,不會左右為難,感到羞恥,也沒有需要去謹慎回答媒體的「誘導性」問題。
建立正面形象與社會互動,建立正面形象從影視業廣告這類面向整個香港社會的公眾的行業獲利的是他,衰鹹濕的也是他。只能說:「食得鹹魚抵得渴。」公眾人物維護自己的形象品牌是職責,狗仔隊將事件盡量法大來搞也是職責。
律師有義務對其客戶的罪行保密,稱之為職業道德,職業倫理。禍不及家人,首先要討論的是禍從何來。同樣的事件發生在不同人設身上,對家人的影響的不同的。家人為難,是由於人和人設出現矛盾,而焦慮不安從來都是來源於未知以及認知和現實出現偏差。
如果以達爾文主義作為基礎,假設我們的祖先對自然和社群的認知和現實情境不一樣,那麼它由於不能對現實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而作出適合的反應時就會死翹翹。為了延續種群,我們動物祖先經歷長期自然選擇後,存留與自然中,就是因為發展出「焦慮不安」這一情緒體驗,在有機體認知和現實產生偏差是激發應急反應,產生避開來自外界危險動物動機。
如果做一個模型,因該是:外界訊息和個體認理解有差異->產生不安,焦慮的情緒-》促使個體逃離危險情境。換而言之,令醜聞當事人的身邊人感到困擾的,不是狗仔的追問,而是這種突如其來的「認知失調」。那麼對狗仔和八卦的底線就不是以行業或者社會對一般人的一貫默認程度能夠衡量的或規定的,只能casebycase.
誇張地說,同最高法院對案件釋法的效果是差不多的。每一次事件到最後都會或多或少改變社會對類似事件以及相關觀唸的內部闡釋「interpretion」。
所以,也可以說,在事件中每個立場都在最大化自己利益。但傷害源頭來自「出軌」事件本身而不是說「狗仔」的曝光和追問。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有加重涉及事件人士的心理負擔。
這裏或許就要引出「道德」是怎麼形成這一巨大的話題,我就不想細說。
但要否定的是:由於狗仔一慣「法大來搞」的姿態,加大了公眾人物對破壞道德的行為感到的羞恥和成本,減少類似事件的發生。而公眾人物在社會上表現得具有道德,也是維繫社會道德水平的因素之一。對受深受娛樂文化影響的後代也有積極的作用。同時,由於有「模範」,也促進公眾自身的守約行為以及對愛情三要素之一的「承諾」有信心和期待。
所以,加重當時人的羞恥心和令其付出更多代價,儘管是以加大當時人親人困擾這一間接的手段達成的,事實上卻具有正面的社會效益。
當然,這種施加間接壓力的手段雖然在社會上比比皆是,在這個事件上有其「正面的社會作用」,但不可否認也會促進其他方面的問題。
解決的方法恐怕是要持續地在社會上進行深入的討論,從社會倫理,心理,司法,道德各方面探討。而這需要「不反智」的社會,現在華人社會,香港都有對專業知識「不論是社會,經濟,理工」的輕蔑,這些人恐怕是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冰山中的烈火:@micks: 我是覺得,這個問題的一個關鍵是,究竟如何看待婚外的各種交往行為,這個當然和整個道德、公共秩序的定義有關。
在東方社會,這樣的事會受到更多譴責,畢竟傳統儒家文化影響很大。那麼就要探討傳統文化、現代公序良俗本身是否合理、需要修正。包括對下一代的教育、倫理道德,究竟應該制定怎樣的標準或者引導傾向。
如果大環境改變、文化思想風貌變化,對於這種事的看法也是會有根本轉折。
在這一點上,我倒是感覺大陸人對於藝人的這些行為比較開放態度(當然不包括王寶強馬蓉宋喆那種事),港台新反而要更傳統一些
micks:@冰山中的烈火: 講的寬泛一些,其實出軌最核心的問題在於「違背承諾」。
出軌,畢竟設計一個極大極模糊的概念,愛情。如果一味對不忠於情感來探討,只能是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個情感上的糾葛是完全的私人領域,所以不做討論。
內地對娛樂圈中人的婚外行為相對開放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個什麼環境。不客氣的說,就是個shitpool。談論他們的節操問題完全冇無意義。
不僅僅是和情感相關的節操,news to chinese ,絕大多數地區的影視文娛行業中,無論是演員,歌手,導演,編劇,台前幕後,都在不同程度上避免做一件事:通過面向全體群眾的媒體渠道向受眾餵屎。他們大部分是合格的,而國內是顛倒的。此外逃漏税,違規造勢,通過媒體和金融手段空手套白狼,洗錢走資,你就知道這國內個這個行業就是淤泥。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有但不多。那麼我們對其期待基本沒有,哪當然寬鬆。
這不是儒家問題,全世界都有對忠於情感的期待。
冰山中的烈火:@micks: 你說的有道理。尤其中國大陸如今這個環境,的確無法要求太高。
但我個人作為進步主義者,我不認為婚外情是違反社會契約、家庭契約。這也是一種個人自由,如果感情因此不和,可以離婚嘛
micks:@冰山中的烈火: 愛情是沒有明確契約,有的是心意上的承諾。但是婚姻就是契約,也是社會契約的一種。如果是情感上無法維繫婚姻,說明白,離婚就可以了。但是在婚內出軌,除非當事人雙方都有足夠的前提認知和新協議。如果沒有,就變成a不愛b,或者不只愛b,但b只愛a。
這種雙方行為和認知,以及情感不對等很難想像有好的結果。這不是僅僅是渣男女一個標籤,在受欺瞞以及情感處於劣勢的一方受到得傷害是確實存在的。
所以,無論是婚姻和愛情,都是有契約成分的,是社會契約的一部分。
我這裏指的契約是廣泛定義的社會契約,不僅僅是黑紙白紙的合約和文件,而是廣泛處於社會中的契約。比如不亂穿馬路,比如不侵害自己施以援手的人等等。
當然,那些只是一起尋開心,排解寂寞,或是湊合著過日子種種不同情況的兩性關係本身當事人對情感上的忠誠期待就低,對方沒有什麼歸屬感,那就不是一件事了。而上述情況,絕對不是什麼「先進」的觀念,僅僅是一種選擇。只要雙方都是以低限度的前提來對待雙方關係,好聚好散,都喜歡「法式」兩性關係,那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有一方有意塑造出具有真正情感維繫,具有相互歸屬以及承諾的情感,但本身只是將其看做一段隨意的兩性關係,就是有企圖的欺騙。我這裏就不在人格上指責什麼了,畢竟不是什麼道德標竿。
但是,無論什麼情況都好,是隨性,開放,「進步」;還是認真期待,「保守」。雙方認知的前提都要一致。要知道,無論什麼情況,如果處於一段感情中,你的對面站著的不是花花草草,不是物件,而是人。
這也引出了更廣泛非問題,一個社會有沒有人權一意識。不再在情感範圍而是在更廣的範圍中談論:「有沒有把人當人看」這個就大家自己要感受了。
7. Fai,回應圓桌話題《計程車隱私、名人私德審判......在「許志安事件」的熱話中,你看到了什麼?》
夠拍成《我們與惡的距離》第二季。
看到有朋友說明星幫忙維繫社會道德水平,倒是個新奇的說法。雖然我覺得片面。明星並不幫忙維繫社會道德水平,他們都是弄潮兒,既是衞士也是潛在的black sheep。明星的魅惑不是來自他們守規矩,而是他們很有可能不守規矩,是那個黑白切換才是所有狗仔八卦的真諦。看見有評論說這件事破壞社會對婚姻的看法,我真是真是笑開了。我們其實都在等他破壞婚姻這東西。
8. 大吟釀,回應圓桌話題《「Leica六四宣傳片」觸動中國審查和封殺,在審查時代下,歷史該如何留存?》
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讀完預科之後卻選擇在內地讀大學。我對六四事件是有點印象的,畢竟當年電視上的坦克、父母六四都穿了黑衫去遊行,這些對未上小學的我實在太衝擊了,到現在還記得。
在2008年,當年的暑假我選擇了去河南做出土文物整理。有一晚,研究生的學長叫全部本科生去男宿晚上一起看電影,結果就是關於六四的紀錄片。那刻我也很意外為什麼學長會有這些,學長只是說這片是上一代一直傳下來的。當然,在場所有人不一定認同學生的行為,有些甚至可能認為是外國在背後搞事,但在場其他內地學生還是對這事很衝擊(印象中,當時大家看完片後,都是一片沉寂)。我也希望這段片今時今日還有在後輩之間一直傳承下去。
9. dontletmego,回應圓桌話題《「Leica六四宣傳片」觸動中國審查和封殺,在審查時代下,歷史該如何留存?》
我遭遇的噤聲莫過於當時在北京工作的父親如今絕口不提當時發生的事情,他亦反對我參與任何學生自發組織的行動。審查不僅隱藏歷史,帶來的恐懼也馴化他的子民。
10. 鹹魚姬,回應圓桌話題《「Leica六四宣傳片」觸動中國審查和封殺,在審查時代下,歷史該如何留存?》
對於90年後出生的牆內人而言,知道那個名字不能說的事件是在大學教授的片言隻語裡,而就這樣教授們也許還要冒著被舉報的風險。牆內本科學歷人口佔比不足10%,這個名字不能說的事件相當於不存在的事件。
也許有人會說,網絡發達,學校沒有說,不等於知道的人不足10%。然而,在炸號、刪博成為日常的牆內網絡裡,這個名字不能說的事件又能被多少人了解到,能上網的又有多少人?不知道這個事件的名字,就不會有人想到去了解這個事件本身。
在知道六四的當代牆內青年中,除了支持者,還有很大一部分只是冷淡地說「不作不死」,更有公務員家庭出身的人很明確地說:「我覺得劉曉波是有私心的。」
到了10後的孩子,他們的成長環境是學習強國,是小學已經在看如何防備身邊「間諜」的安全教育。這個名字不能說的事件還會被傳承下去嗎?他們即使知道這個事件,又會怎麼說?
知道這件事,讓我對未來更加悲觀。「螳臂當車」這種調侃不夠尊重,卻又是鮮血淋漓的現實。如果有一天牆內終於能夠公開說這個事件的名字,那麼可能是在人們都用鄙夷的表情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
我們容易想像自己善良純真,不容易想像別人善良純真。
@Fai 也不能这么说吧。道德范式不一样。小粉红觉得自己也很善良。
還有純真。
現在的中國甚至很難想像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