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杜卿:複雜多元的黃馬甲運動,折射「馬克龍主義」的失敗

馬克龍的話語充斥着管理學特別是人力資源術語,完全是透過一種經濟理性去看待世界的方式。而黃馬甲們所拒斥的,正是這樣以效率回報等為中心的冰冷理性的世界觀。

2019年4月6日,巴黎舉行連續第21週的黃馬甲運動,示威者被反映在一個球形雕塑中。

2019年4月6日,巴黎舉行連續第21週的黃馬甲運動,示威者被反映在一個球形雕塑中。攝:Anne-Christine Poujoulat/AFP/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9-04-08

#馬克龍#黃背心運動#法國#杜卿#評論

自去年11月以來,法國的「黃馬甲」運動持續已近五個月,幾經起伏後終於式微(4月6日第21輪示威全法僅有兩萬餘人),但仍無休止跡象,法國持續向世界展示着社會的巨大瘡口。從最初的燃油税議題,逐步擴張到税收與社會的不公正,乃至現政府的合法性缺失......從購買力問題一直到制度危機,從未有人意料到黃馬甲會延燒至這般程度。

抗議增税和生活成本提高的社會運動,雖在法國歷史上屢見不鮮,但黃馬甲不受地緣邏輯限制的離散模式、在社交網絡上自發形成的動員方式、缺乏明確綱領與領導者、沒有中介、且示威者無法被歸類為某一種政治或社會範疇的異質構成,使得它成為一場前所未聞的「人民抗爭」。面對這一揭示法國社會深層本質的大事件,我們無疑有「理解的義務」。

應當說,黃馬甲運動首先是一種人民的在場和主體化,是抽象民意的實體化回歸。黃馬甲運動其本質上的異質性,拒絕任何簡單的二分法分析;而其異質性反映出來的,則是法國當今極度複雜與多元化的社會裂痕,而以同質性為特徵的「馬克龍(馬克宏)主義」對這一複雜性的無視,正是它的失敗之處。

2019年3月30日,第21週的黃馬甲運動,圖盧茲的防暴警察使用催淚彈和水槍驅散示威者。
2019年3月30日,第21週的黃馬甲運動,圖盧茲的防暴警察使用催淚彈和水槍驅散示威者。攝:Alain Pitto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黃馬甲」究竟是誰?

自黃馬甲運動出人意料地爆發以來,其混雜的構成便一直困擾評論者。黃馬甲們究竟是誰?運動甫一開始,便有學者團隊前往個別示威現場進行調查,但其研究都因取樣過少等問題飽受質疑。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