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中國敘事在西方: 站在閉環外喊話的人

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敘事,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與美國敘事這個閉環交集甚少。

電影《懸絲4》 劇照。

電影《懸絲4》 劇照。圖: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王門門 發自舊金山

刊登於 2018-12-20

#文化輸出#王門門

編者按:吳亦凡粉絲美國刷榜事件已經過去了許久,但是中國明星試圖進軍美國演藝界的嘗試向來有之。在「對外輸出」的過程中,他們在輸出的到底是什麼?為何「輸出」本身並不意味著「成功」?美國演藝圈、藝術圈,乃至電影、文學圈,是一個能輕易接收外界刺激的圈子嗎?那些被接納與不被接納的人,得到、失去與貢獻的、被認可的,又是什麼?本文由工作和生活在美國的中國藝術家王門門撰寫,她與讀者分享作為藝術家在美國的觀察與體驗。

每年,每月,每天,都有一些西方之外的藝術家、創作者、流量明星試圖受到西方市場認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他們向這個閉環裏投擲着一樣樣他們所珍視的東西:天賦、勤懇、本土市場和資本、本土粉絲的忠誠度、商業轉化潛力。但他們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是:是甘於、止於輸出文化景觀和文化體驗,還是更有野心一些,輸出文化敘事。但選擇後者意味着承擔更多風險,也更易受到冷落。

1.

1994年,美國藝術家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完成了《懸絲4》的拍攝。這是《懸絲》五部曲中的第一部。八年之後,藝評人喬納森·喬斯為《衞報》撰文,將《懸絲》系列譽為「繼1929年的《一條安達魯狗》後,首部真正偉大的藝術電影」(註1);這一從誕生之日起就飽受爭議的作品,從此成了藝術史上繞不開的一章。

次年,《懸絲4》在歐洲和北美等地展映。此時,年僅28歲的馬修·巴尼已經參加過卡塞爾文獻展、威尼斯雙年展和兩屆惠特尼雙年展,上升勢頭之疾,一時無人能及。如果說在《懸絲4》之前,尚有一些評論家認為,這顆劃破紐約夜空的藝術新星只是亦步亦趨地跟在克里斯·伯頓(Chris Burden)和維託·阿肯錫(Vito Acconci)等人身後,那麼《懸絲4》之後,雖然厭惡他作品的人立刻提出了新的批評,但也同時開始承認:巴尼建造了一個起碼在美學上高度自恰的體系。

然而這種自恰卻不僅限於美學上。

《懸絲4》,像它之後的四部一樣,無論在空間上還是敘事上,都包含着一個閉環結構:它開始於、也結束於一座眺望着愛爾蘭海的白色建築中,攝於地處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之間的馬恩島 (Isle of Man) 上。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