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金庸逝世

為什麼你愛讀金庸:離散華人對共產中國文化大破壞的抒情回應

在華文教育瀕危的歷史背景裏,尤其是對散居華人而言,金庸的武俠文化中國,或許更容易作為一種「替代的滿足」?

2018年10月30日,《明報》創辦人、著名作家查良鏞(又名金庸)逝世,享年94歲。圖為10月31日,書店擺放著金庸的大幅圖片和「懷念金庸 再見江湖」的文字及15部武俠鉅著,不時有市民駐足翻閲、拍照。

2018年10月30日,《明報》創辦人、著名作家查良鏞(又名金庸)逝世,享年94歲。圖為10月31日,書店擺放著金庸的大幅圖片和「懷念金庸 再見江湖」的文字及15部武俠鉅著,不時有市民駐足翻閲、拍照。攝:Imagine China

特約作者 黃錦樹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8-11-05

#金庸逝世#金庸

二十世纪以來,能讀中文的海外華人,彷彿都欠金庸一份情。十四部武俠小說構築的江湖,滋養著不知多少華人心中的神州原鄉,文化中國。雖然近代發明的中國文學史一向嚴格區分雅俗,但金庸可算是極少數得到多位海內外重要學者承認的武俠小說家(從夏濟安、陳世驤,到陳平原、嚴家炎等)。雖然有不少被文學經典孵育著長大的朋友,一直對武俠小說頗不以為然;但我想,有朝一日,它在那常被意識型態烏雲籠罩的現代文學史裏佔有完整的一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古老文化氣息:金庸的節制與保守

能把一種一般被認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類、類型小說提升至雅俗共享,而風靡海內外,獨霸江湖一甲子,才華之外還需學養、閱歷、器識、時機。金庸顯赫的家世、書香門第(海寧查家,徐志摩的表弟,詩人譯家穆旦的堂弟)、報人的身份,流亡的背景,憂世之心等等,都脫離不了干係。

淺白流暢的白話文,設置的閱讀門檻並不高(華語小學三年級左右),有能力讀華文報的就能看懂。功能上,比難免有地域色彩的現代文學作品更接近「文學的華語」(微調胡適之「文學的國語」、「國語的文學」之說)。這些作品原本即為讀者的閱讀樂趣而寫,以情節為主,言情推理奇幻諸類型無所不包,令人容易入戲。

常被學院讀者詬病的那些類型程式,對武俠的愛好者而言,反而是個穩定的期待域――那承擔著血海深仇、身世堪憐的孩子一定會遇到武林高人(即便是高人的遺骸枯骨,也能發揮功能――至少留下武功秘笈),讓他快速成長為絕世高手;如果是主角,即便墜崖也不會摔得稀巴爛,自有高人異獸承接;危難總會被解救,因為俠客奇人無所不在;奇遇、巧合時時有,因為「無巧不成書」;冤仇總會得到昭雪,壞人總會有惡報,當時候到了。因生果,果生因;事出必有因,因必有果。從這角度來看,它很接近童話。童話裏的森林沒有真正的恐怖,大野狼的壞總是帶著點憨呆。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