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十論:拋開理想世界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圖:端傳媒設計部

端傳媒社群組

刊登於 2018-07-22

#讀者十論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yanggubv,回應《李宇森:香港法治的最大迷思──少談自治高舉法治,可能嗎?》

最近看英國歷史,感受最多的是他們的實用主義。英國的普通法沒有提綱挈領的憲法做基礎,大憲章是從限制國王的權力開始的,一步步在需要的時候通過具體案例和判罰樹立規則。很多當時不可想像的事情,隨着時間過去而變成現實。

英國樹立了法治的原則,但這個原則是在樹立後由學者總結出來的。在樹立前和樹立時,強調的不是平等,也不是自治,而只是一部分新貴族要求分享國王和老貴族的統治權力。成功之後,又有新的利益集團比如工會的加入,不斷地分權。知道二戰時期,才將公民權利推行至包括女性等所有人。

香港為什麼要搞清楚法治和自治的關係?這是一個急需要保持現狀,不要去揭開的地方,揭開了,中國政府就無法再模糊處理了。難道為了自治,就要犧牲香港現在的一切嗎?是為了分清輕重緩急,告訴大家自治是必須的嗎?但是完全自治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情況下,是放棄嗎?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香港過去的繁榮發展,在於成功成為中國和西方的平衡點和結合部。過去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現在是作為中國國土上特殊的一部分。之前的自治是英國這個宗主國給的,現在是中國政府給的。如果回到過去,英國要收回自治權,香港也只能接受。如果現在,中國要把香港特別行政區撤銷,香港也只能接受。這正是現實世界。

香港人不需要空泛的理想世界,而需要如何在現實情況下儘量保持自身的狀態。用實用主義的精神來一點點改善,一分分爭取。不要被一些內地官員隨意的表態而刺激,隨之起舞。這才是香港發展之道。

2. Solina,回應《專訪政治學家高敬文:中國註定走向民主,但不要低估黨國體制適應能力》

個人比較悲觀,中國沒有啟蒙的歷史,自由的種子從未被播撒,中共很大程度上是五千年封建王朝的繼承者,在現代化的外衣背後,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習本人就是皇帝。

在這種條件下,不具備傳播現代政治的土壤,對政治不滿又有機會的很多人已經離開了,支持憲政民主的永遠是少數,因為他們不斷在流失。支持政府(中共)的佔社會多數。

喊口號洗腦雖然看起來蠢,但是非常有效,學校教育又從未培養過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試想,合格的現代公民從哪裏來?

其一,這屆政府利用18世紀末-19世紀初「國恥」與今對比來維護統治正當性,官媒不斷傳播國際主義話語,自我膨脹的中國有可能走上納粹德國之路,給本國和世界帶來災難性後果。

其二,黨國黨國,黨在國之上,維護紅色江山永不變色與最普通公民的富足和尊嚴比,孰輕孰重?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即使像朝鮮這般貧困,其統治者生活水平是不受影響的。

2013年王岐山曾會見福山,會議記錄裡一段讓我印象頗深,他講,美國這個國家很會挑時機,國家先發展,過了百年後再把黑人拿進來,近幾十年又把女人拿進來,讀來讓我毛骨悚然,他絲毫不顧及歷史背景,不把人當人,公民個人的 suffering 他絲毫不在乎,追求「國家整體」的強大。

千萬不要心存幻想,把未來寄託於執政黨的「道德水平」之上,never live under kindness of a monster. 況且此處 kindness 要有個大大的問號。

3. 9_9OOps,回應圓桌話題《你同意「故宮台灣化」嗎?故宮博物院該擔當什麼角色?》

與其「故宮台灣化」,不如在現有藏品基礎上搞「故宮全球化」。

整個華語地區哪有一個如大英、盧浮宮一樣的館?確實,以我提出的兩個館為代表,這種全球化的館有不少都和往日的殖民主義相關,但一個國家博物館的經營又不在一時,少說也是得有未來五十年規劃的眼界,慢慢買慢慢擴充慢慢做研究,人會死但館會留下來,這個過程又何嘗不形塑國家意識。

台灣根本就不缺錢,不過就是看錢是被誰搶走。萬年22K,長工時,低工資,各種陰濕技法剋扣工人福利,就算把這些錢不還之於民,而是拿來豐富館藏加強設施(還有少浪費少貪污賄賂),想要弄一個立足台灣的全球化故宮也沒那麼不可實現吧…… 整天就一畝三分地,特展就罐頭展覽(也許是吧?),有個比較自由的環境就指望一個暫時看起來有點空洞的「故宮台灣化」?

或者我等接觸到的實情還太有限,其實新院長的設想遠非那五個字可以涵蓋…… 另外,故宮最近在社交媒體的ID (以FB為例)超級善於賣萌,好活躍,故宮推出的主子(當然是貓)月曆也很有趣,最起碼在文創這塊,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真希望那些媒體小編的工資和福利都很體面啊。(然而可能嗎,哼。)

至於年輕化行銷……能先把館內的「旅行團觀賞颱風化」遏制一下嗎?

4. 恆久一心,回應圓桌話題《你同意「故宮台灣化」嗎?故宮博物院該擔當什麼角色?》

台灣故宮博物院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本來在名稱上就有所區分,兩者身處地域也不同,藏品不同,運營方式也不同,台灣故宮博物院當然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希望讓台北故宮融入台灣文化和生活那就去做,使用「台灣化」這樣的簡單粗暴且帶有爭議性的口號欠妥。此外,陳在發言中一邊強調跟國家意識無關,一般又說博物館是國家的共同體,文化可以形塑人們的世界觀、對民主共同體的看法,感覺有點前後矛盾,讓人難以相信「故宮是台灣的」這一概念中不包含國家意識。

5. 大員乃一國,回應圓桌話題《港府引《社團條例》禁制港獨政黨,是國家安全所需嗎?這是否有礙結社自由?》

讓人想起「武狀元蘇乞兒」的這段台詞:

皇上:「你丐幫弟子幾千萬,你一天不解散,叫朕怎麼安心?」

蘇乞兒:「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決定,而是由你決定的。」

皇上:「我?」

蘇乞兒:「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呢。」

中共和港府透過DQ及一連串動作來消滅他們的港獨勢力,殊不知就算香港民眾也極少人認為港獨會成功。

與其把心力花在消滅、打擊,不如好好探究為什麼從97回歸後,不曾出現在公眾視野的名詞,近年如此頻繁出現。

當年清帝國拚命剿所謂的四大寇,國民黨拚命剿所謂的共匪,結果越剿越多,最終匪沒剿完,寇沒清光,喊打喊殺的那個卻先倒下了。

「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支持什麼港獨呢。」

最後,幸好當初台灣有一群人,在當年威權體制下,仍勇於出面連署爭取,讓刑法一百條修正,所以今天我們可以看到主張統一統一促進黨、主張獨立的自由台灣黨各自互相爭辯、競選。

因為生命自己會找到出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越禁止它、阻絕它,它就像野火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6. BRN,回應圓桌話題《港府引《社團條例》禁制港獨政黨,是國家安全所需嗎?這是否有礙結社自由?》

「國家安全」在沒有法治,沒有權力制衡的國度裏就是最有彈性的變形蟲,權力中心想它變甚麼就甚麼,一旦看上了甚麼,任它多沒有理由多不合理,總能把你包圍。 甚麼言論結社集會自由,左一句國家安全,右一句大是大非,披一層「法治」的外衣,統統當作可有可無的奢侈品。中國在這種操作上可算世界前列,我想世界已經接受了中國北韓這種明目張膽卻又披上法治面具的威權體制,並將之當作文化的一部份吧。

國家即人民,沒有人民授權的政府,根本是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

7. Adam_S,回應圓桌話題《網絡作家Middle與張愛玲並列書展年度主題作家,被指不尊重文學,你認同嗎?》

各時代如果都有書展——

唐代:哎喲我去,現在怎麼居然有「詩人」這職業,你瞧瞧秦漢魏晉的文學,《離騷》多麼高雅悲壯,現代的文學簡直就是快餐啊!雖然小李子寫的《將進酒》我覺得還挺帶勁的......

宋代:完了完了,文學隕落了,人家唐朝的詩多麼的工整簡潔,現代的詞七七八八說了一堆,居然還得唱出來!《宋詞三百首》根本不配給《唐詩三百首》提鞋!

元明清:唐宋的光輝照瞎了我們,現代文學已經成了曲了,簡直靡靡之音。你看咱們皇上(乾隆),居然還敢寫詩,簡直打油的都不如!

民國:之前的叫文學,現代的叫做脱口秀記錄吧......都是大白話,沒有了文學的美…不說了,我去用《朝花夕拾》生火去了。

當代:《蛙》這東西都能得諾貝爾文學獎?世界虧欠了中國文學!

今天:據端傳媒報導,網絡作家作品與張愛玲同時出現在書展,被認為是對文學的不尊重。

(文學渣渣,僅以此腦洞故事用於嘲諷)

8. rhrm,回應《讀者來函:魚肉留學記》

整個故事確實有點可悲又有點可笑。

可悲的,GFW阻止了家長了解學校招生的真實信息;中介花言巧語誆騙顧客;中國嚴酷的教育體制逼人出逃。

可笑的,就是中國家長攀比性的價值觀。千年來中國教育就是為選拔官員服務的,不是為從「小民」成為「大人」,上學讀書就毫無意義。今天,上名校的目的換成了「成為商界精英社會名流」,但說白了,依然是成為「人上人」,能夠站在鄙視鏈的上層睥睨眾生。所以,擇校的時候輕視學校的特色,忽略個人的志趣,要的就是一個足夠高的排名,一個藤校的招牌,只要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上了高一名的學校,我就是比你更成功的那一個。

可是美國高校裏,大概沒什麼人會因為你的GPA高上0.1而高看你一眼,文中主人公也知道只會一件事會成為討人厭的nerd,可惜只是把社會實踐視為豐富簡歷的材料而已。擺脱不了單一的價值觀,即使入了海外名校,也終難以融入價值多元的自由社會。受了挫,索性自家人抱團,當起小粉紅,就是不少留學生現在幹的事情了。

9. RiceCat,回應《由劍橋生化博士到初創企業家,她要用AI推翻科學知識的高牆》

想法很好,不過如果就是靠找苦力打標籤來訓練的話,不可能跟谷歌搶這單生意的,因為這套方法論就是谷歌搞出來的。況且Steve這樣的苦力也不好找。

另外許多人可能不了解機器學習的這套方法論,每天只是聽媒體吹噓神經網絡、深度學習有多麼牛逼。我簡單從產業角度解釋一下,就是招一大幫兼價普工對着電腦打標籤,聽着好像還挺輕鬆,但如果我告訴你要滿足真正的需求,比如要每月至少標定12萬張圖,而每張圖也要耗費不少精力的時候,這件事情就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了。

那麼谷歌是怎麼解決這類問題的?很簡單,當你每天在使用谷歌產品的時候就是同時在幫他們做標定,谷歌不僅提供優秀的產品,同時產品本身也是一場偉大的眾包活動,所以他們才會發展出這套方法論,這簡直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我很難想像在同樣的方法下會有任何人能跟Google Scholar競爭。

不過技術歸技術,谷歌經常砍掉自己的產品,所以未來也不好說。

10. 牆奴,回應《早報:特朗普首次一對一會晤普京,會後維護俄方立場遭共和黨同僚痛批》

普京已經表態不再繼續連任,而只要他退下去,俄羅斯必將重新回歸歐美的文化和價值。所以現在緩和美俄關係並不是壞事。至於俄干涉美大選的問題,如果深究下去,不管事實如何,都會給川普總統之位的合法性帶來麻煩,因此任何處在這種立場上的人都只能選擇對此降温。當然,防範他國干涉本國政務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在這個無法維持封閉的時代,想要完全杜絕外界的影響是不可能的,就連朝鮮也做不到。那麼就美國大選來說,無論存在怎樣的外界干擾,最終投票的都是美國選民。所以只要選舉程序是透明的,選民心中又有數,那麼大選就沒什麼問題,選舉的結果自然也是合法的。只是現在的爭議點在於,美國選民是否心中有數?這個問題自然只能是美國選民說了算,其他人沒資格代表。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