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Lamwaai,回應《過去一年,他們犯下的罪叫做「祭奠劉曉波」》
你紀念,他們說你有罪,他們讓你恐懼,他們讓這個社會集體遺忘一個好人,以此掩蓋他們的罪行。彷彿不被紀念他們所做的一切「惡」就不存在了。害怕麼?挺害怕的。那還要紀念麼?要的。因為我已經不剩下什麼可以記住的了,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要遺忘了。
2. sagabrahma,回應圓桌話題《中山大學對張鵬處分通報未提「性騷擾」,中國離性騷擾防治還有多遠?》
自52年全國高校大調整之後,一切私立高校、教授治校、學生運動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了黨委領導一切。黨委代表着黨,代表着校園的最高權威和力量,豈容隨意挑戰和貶低?類似的騷擾也好造假也罷,維護了公義卻損害了威權,怎能指望校方主動檢討和攬責?要處理,可以,決定權在我不在你,這和其它眾多案件是一樣的,說白了還是權力缺乏制衡的結果。
當然有許多人還希望藉助媒體藉助輿論的力量爭取權益,然而這自下而上的倒逼竟和當年的革命如此相似。殊不知這往往帶來反效果。群眾運動起家的黨,自然深諳人民力量之巨大,何況是最具思想最為活躍同時還往往帶着衝動的學生?想把青春的火花傳揚四海嗎?細看多年來的大案,處理幾個普通下層倒還可以(如呼格案聶案),可但凡涉及群體利益,危及黨政內部的,又有幾個能至理至公妥善解決?學生的聲音就更是無從談起了。二十九年的聲音言猶在耳啊。
3. 紅菱,回應《愛慾錄:我在約會網站遇見最好的他,但他遇上的是最差的我》
我覺得Vera並不髒,文中也提到只是愛與被愛的經歷和正常人不同,我也是贊成的。愛情經歷不是千人一面,不可複製,都是獨一無二的。SA是一個以「經濟」換取「性」的平台,只是意味着在裏面得到「愛」的機率比較低,但並不是沒有絲毫「愛情」的地方。Vera從最開始只把Alvin當作金錢交易到開展一般男女關係的種種,已經證明瞭相愛彼此。
這裏的「錢」和「SA」都只不過充當一個愛情契機.這樣說的話就和我一個小青年在畫室看見一個長得漂亮而且畫畫好的小姑娘所吸引,通過畫畫等交流認識對方,發現對方是自己的type,並無太大差別。可能一般來說是「動機不純」,但客觀的講,都是因為某個原因認識對方,然後展開關係。「SA」和「畫室」,「金錢」和「畫」,「小青年」和「大叔」.無論是什麼樣的組合,愛都會出現。
那麼最後在相愛過程中的悲歡離合的和所遇見過一切,都會是我們成長的催生藥劑,成熟和沉穩,到最後成為無可代替的人生閲歷,我們都不同又盡是相同。但愛一直都在。
說了一大堆,我才發現自己仍然是單身汪OMG😂。最後,希望Vera健康快樂,向目標前進
4. alexcdong,回應《愛慾錄:我在約會網站遇見最好的他,但他遇上的是最差的我》
人總是傾向於高估自己的理性。
既然是出於自願,個人的選擇便無可指摘,只是在做決定時,很少人明白自己究竟要付出什麼代價。尤其在大家普遍認可女性身體自主的今天,自主選擇用以物化交易,成了許多人眼中的捷徑之一。
只是身體真的與其他商品一般可以被輕鬆買賣嗎?初看上去,面對必然隨時間而消逝的青春,與其自己在一段段感情中揮霍,倒不如拿去交換當下所缺乏的金錢與視野——那些一擲千金的成功人士附贈的光環是其他年輕人急難觸碰的。
人生是由一連串體驗構成的。在我看來,那些sugar baby的選擇,就像是在人生的畫布上把一片空白的區域交給了別人。儘管其他人可能畫技了得,儘管自己下筆也未必精彩,但是放棄之後就永遠失去體驗的可能。交易過後就永遠失去了毫無雜念地陷入一場愛戀的可能。畫布並沒有變髒,她只是失去了自己繪製出更美好圖案的可能。
5. silence2018,回應圓桌話題《加超連結要付費?歐盟新網上版權法惹爭議,它保護了創作,還是限制多樣性?》
版權保護立法能鼓勵生產者的積極性,但表現上近似「避免卸磨殺驢」而已。「不卸磨殺驢」為的是使原創者能夠生存並得到尊重。但思想產品一經產出就獨立於原創者個體而存在併發揮影響力。硬性保護本身不直接創造價值,自由傳播及其引發的二次創作即使侵權卻是有價值的。立法應該考量現時社會自發的對原創者的尊重、支持程度(可以說是道德水平),尋求既能保證原創者生存,又使其思想產品的影響力得到充分發揮的一個平衡點。過度的保護只會傷害全互聯網共同的價值。
這個法案就很不可理解。即使通過,想不出一個以新聞傳播為業的press有什麼理由會向超鏈接收費。那隻會促使自己在互聯網上失去聯結而成為孤島啊。
6. Fai,回應圓桌話題《「藏匿IKEA」成環球風潮,這是過分的惡作劇,還是寶貴人生體驗?》
「公」「私」不常能夠兼容共存找平衡,有時就是有你沒我,絕對衝突。如果靜靜渡過,這幾個人未必不能全身而退,無奈必以公共亮相來完成「私樂趣」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在這件事上就是自投羅網,把本來不能並存的東西硬攪到一起。但好玩的是,他們可能因此能到牢裏去過夜,也是種體驗。
7. 緋紅杏白,回應圓桌話題《個人資料是使用免費軟件的代價?LINE修改隱私權政策掀爭議,你怎麼看?》
會向他把自己內心表露無遺的露出叫知心友,會把部分私事告訴他的人叫可信賴依靠的人。
和Line 建立客戶關係時首要先同意和Line 交心並透露一切,然後再叫它忘記自己曾被強迫透露過的私隱,才能和它建立你需要的關係。那你不如先看一個女人的裸體才決定要不和她交個朋友罷了。有這麼一個勢利眼的朋友,要不得。
8. Gloria,回應《現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遺孀劉霞抵達柏林》
她自由了。為她感到高興,祝她從此開始新的人生。
但在看得見的喜悅與淚水背後,還有更多沒有被看見的人。
他們沒有國際聲譽、沒有外界關注、沒有力量支援。他們是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奔走、默默地為中國的人權事業奮鬥。然後默默地被打壓、默默地被消失、默默地將自己的生命拋入火焰。
他們是無法像這樣飛走的,他們是得不到幫助與餽贈的。唯黑暗驅之不散。
這只是屠刀下倏忽而過的一次放生,鐵刃終究是無常而無情。
聽啊,遙遠的天邊傳來隆隆的雷聲,那是被壓抑的吶喊和從未停止的抗爭啊。
9. rhrm,回應圓桌話題《若可以被聽到,你想對如今身在德國的劉霞說些什麼?》
劉霞枯槁的身體讓我想起了集中營的倖存者。追尋正義的重擔不應該再壓在她的肩頭,但我想,她會像許許多多集中營的倖存者一樣,將記錄作為餘生的使命,記錄泯滅人性的惡行,也記錄和曉波堅如磐石的愛情,與謊言和遺忘抗爭。這就是作為一個倖存者的尊嚴與責任 。
10. 牆奴,回應《杳三:新手見高手,雙普會面下的美俄關係》
今天的俄羅斯與過去的蘇聯不同,與美國並沒有在意識形態上的對立,而只有具體利益上的衝突。而具體的利益總是暫時的,因此俄美將來為共同的利益走在一起是必然的。而俄美的攜手合作,無論是對兩國,還是對全人類,都是利好的。
...
liberalism為國際社會的基石,從來都只是一些政客和所謂精英的一廂情願,國際社會一直都沒有這樣的共識,甚至至今還有幾十億的人口完全沒把這種價值當回事。有些人自大地認為,人們如果沒按他們定的價值觀行為,就一定是受到了誰的迷惑。
张伯伦当年估计也是这么说的,英德之间的和平对世界太重要了云云。把某些国家与之前声名狼藉的政权之间的不同当成是本质区别甚至是转变(向善的),这不是就像把纳粹德国与中古暴君相比,认为其具有长足进步一样么。这是概念混乱、张冠李戴,认为其“进步”其实也来源于其“邪恶”,实在荒唐。试图分析合理性的时候(这当然是必须的)过度发挥,变成了将这些现象“正义化”,认为“讲得通”就是“对”的。背后的动机仍是源于理中客式地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恒久的、不变的正义和正确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