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印尼導演Ismail Fahmi Lubis:我拍學生示威,也拍被禁止雜耍的猴子

當你問伊斯麥怎麼有辦法讓鏡頭如此靠近攝對象時,他會輕鬆地說:「這是花時間等到的。觀眾可能連 1% 的素材都沒看到。」

無論是《演猴論》或是《金曲達令》,伊斯麥的電影總在歡樂之中帶著幽微的感傷,不喜歡以嚴肅的方式述說故事的他,在歡快的樂音之下,其實包藏了發人深思的社會議題。

無論是《演猴論》或是《金曲達令》,伊斯麥的電影總在歡樂之中帶著幽微的感傷,不喜歡以嚴肅的方式述說故事的他,在歡快的樂音之下,其實包藏了發人深思的社會議題。攝:陳朗熹/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謝以萱 發自台北;口譯 吳俊;錄音整理 盧凡

刊登於 2018-05-28

#印尼電影

在今年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中,印尼導演伊斯麥.法米.盧比思(Ismail Fahmi LUBIS)先後有兩部紀錄片入選「東南亞真實之浪」焦點單元:一部是《演猴論》(Masked Monkey - the Evolution of Darwin's Theory,2014);另一部是《金曲達令》(Tarling Is Darling,2017)。

兩部影片皆聚焦在印尼庶民社會在現代化發展之下,那逐漸式微、邊緣化或被冠以污名的民藝活動——猴子雜耍與塔玲噹嘟音樂(Tarling Dangdut)。這兩種來自民間、與民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表演藝術,因著各地社會經濟結構的差異,折射出截然不同的印尼社會樣貌。而這兩種看似迥異的活動,彼此之間都有著「塔玲噹嘟」這一共同要素——這是一種蛻變自傳統噹嘟音樂,在北爪哇當地的音樂傳統基礎下,融入噹嘟樂隊的編制與展演方式。

養猴子的人也是猴子?

「我本身很喜歡音樂,音樂是很好玩的東西,不管在做什麼事情,它都可以陪著你。想要表達一件事情、一個情緒的時候,拿出音樂,它會自然展現出其意義。」談到《演猴論》和《金曲達令》這兩部電影中大量使用的音樂時伊斯麥回應道。音樂在電影中大篇幅的使用,成為導演伊斯麥作品的一大特色。雖然一開始,他對於這種快節奏、熱鬧吵雜、混雜著印度、馬來、阿拉伯音樂旋律和現代搖滾樂器的噹嘟音樂沒有太多好感,居住在雅加達市區的他,每天早上都會被揹著收音機逐家逐戶放音樂表演、收費的街頭藝人吵醒。

「我那時候很討厭這些演藝人員,他們身上的收音機都放得很大聲,而且每天一大早就來,非常吵雜。我都跟他們說,你們不要再來了,太擾人了。但他們隔天還是會再回來。後來我索性不理他們,聽著聽著,突然覺得這音樂頗有趣,歌詞很直白,旋律簡單很洗腦,聽久了其實滿好聽的。同時我也很好奇,為什麼這音樂可以讓猴子聽話表演,可以讓猴子騎摩托車、去市場,主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