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香港安老

高齡海嘯來襲香港,「虐老院」就是我們的未來居所嗎?

香港2030年將迎來高齡海嘯,未來30年,要新增458間公營安老院舍才能滿足需求。而受制於找地難題,目前每年最多新增3間,鴻溝已然難填。過去沒有規劃,如今缺地缺規管缺人手,「壽則多辱」的命運,香港人還能逃離嗎?

2018年,香港已經變成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佔⅙,高達122萬。圖為香港一棟商業大樓中的一家安老院。

2018年,香港已經變成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佔⅙,高達122萬。圖為香港一棟商業大樓中的一家安老院。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陳倩兒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3-09

#安老

令人沮喪的安老院服務質量,在香港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從1988年的鐵鏈鎖老人,到2015年劍橋護老院被曝光將數十個老人集體脫光光、在露天處洗澡,再到最近一段時間,春暉護老院被法院裁定疏忽照顧,導致癱瘓的58歲婦女感染敗血病而死亡——20多年來,黑暗安老院不時登上港媒頭條,也讓許多家庭陷入逃不開的難題:「要送老人去安老院嗎?那是安老院還是虐老院?」

假若研究得更細,更準確的描述其實是良莠不齊。這個城市依然提供著光亮寬敞、服務溫暖的安老院,然而,許多老人不是等不到,就是住不起。

香港目前有安老院700多家,提供七萬四千多個床位,分裂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運營體系:一邊是政府提供土地、基建和全額資助的「福利」,需排隊等候;另一邊,是商家自負盈虧的「生意」,野蠻生長,參差不齊,全港私營安老院目前有546間,佔所有院舍72%。多年以來,伴隨著穩步上升的老齡化,來不及等候資助安老院的老人大量湧向私人市場,但他們錢包乾癟,許多依靠政府救濟金生活,不少私人院舍則「看菜做飯」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