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我的2018奧斯卡賭盤

和朋友之間進行十幾年的賭盤,實則是每年一度的奧斯卡預測。
《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電影劇照。
2023 奧斯卡 影視 風物

每年二三月,我都喜歡拿奧斯卡賽果跟朋友打賭。參與的五六個人大多是我在電影學院讀研究生的同學。我們有的在北京上海,有的在芝加哥德州。這個盤竟然這樣持續了十年以上,總起來進賬不錯。今年我比較確定的項目比較多,在這裏和大家分享,或許可以談藝論道、「以賭會友」。

大家都知道奧斯卡獎是美國電影的年度報表,對我來說也是放置在世界電影行業頂峰的廣告牌。1994年的賽果那樣豐收——《Forrest Gump》(阿甘正傳)《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港譯:月黑高飛)《Pulp Fiction》(港譯:危險人物)都流傳下來成為新經典,香港報送的《霸王別姬》也是那一年的;2016年被我稱為災年,各個獎項都乏善可陳。今年世界電影成績還算不錯,提名的專業行當裏,都有拿得出手的表現。

最佳影片,我堅定地認為是《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港譯:廣告牌殺人事件)。《The Hollywood Reporter》記者 Ben Zauzmer 公認為是比較權威的得獎作品測算者,他今年認為這個獎項的頭號種子選手是《The Shape of Water》(港譯:忘形水)。要是它得到最佳影片獎,我就要賠慘了,我不太喜歡它,認為它不夠格,也得不到。

《忘形水》影調陰冷,但沒有黑色電影的那種精緻和高雅,在主題上,它也的確蘊含着一種人獸關係的超脫之氣,但以我看來,它稍微陰柔了些,故事走向也設計得老套。導演還設計了一個女主角表示人形水獸也能露出陽具的手勢,大概很得意,在我看卻平庸俗套。

《廣告牌殺人事件》呢,它是我喜歡的那種獨立電影路數,它的主人公身上頂着那麼一股子勁頭,故事裏頭有着一種我喜歡的懲惡的信念和信心。它的結局透出人情的溫暖和對邪惡的憎恨態度。這部影片裏兩個男主人公的設計就很有意思,Woody Harrelson 扮演的得癌症的警長看起來是男主角,其實他只是促進副警長行動的男二號。看這部片子總聯想到 Coen 兄弟的作品調子,那種處處走經典路數,但又處處有新意的設計。順便說一句,本片具有美國保守主義者會喜歡、會非常強調的那些內在價值觀。

《逃出絕命鎮》(Get Out)電影劇照。
《Get Out》電影劇照。

最佳影片提名裏還有《Get Out》(港譯:訪·嚇),這是一部挺不錯的恐怖片。就種族關係來說,它讓我們想起《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1967)那個故事也是講一個白人女孩帶了一個黑人男孩回家見父母。就替換身體的創意來說,它與1999年《Being John Malkovich》(港譯:玩謝麥高維治)有明顯的對話關係,大意都是琢磨一個人的靈魂進入他人的大腦去控制他人的視線和意志。但是,這部影片不可能獲得大獎!

我感覺,其中的白人形象有強烈的諷刺美國白左意味(注:對部分退步左派人士的網絡用語)。他們表面上都聲稱一直投票給奧巴馬,最喜歡的體育明星是老虎 Tiger Woods,也對黑人毫無歧視、毫無芥蒂,但骨子裏這些白人都是吞噬黑人靈魂、攫取黑人身體,把他們當奴隸的邪惡魔鬼。尤其是那個美麗的女主角,裝扮和臉色一變,冷酷凶狠之相頓顯。

《忘形水》(The Shape of Water) 電影劇照。
《忘形水》(The Shape of Water) 電影劇照。

Ben Zauzmer 測算的最佳導演也是《忘形水》(The Shape of Water)的 Guillermo del Toro。我不管,我憑自己喜好押寶在 Christopher Nolan 身上。《Dunkirk》的場面處理,演員表演都有導演處理的功勞,那個英國遊艇船長道森再次顯露其王牌演員的風範。更不用說,影片水上、陸地、空中三條不同長度的時間線被精巧組接成複雜的交響樂一般的敘事織體,Nolan 導演獲獎才算是奧斯卡評委們有眼光。

《至暗時刻》(DARKEST HOUR)電影劇照。
《The Darkest Hour》電影劇照。

最佳男主角,當然就是《The Darkest Hour》裏扮演丘吉爾的 Gary Oldman,從演員的印象積累、角色經驗的積累來說,也應該是他。2012年《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上映,我就到處說他早晚要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我看過他演的《Léon》中的變態警察和《Air Force One》中的俄羅斯恐怖分子,很早就認定此人功力了得,有幾分百變神功。Timothée Chalamet 當然是帥氣有才氣的小鮮肉,但是金像獎要給他,他怎麼端得住那尊小金人。《Get Out》的 Daniel Kaluuya 也獲得了提名,但也是我認為沒有得獎可能的。

《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電影劇照。
《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電影劇照。

最佳女主角基本沒什麼懸念,我下的賭注就是《廣告牌殺人事件》的 Frances McDormand。McDormand 是個大實力派,外表不像 Streep 那樣光彩照人,可是功力和多面百變不亞於她。McDormand 也是名牌院校科班出身,西維珍尼亞州 Bethany College 的戲劇系本科畢業、再修完了耶魯大學的戲劇學院研究生。1984年,她出演《Blood Simple》;1987年,她出演了《Raising Arizona》;1991年,她演過《Barton Fink》,這部作品1993年來北京做過展映,不過那時候京城文青迷戀的是 Quentin Tarantino,對 Coen 兄弟的那種高級內斂型黑色喜劇沒太在意。1997年,McDormand 憑着在新經典黑色電影《Fargo》中的表演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2008年她在又冷又爆笑的動作喜劇《Burn After Reading》中飾演健身房員工 Linda Litzke,這個愛美的女人為了弄錢整容把揀到的機密光盤送到俄國使館去想賣錢。很少人會注意到,《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裏頭也有她,演一個隱藏機器人秘密的政府高官。順便說一句,Frances McDormand 是我最喜歡的大牌天才兄弟導演中的哥哥 Joel Daniel Coen 的太太。

《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電影劇照。
《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電影劇照。

最佳男配角,我給的是《廣告牌殺人事件》裏演副警長的 Sam Rockwell。這個傢伙厲害,演戲勁頭十足,但是就是不會讓人覺得過火,因為他的肆意揮灑都走在人物性格裏頭。看演技,看相貌,他就是明天的 Gary Oldman。我不明白的是,演員工會怎麼同意製片方把他報在男配角裏頭。從故事的結構來說,他就是反面的一號人物,是男主角,是貫穿始終的與女主角對抗力量。而 Woody Harrelson 扮演的另一個男警察角色雖然有個很強的動作——他自殺了——但那主要是因為他得了癌症,而不是跟女主角的戲劇衝突所導致。在影片的職員表上,Harrelson 排在前面,但那是應為 Harrelson 現在比 Rockwell 大牌一些。製片公司之所以把這個角色當做最佳男配角報送給奧斯卡,是因為他這種不是絕對的男一號、戲份的分量也不是很重的角色作為配角來報送,其獲獎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今年他獲獎是沒有懸念的。

《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電影劇照。
《廣告牌殺人事件》(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電影劇照。

最佳原創劇本,我最中意的是《廣告牌殺人事件》的編劇 Martin McDonagh。這個片子是編導合一,是獨立電影時常出現的情況。今年的奧斯卡影片的獨立電影色彩很濃厚,像《Dunkirk》《Blade Runner 2049》《The Post》這樣的大卡司、大製作不太多,而《廣告牌殺人事件》《Lady Bird》(港譯:不得了小姐)這類影片都有獨立電影的品相。《廣告牌殺人事件》的編劇有一種簡單的美,人物行動貌似衝動而直接、偏執,但是都很有性格的質感,都是 E·M·Forster 所說的那種「圓形人物」,我們知道他們的過去和現在,我們能夠做出這些人物完整的人物側寫(Profile)。本片劇作上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結局設計的那兩個主人公關係的大反轉。那一筆轉得突然,但你回頭一想還就是這兩個人會做的事,會說的話,這種寫法很要些功力,讓人拍案。最後兩個人去懲辦他們自己調查確定的強姦殺人犯,在路上忽然就猶豫了!他們質疑自己了,他們改主意了,那個頓悟式的自我質疑和改變就是高潮,這種高潮與結尾的重合需要高超的劇作技巧,它具有經典劇作法的美感。

《銀翼殺手2049》劇照。
《Blade Runner 2049》劇照。

在我自己的一個人的奧斯卡獎中,最佳攝影得主當然是《Blade Runner 2049》。Denis Villeneuve 和攝影師 Roger A. Deakins 做得漂亮、做得絕,他們倆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面地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黑色電影傳統。他們用影像構建了一個敵托邦(Dystopia)空間。相對於老版的《銀翼殺手》,他們既蕭規曹隨,又創意無限。它的影像設計很複雜,很豐富。在整體上,Deakins 十分自覺地堅持了黑色電影的視覺風格,但是,讓我有點奇怪的是,這種強烈的黑色電影視覺效果並沒有像舊版《銀翼殺手》那樣在視覺上給人強烈的煩擾和凌亂、骯臟感覺。它的黑色視覺營造給觀眾的感覺還挺酷炫,給許多觀眾留下影像講究、十分華美、效果悅目絢麗的印象。黑色電影的視覺處理就是這麼矛盾,它是精心安排的亂,刻意雕琢的暗,片場使用燈光不少,做出的卻是暗黑調子和強烈明暗對比。在這個2049年,天空和大地永遠是蒼黃的,外景空間呢,要麼在下雨,要麼是霧氣濃濃。各種物體和布光總是在切割畫面。百葉窗把光線剪成一條條,好像在切割劇中人物的身體。如果沒有百葉窗,一定用電風扇的風頁搖動把放煙拍攝的空間做出搖動的光柱、做成空氣在動蕩的效果。看着這種光線效果的空間就令人不安。幾乎所有外景畫面都灰白、陰冷,籠罩在一片雪花和慘白的霧氣中。竪直的條形窗走廊,用極其硬朗的光影將空間給撕裂。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電影劇照。
《Call Me by Your Name》電影劇照。

最佳改編劇本,我的選擇是《Call Me By Your Name》(港譯: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它由 James Ivory 編劇。這部作品淡雅恬靜,寫得波瀾不驚,但是卻透射出故事底層那些波濤洶湧的人物情感。本片的寫法是消減表層戲劇性的寫法,人物的大多數動作和言行都很日常,兩個男主人公戀愛的情節和關係突破場景也沒照着那種天雷地火風格來寫。寫這種溫潤恬淡的故事非常需要功力,作者充分地顯示出他們具有把握和用形象而又隱秘的方法來呈現戀愛的人們那感情深處的沈迷和惆悵。

《極盜車神》(BABY DRIVER)電影劇照。
《BABY DRIVER》電影劇照。

最佳剪輯獎,我給《Baby Driver》(港譯:寶貝神車手)。它把快速剪輯與音樂結合得絕了,那叫一個炫!它或許是年輕電影人和年輕觀眾最愛的遊戲。它的剪輯與音樂構成一個織體,這種復調式的織體是與故事的青春、明亮風格相聯繫,與整個影片的故事結構相聯繫起來的。這種剪輯與作品的故事有點同構關係,男主人公自己就是沒事喜歡玩弄聲音和音樂的蒐集和剪裁。

《Coco》(港譯:《玩轉極樂園》)電影劇照。
《Coco》(港譯:《玩轉極樂園》)電影劇照。

最佳動畫長片,當然是《Coco》主人公的動作就是尋找父親。要是用學術視點來分析,它的故事核來自古希臘悲劇中的《伊迪帕斯王》(Oedipus),只不過這個故事走向了一個溫暖的結局。影片將墨西哥亡靈節的死亡文化加以視覺化、美化,將人類對死亡情結的那種恐懼、糾結營造成一個濃墨重彩的絢麗世界。

很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又要頒獎。荷里活大道上夕陽無限好的開場紅毯,順暢剪輯為杜比劇院裏的燈火闌珊處。可是在中國,奧斯卡成了迷局,近日才得知,所有購買了奧斯卡頒獎節目的電視台、網站都突然取消直播。對此,我十分肯定地猜測:奧斯卡頒獎禮的美東時間3月4日下午恰是北京時間3月5號上午,它與中國人大、政協的全國會議時間相撞,所以被嚴令叫停。按照中國現在的文化潮流和政治走勢,如果中國今年就為了「抵制西方文化霸權」而停止報送奧斯卡參賽影片我也絕不會莫名驚詫。

讀者評論 1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奥斯卡评委会:你是不是偷了获奖名单!

  2. 最佳男主角也对了哦

  3. 最佳改編劇本、攝影也猜對了!

  4. 男配角猜对了哦

  5. Get Out 諷刺白左沒有錯喔!白人家庭哄騙黑人男友進門的話術,就是黑人如何平等,歐巴馬是偶像,但骨子裡仍然歧視。反映的就是歐巴馬當政對黑人地位的提升不夠,導致川普當選

  6. 我好奇的是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归在“深度”或者“广场”栏目里,却增加了一个个“电影”栏目?

  7. 說Get Out是諷刺白左那根本沒有看明白Get Out想表達什麼,Get Out乃是川普上台后的諷刺之作。

  8. 和柏林影展的專文擺在一起,高下立見。

  9. 這是一篇個人喜好匯報嗎?因為完全沒有一致的分析框架,還充滿了個人偏見~白左都出來了好無語

  10. 啊哈,白左可真是個框,誰都能給裝進去⋯
    這種清奇的「白左」解釋法我還是第一次見,這種無語的對話就別貼出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