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風物深度

異鄉人——胡晴舫:為了認出自己的臉孔,我們必先認出彼此的臉孔

二十多歲開始了「國際公民」的生活,旅行、工作、寫作。她從不信任人性,到仰賴「陌生人施捨的慈善」走到今天。作家胡晴舫完成《無名者》後說,真正的寫作才剛剛開始。

胡晴舫最新的寫作探索主題是「共存」。無根的人們,彼此爭鬥很多怨恨很多,但最終還是要在這世界「共存」。

胡晴舫最新的寫作探索主題是「共存」。無根的人們,彼此爭鬥很多怨恨很多,但最終還是要在這世界「共存」。圖:Tsengly / 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張潔平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7-10-26

#異鄉人

胡晴舫有三種身份:旅居的人,上班的人,寫小說的人。雖然這三件事都不算稀奇,普通人都上班,都會旅行,可能也會換個城市生活,然後有自己的愛好,比如攝影、寫作、玩band。但我在這裏一定用「身份」來錨定,是因為她把這三件事經營得刻苦,都像是職業一樣認真來過。

出生在台北的她,28歲正式離鄉,至今長時間旅居過7個地方:美國威斯康辛州、香港、北京、上海、巴黎、紐約、東京;行腳經過的城市,更是數不勝數。遷徙對她來說,與其說是生活或工作的因緣際會,不如說慢慢成了一種有意識的人生選擇。她還意識到,自己的選擇並非偶然:「如果連我這樣家境普通的台灣小孩都開始移動,那麼流動,一定是全世界的共同命運。」

她帶著對「旅人」的鮮明自覺,一路記錄旅行所看到的世界,全球化與國族意識鬆動的世界,更記錄「流動的旅人」這新型身份本身。這也是外文系出身、熱愛文學的她,除了打幾份寫字工之外,第一次正式寫作。32歲時,年輕人一路上的行腳筆記,被當時台灣《新新聞》雜誌總編輯顧爾德慧眼識出,出版為她的第一本書,散文集《旅人》。作家胡晴舫,就這樣躍入讀者的視野。

和上一輩台灣作家普遍關照的「民國流離」與「本鄉本土」這兩大命題不同,從2001年第一本書出版,胡晴舫此後筆耕不輟寫了十一本書,無論是小說、散文還是評論集,視野都脫離台灣母體,在她旅居的城市與地區跳躍,人物與故事也往更普世的脈絡中探索。幾乎很難再用「台灣作家」來描述她。多年之後回頭看,顧爾德最初的評論仍然一語中的:「她是全球化時代台灣第一個敏銳地捕捉到那種空間時間遽烈改變的文學作家。」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