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香港故宮風波

專訪「故宮壁」設計者:我不知道香港要建故宮館

要興建西九故宮館,「故宮壁」設計者趙廣超說:「我找不到一個根本的對立,中港台三地走在一起,是前所未有的美麗,但現在一切知識都變成了武器。」

端傳媒記者 趙燕婷、陳嘉茵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7-01-10

#香港故宮風波#香港

故宮文化工作者趙廣超。
故宮文化工作者趙廣超。

從香港站走往中環站,行人通道往往擠得水泄不通,路人經過時,大都只是急步走過,對周邊設計毫不感興趣。

不過1月6日,通道兩旁的牆身卻引起關注——這裏換上兩幅巨型「故宮壁」,項目名稱是「故宮全接觸」,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北京故宮聯合主辦。

巧合的是,政府剛於去年12月23日宣布,與北京故宮簽訂備忘錄,將會在香港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整項計劃之前從未諮詢公眾,引起社會廣泛爭議。

然而,事隔剛剛兩個星期,「故宮壁」等一系列「故宮全接觸」項目已經極速登場。雖然政府否認活動是為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宣傳,但公眾仍不禁質疑,政府在諮詢公眾前,是否已早有準備?

他們說想展示故宮在建築上的Power(力量)和Charm(魅力),當時我意識到政府想拓展文化,我不知道的,我是跟大家一同聽到,(林鄭月娥)司長說有個故宮文化館。

「故宮壁」設計者趙廣超

1月9日,負責設計「故宮壁」的著名故宮文化工作者趙廣超,在他位於荔枝角的工作室接受端傳媒專訪,透露整個接洽過程。他說,政府原來早於去年7月已接觸其工作室,邀請他參與「故宮全接觸」項目,但從未向他提及,香港要建一座故宮文化博物館。

「他們說想展示故宮在建築上的Power(力量)和Charm(魅力),當時我意識到政府想拓展文化,我不知道的,我是跟大家一同聽到,(林鄭月娥)司長說有個故宮文化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耗資158萬元在港鐵香港站製作的巨型牆身廣告。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耗資158萬元在港鐵香港站製作的巨型牆身廣告。

前線工作者:事前不知建故宮,感到委屈

「故宮壁」登場時,趙廣超剛好人在台灣,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成了新聞焦點。直到1月8日他返回香港時,爭議已經發酵至第三天,他這才從同事口中得知,「政府委託我做的事,發生了很多事」。他形容,工作室一班年輕成員,士氣大受打擊。

所謂「故宮壁」是兩幅巨型圖像,覆蓋接駁香港站和中環站行人通道的整幅牆身,上面畫了故宮幾幢標誌性建築物等。康樂文化事務署回覆傳媒查詢時說,「故宮壁」並非廣告,而是「介紹故宮建築及歷史的展覽」。整項展覽的設計、製作連租用場地費用,高達158萬元。

他們整班成員捱更抵夜,通宵去畫,想送一份禮物給香港。結果我從台灣回來,首先就要安撫他們。

「故宮壁」設計者趙廣超

「他們想我展示故宮的空間,它看起來跟這個一樣。」趙廣超指一指旁邊書架上,一幅約A3大小的故宮圖像說:「但是香港站整張圖要重新畫過,因為原有圖像的解析度根本不能應付。於是他們整班成員捱更抵夜,通宵去畫,想送一份禮物給香港。結果我從台灣回來,首先就要安撫他們。」

工作室負責項目開發的成員吳靖雯說,康文署一直跟他們說,香港文化博物館現時有一個名為「宮囍——清帝大婚慶典」的展覽;到2017年回歸20周年,會再有兩個與北京故宮合作的大型展覽。為了連繫兩組展覽,所以政府會推展「故宮全接觸」的項目。

「我們完全不知道西九要建故宮,但所有朋友,甚至合作伙伴,都以為我們早就知道了。我不知道是否應該這樣說⋯⋯但我們總覺得有點委屈。」吳靖雯說。

她續說,工作室多年來都有與政府合作,推廣故宮文化。而這次接洽他們的,也是一直合作的康文署伙伴,所以沒有想過會出現問題:「我不知道康文署是否知情,但如果他們也不知道,那他們也很慘,因為他們都是很熱心搞好博物館的人。」

我們完全不知道西九要建故宮,但所有朋友,甚至合作伙伴,都以為我們早就知道了。我不知道是否應該這樣說⋯⋯但我們總覺得有點委屈。

工作室成員吳靖雯

然而,「故宮壁」可能只是第一波打擊,因為趙廣超參與的項目最少還有三個,包括隧道口廣告板和宣傳短片的設計與製作,以及在康文署與無綫電視合拍的節目《觸得到的故宮》中,擔任顧問。

面對外界種種質疑,他卻處之泰然,認為自己的責任只是做好文化推廣:「我只記住一點,幾十年來,哪怕是只有十多秒的宣傳片,我也會去思考,我可以做的,我盡量去做。」

2016年12月23日,北京,西九管理局主席林鄭月娥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出席記者會。
2016年12月23日,北京,西九管理局主席林鄭月娥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出席記者會。

管理局成員:如果諮詢公眾,這不可能成事

西九要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一直被列為「機密」,在去年12月政府公布前,只有極少數人知悉事件。

去年5月,兼任西九管理局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也只是在保密情況下,徵詢了管理局三名資深成員,包括夏佳理、羅仲榮和盛智文。

盛智文當時是西九管理局表演藝術委員會主席。他向端傳媒說,他只記得林鄭月娥在2016年,向他透露要在香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至於確實日子、在什麽場合、有什麽人出席,他自稱統統記不起,只記得那是一個「輕鬆場合(casual situation)」。

她(林鄭月娥)說,聽好,這是非常秘密的,因為我們不肯定能否成事,請不要告訴任何人。

前西九管理局成員盛智文

他形容那是一場簡短的討論,沒有談及很多細節,故當時並不清楚項目由誰提出、將會由誰出資,亦未有談及博物館選址。

然而,盛智文唯一清楚記得的,是林鄭月娥指事件非常機密(confidential)。「她說,聽好,這是非常秘密的,因為我們不肯定能否成事,請不要告訴任何人。(She said, listen, it is very secret, because we are not sure we can get it. Please don't tell anyone)」盛智文憶述。

坦白說,我相信在香港現今的環境,如果她(林鄭月娥)進行公眾諮詢,我可以告訴你,這不可能成事。

前西九管理局成員盛智文

「我明白這是十分敏感(sensitive)的,我能理解這次為何不作公眾諮詢,因為如果它成為了一件大事,它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盛智文續說︰「越多人知道此事,或許內地有人會說不想故宮博物館來香港,或許香港有人會說不想有東西從內地來。」

「我從報導中看到有人指Carrie(林鄭月娥)沒有做公眾諮詢,坦白說,我相信在香港現今的環境,如果她進行公眾諮詢,我可以告訴你,這不可能成事。(Honestly, I think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Hong Kong right now, if she runs a public consultation, I can tell you, it never would be approved right now)」

盛智文在去年10月離任西九管理局,但他強調,在香港興建故宮博物館是好事,為香港帶來新旅遊景點,希望公眾不要將此事政治化。

趙廣超:失去了平和,就是戰爭

然而,這件在趙廣超和盛智文眼中的「好事」,已迅速發展成政治事件。故宮文化博物館未上馬,「故宮壁」已成了悼念八九民運的場地。

1月7日,「故宮壁」出現血紅色的掌印;1月8日,「故宮壁」前電動行人道的扶手,被貼上白色坦克貼紙;1月9日,支聯會成員在「故宮壁」前,拉起寫有「媽媽我餓但我吃不下」的橫額示威。

「我不予置評,主要原因我沒有去前線。」設計「故宮壁」的趙廣超放低聲線續說:「其實也不敢去,看到也傷心。」

文化不管眼前的事,文化需要沉澱,在這件事上,我找不到一個根本的對立,中港台三地走在一起(推廣故宮),我覺得是前所未有的美麗。

「故宮壁」設計者趙廣超

趙廣超眼中的文化項目,變成港人的政治爭議,他認為責任在自己身上:「是我那一代給予社會文化的養份不足,教育本身應該要有更寬闊的視野。互相推諉最容易,慢慢變成了埋身的角力和火拼,一切知識,都變成了武器,我們折損的,是我們自己的城市去承受。」

趙廣超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曾留學歐洲,多年來致力推廣北京故宮文化。在他看來,近日的新聞焦點都只是「是是非非」,並非他有能力關注的。

「文化不管眼前的事,文化需要沉澱,在這件事上,我找不到一個根本的對立,中港台三地走在一起(推廣故宮),我覺得是前所未有的美麗,我還心想要出多一點力、做多一點。一個地方靈感最精粹的東西,都放在博物館裏,我想不到一個城市會拒絕一座博物館。」趙廣超說。

文化沒有一面倒的,所以我也很擔心有些過度愛國的人,走出來以另一種極端的方式去表達。

「故宮壁」設計者趙廣超

但事實上,當他熱忱的故宮文化來到香港,卻似乎將要被拒諸門外。趙廣超指,香港最大強項是開明和視野,不論喜歡或不喜歡,都能夠為對方留一點空間:「在喜歡與不喜歡之間,我們就可以展示出香港的性格,讓世界去了解我們和我們的文化。」

「文化沒有一面倒的,所以我也很擔心有些過度愛國的人,走出來以另一種極端的方式去表達。」趙廣超頓一頓,再堅定地說:「失去了平和,就是戰爭。」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