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日本駐台「交流協會」正名「台灣」,是兩國外交突破抑或日方施行小惠?

刊登於 2016-12-29

日駐台機構正名「台灣」,改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圖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網頁上,亞東關係協會與日台交流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日本駐台機構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宣布將自2017年元旦起更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灣政府對此表示歡迎,中國大陸則感到不滿。

日本駐台機構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Japan Interchange Association)12月28日發聲明宣布,將自2017年元旦起更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Japan-Taiwan Exchange Association)。此舉被視為日方以「正名」對台灣外交關係釋善意,台灣總統府及外交部皆表示歡迎,但也有意見認為這只是日本施行小惠,且引來中國大陸不滿,對已經僵化的兩岸關係並無助益。

本會今後亦將扮演日台間之橋樑,盡心竭力使日台關係更上層樓。

日本「交流協會」變更名稱聲明

日本與台灣在1972年斷交,但因為兩國仍有往來需求,同年12月分別成立「亞東關係協會(亞協)」和「財團法人交流協會(交協)」,並根據同年簽署的《互設駐外辦事處協議書》,於兩國設置館處作為經貿、技術、文化等民間交流平台,實務上也等於扮演外交使館的角色。

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當時台灣蔣中正政府曾主張取名為「日華交流協會」,但遭甫與中國建交的日本反對;如今日台各領域往來密切,但日方在台民調卻發現,了解「交流協會」者僅佔一成,已經影響相關業務推動,且不少駐台的外國機構也紛紛正名為「在台辦事處」,因而決定更名,希望日後能擴大該單位的能見度。

對此,台灣總統府第一時間表示歡迎及感謝,又稱相信台日雙方關係會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持續推展;台灣外交部也強調,正名是為明確反映該協會在台工作的「實質內涵」,印證台日關係持續朝正面發展。

但此舉也引來近年與日本關係持續緊張的中國大陸的反彈。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2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形容,日方就台灣問題採取的是「消極舉措」,中方強烈不滿,並已向日方提出交涉。她又重申,中方堅決反對任何製造「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的企圖,敦促日本不要向台灣和國際社會發出錯誤訊號,也不要再為中日關係製造新的干擾。

外交大突破抑或施行小惠?

更名消息發布後,不少媒體皆以正面角度看待。日本《讀賣新聞》便報導,此舉具有向國內外表示強化台日關係之目的;台灣《自由時報》更認為,這是台日自斷交後的最大突破,顯示日方首次正視台灣存在。

但也有意見認為,毋須就消息反應過度。台灣前駐日代表羅福全認為,日、中仍有邦交,仍不能稱台灣為「國家」,此次改名只是回歸台日正常的交流關係;前外交部長程建人雖肯定這是台日關係的小改善,但表示這其實已經晚於其他早已更名的外國代表機構。

日本政府此舉,只是「口惠」。在外交上,日本並沒把台灣當成真正的雙邊、國與國關係,顯見其投機性,一方面想改善台日關係,一方面又不能得罪中國大陸。

《聯合報》評論

《聯合報》評論則認為,雖然中國大陸在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公開挑戰「一中原則」後,必須尋找機會做出政治反彈動作,但實際上「交流協會」業務僅侷限於民間交流,並不真正踩到「一中」的紅線,因此不太可能引來中方過激的反應。

評論認為,面對台日開放核災食品沖之鳥礁釣魚台主權等爭議,更名只是日方「口惠實不至、釋放討好意味的訊息」,但台灣的態度卻會再度影響與中國大陸已僵化的關係。

輔仁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也認為,更名並未改變日本對台關係的路徑或法律地位,因此呼籲日本應往前再跨一步,讓交流協會隸屬於外務省,使雙方外交系統直接對話,才能實質提昇雙方關係。

530
台灣外交部指台日2015年互訪人數已高達530萬人次,2016年全年應可再創新高,突破600萬人次。

聲音

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百分之百歡迎,台灣駐外機構如果能夠逐漸正名,且凸顯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稱呼總統蔡英文為台灣總統的意義,希望外交部推動以台灣認同取得國際社會的支持。

台日交流聯誼會副會長、民進黨立委姚文智

日本此時改善對台關係,其實是「打台灣牌」,提高對中國談判的籌碼。局勢變動迅速……政府應密切掌握情資,模擬各種可能情境並研究因應辦法。

中山大學亞太所副教授郭育仁

來源:聯合新聞網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中央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