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香港立法會通過中史獨立成科引發爭議

刊登於 2016-11-17

立法會通過動議規定初中中史成科,泛民擔心中史獨立成科會是國民教育翻版。
香港立法會日前通過無約束力動議,規定將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並列為必修科目。泛民擔心中史獨立成科將成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翻版。

在經過逾5小時的辯論之後,香港立法會日前通過無約束力動議,規定將初中中國歷史獨立成科,並列為必修科目。

提出動議的建制派民建聯張國鈞指出,近期由「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引發的宣誓風波正印證了年輕人「對歷史無知、無情」,認為有必要加強中史教育,讓學生對中國近現代歷史和發展有客觀認識;但有非建制派議員認為,港獨思潮蔓延和對中國歷史了解不足並無直接關聯,並擔憂在中史獨立成科後,當局會通過強化對中國的認同來淡化本土思潮。

由近日宣誓風波,到有大學生提出要求英國收回香港,顯示中史教育不足,反問香港教育出無根的下一代,不怪教育局怪誰。

建制派議員梁美芬在大會上發言

張國鈞指出,現時教育局允許學校將中國歷史與世界史或綜合人文科目合併教授,使得中史教學時間不加反減。又指香港雖然已回歸近20年,但年輕人並沒有增加對國家的歸屬感,反而出現香港建國、香港是民族等主張,反映青年人對國史認識不足。

但非建制派民主黨林卓廷則批評,將港獨思潮歸因於中史教育不足是「掩耳盜鈴」,忽視了「一國兩制」未得到有效實行等問題,「如果有(真)普選,就不會有港獨」。非建制公民黨譚文豪也指,不反對中史獨立成科,但對以香港特首梁振英馬首是瞻的教育施政沒有信心,擔心中史科成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翻版。

非建制派朱凱迪也表達類似憂慮,指出中共是要打爭取人心的文化戰,大力推動民族主義,不能以中史獨立成科為名,洗腦教育為實,為胎死腹中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借屍還魂。

香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2007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到訪香港,提出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2010年,時任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裏提出設立獨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現任特首梁振英上台後即推動開展科目的三年計劃,但遭到社會強烈反彈,批評為「洗腦教育」。在絕食抗議以及數萬人在政府總部連續11天的反對集會後,梁振英宣布取消三年開展期。(端傳媒綜合整理)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則提出,香港政府已於2011年把中史列為必修科目,課時為每週兩次,且目前在89%的中學裏中史已獨立成科,而剩下11%的中學或結合世界史事件或以專題形式,開展中史教育。他又指出,課程發展議會下轄的委員會已經提出新的中史課程,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諮詢,初步反應正面,並將在明年五月開始第二階段諮詢。

他強調,學界期望政府能尊重校本自決,容許不同教育模式的存在,盡量減少將這個學科政治化。

3
11月16日,澳門特首崔世安表示,教育暨青年局將與內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編製出版初中及高中的中國歷史科教材,並將於3年後在澳門全面使用。

聲音

事實上內地和澳門均將本國史和世界史放在歷史課科的課程內,嚴格上也不是中史「獨立成科」……現時就中國歷史是否獨立成科的爭議,已滲入不少政治考慮。國史教育並不等同國情教育,更不是愛國教育,若將「愛國」這責任套在中國歷史教育上,包袱未免太沉重了!

香港中學校長會執委會

香港已經有89%的中學中史獨立成科了。剩下11%的中學裏,有的學校非華人學生超過50%,也在根據學生實際狀況探索更合適的教導中史的方式。為什麼非要要求在所有中學裏,中國歷史都獨立成科?很難不讓人懷疑議案背後的政治動機。

香港網友

我們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加強香港和內地青少年的交流,使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

香港回歸十週年,胡錦濤到訪香港並發表講話

香港初中中史科與歷史科改革

自2012年起,香港教育局成立委員會討論改革初中中史科與歷史科課程,並於2013年12月成立專責委員會檢視及修訂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課程。2016年9月底,專責委員會提出修訂建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課程古今比例不平均,古代史份量佔超過70%,近現代史只佔約20%;2.部分學校略教或不教近現代史、文化史;3,課時不足以完成現行課程的教學計劃。有關該建議的第一期諮詢已於10月底結束,第二期諮詢將於明年5月左右展開。(端傳媒綜合整理)

來源:明報蘋果日報香港01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