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專訪梁麗幗:我怕自己投身運動,卻看到其他人付出代價

雨傘運動過了兩年,當年的學生領袖之一梁麗幗說:「在我面前曾經有兩條路,一是從政,二是好好當一個律師。但現在,我想從政這個出口的大門,已經關了一半。」

專訪梁麗幗:我怕自己投身運動,卻看到其他人付出代價
梁麗幗。

兩年前的10月21日,佔領運動持續接近一個月時,五名香港學聯代表與政府公開談判,數十萬人在家中、在街頭收看了這場電視直播,此前並不惹人注目的一個女生,憑藉辯才脫穎而出,一下子備受注目。她是梁麗幗,當時的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學聯常委,政治學與法學三年級,曾被不少人認為將是這場運動中出現的一顆政壇新星。

但兩年過去,中學時期矢志從政的梁麗幗,發現自己失去了動力。

「Max Weber 在《政治作為一種志業》中說過,從政者需要具備三個特質:熱情、責任感、判斷力。到目前為止,我一樣都沒有。」23歲的她說。她說自己這兩年間在學界、社會運動犯了不少錯,讓別人受苦。這些債目,「是要 remedy(償還)一輩子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