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香港英文書店消失幾多:國際都市在褪色?

一家家英文書店在倒閉,什麼人離開,什麼人留下,什麼人堅守⋯⋯香港的轉變這樣發生?

端傳媒實習記者 曾曉渝

刊登於 2016-09-22

#獨立書店

[ 編者 ] 香港一城,本以其殖民史和國際貿易角色而華洋混雜,多元共生,擁有「國際大都市」的稱號。其中文化表徵之一,是香港存有的大大小小的外文書店,過去數年,傳媒不時傳來大型或小型英文書店結業的消息,我們以此為起點實地探訪,看看今日之香港在變遷時勢中,有什麼在發生轉變,有什麼消失,有什麼留下⋯⋯

位於灣仔的獨立書店「Booktique」。
位於灣仔的獨立書店「Booktique」。

「到一個地方旅行,逛逛那裏的新書店、舊書店,就可以看出那地方的水平。」曾是英文二手書店「書閣」店主的Jennifer這樣說。走進書店,看看放到最當眼處的是什麼書種,留心一點看,你大概能摸出地方的脈絡。如果書店是地方文化的鏡子,那當我們留一點距離,透過外語書店風景去俯瞰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是否也會看出什麼端倪呢?

因為近代歷史及在國際貿易中擔當的角色,不論過去或現在,香港都生活著擁抱各種文化的人,也因為她對各地文化的包容,又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到這地。從世界各地聚來的人群中,有許多來自英、美、日、法、韓等發展國家,也有大量印巴籍、尼泊爾籍、越南籍人士⋯⋯如果從每個地方來的人,都有閱讀的渴望,那主要為他們而設的書店,城市之中還存在多少?

環環相扣,各種外文書店因外籍與本地人士的外文閱讀需求而生。然而,時日變遷,若這需求本身日漸減少甚或變質,加之本港舖位租金暴漲等環境因素,再加上一些時代因素,比如現在從外國網上平台訂購書籍非常方便,比如銷售與購買的觀念轉變下,連愛書人也說書店並不單是購買商品的空間⋯⋯如此一來,香港外文書店的數目已經或即將如何變化,這一變化又說明了「香港」的什麼在發生變化,香港一城,在其當下及未來的命運中,於國際於中國的身份扭轉中,這些變化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香港的外文書店現狀。

目前,香港的外文書店中,英文書店仍是主流,約佔全港書店的3成。就讓我們先從英文書店狀況開始,看看多位行內人跟英文書愛好者一同描繪出怎樣的風景,而這風景的背後隱含著怎樣的問題。

城市變了樣?五年倒閉40%

2011年,全港大約有50間英文書店,5年後的今天卻只剩約31間,其中還有3間是近年開業。

二手英文書店「書閣」的店主Jennifer。
二手英文書店「書閣」的店主Jennifer。

若說書店行業已經是全港零售業的小眾,英文書店則是「小眾中的小眾」。在香港,其實不論什麼書店,都很可能因租金節節升高等問題而面臨倒閉,通常位於高價地段的英文書店就更難倖免——數目日漸減少,剩下的將變得更珍貴,也很難才會有新加入的玩家。

「其實我猜你們都只是做個記錄而已,也不能改變到什麼。」

記得最初聯絡受訪者時,其中一位在電話那頭笑說:她就是英文二手書店「書閣」的店主Jennifer。經過「書閣」的搬遷和停業,如今的Jennifer面對書店結業這等事,似乎已雲淡風輕。我們都知道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英文這種國際語言是中文以外的另一種官方語言。而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不同國家的人,特別自英美而來的,因各種原因生活在這城市,英文書店因其需求而生。這些英文書店中,相當一部分在回歸之前,已經在香港營業,例如Kelly & Walsh 1950年代已在香港發展零售業務,至今營業超過50年。「以前由外國人經營,看店名都大概能猜到,後來從上海撤走到香港。最後賣給了辰衝(辰衝圖書有限公司),它就完全是本地書店。外國人他們後來也不再『玩』。」 Kelly & Walsh的年輕採購Tony提及書店歷史時說。

按香港的書店經營現狀,主流當是聯合出版集團旗下的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三者合共超過40間分店;其他外資大型書店如新加坡的大眾書局、在香港設立3間分店的誠品書店等,則共超過20間分店;再加上獨立書店約有50間。估計現在香港有超過100間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書店,而其中,英文書店卻只佔不足3成。

而這3成英文書店,也在近年間一間一間倒閉。城市不斷變化,5年的光景可以有不同的景象。我們選了數年前,一個較百花齊放的時期去跟現在作比較:2011年,全港大約有50間英文書店,5年後的今天卻只剩約31間,其中還有3間是近年開業。

倒閉的不單是獨立書店,還包括大型連鎖書店:曾一度在香港擁有超過10間分店的澳洲連鎖書店Dymocks(恬墨書舍),也在去年宣布把辦公室撤出香港,這成為近年香港英文書店圈子中的重要事件。Dymocks的書店品牌從此成為歷史,只剩下一間在愉景灣結合咖啡廳,繼續用Dymocks的名字營運,其他數間分店就分別獨立經營,其中一間就是我們在這個系列中專門到訪的書店 Booktique。

Booktique的故事留在之後再說。先說書店的既定地區分佈模式,和人們印象中相似,英文書店主要分佈在英文人口較多的生活區域,香港島,之後是九龍,而新界則最少——即使有,也主要是較多英文人口的聚集區,如愉景灣、西貢。將英文書店開在更多本地社區,向本地推廣英文閱讀文化?不是店東們不想,而是實際上的可能性有多少。

「如果在新界,未必能生存。」Kelly & Walsh 的 Tony 說,經營書店始終只是利潤微薄的生意,選址一定需要考慮市場,像中環較多英文書店也是十分正常。Kelly & Walsh的兩間分店就分別設在中環跟金鐘。

另一書店Booktique的店主Karen談及書店的地理選擇時說,當中除了租金,還有很多無法避免的現實考慮。目前Booktique的店址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合和中心,看看大堂的樓層指示牌,書店所在樓層之上有不少律師跟會計師的辦公室,在中心內不難找到外國人臉孔。「這位置的確很多外國人出入。如果我的品牌是間英文書店,不只看租金,也得看是否對應那個市場,至少要肯定位置要有顧定客群作為基礎,會有看英文書的人。赤柱就是那種地方。」她坦言即使抱着推廣英文閱讀文化到本地人的理念,計劃把店開到人流更多的地方時也絕對需要三思,「當然,如果我們有間分店在很本地(local)的地方,就有可能把英文閱讀風氣推廣到更多本地人。但我們始終需要一個安全網。」

誰是元兇:行內人看大環境

「以前很多各行各業的專家來到香港,大學中會有各種座談討論,哲學、文史的,現在它(他)們都已離去。所有都離去了。」

二手英文書店「Imprint」的店主Terry。
二手英文書店「Imprint」的店主Terry。

商場租金⋯⋯

訪談時Tony 告訴我們,「之前另一間連鎖書店就因在國際金融中心 IFC 的分店租約期滿,鋪位需讓給蘋果(公司)而決定退出香港市場。」所以,「商場租金其實是最大的難題。」無獨有偶,Kelly & Walsh 在金鐘太古廣場的分店同樣也因有名店的競爭,而在數年前搬到現在的鋪位。這家分店已在太古廣場營業超過20年,但以前的鋪位在商場較中間的位置,現在將那位置讓給時裝品牌分店後,新搬遷的位置也變得較隱閉,而那家名店則租用了上下兩層鋪位。

位置變了,Tony 觀察到店內的人流比起3、4年前的確減少,「甚至有客人曾說不知道這裏有書店。但其實都明白(業主的做法),始終書店利潤太微薄,付不起租金。」各英文書店大多分佈在港島,不少更設在較多名店聚集的大型商場中。正如 Tony 等行內人所說,選址必須考慮市場。所以跟其他中文書店比較,這也許是對英文書店更大的挑戰。幸好租金的壓力並沒有太影響位於合和中心的 Booktique,那裏的店東 Karen 慶幸合和中心的業主還算對書店包容,「合和始終走比較切合日常所需的路線,他們覺得書店還是需要的。」

人的變化⋯⋯

現時外國人仍佔 Booktique 的客群比例大約7成,對 Kelly & Walsh 來說則佔約5成。不過,外國人口減少,卻是眾人都察覺的現象。除了人口的減少,位於梅窩的二手英文書店老闆Terry,察覺其實人也一直在改變:

「很多人來香港工作,都是在商業或金融界工作的。」Terry退休前是香港大學的教授,他不時仍會回到港大,可是他卻感到唏噓:「以前很多各行各業的專家來到香港,大學中會有各種座談討論,哲學、文史的,現在它(他)們都已離去。所有都離去了。學者聚集的休息室中少了很多討論,都充滿思想狹隘的人。對我來說,他們沒有真正的興趣。」

網絡興起⋯⋯

而對人口的各種轉變,網絡興起對英文書店是另一大打擊。「我雖然是做出版業,自己也在網上買外國出版的書,便宜,包裝又精美。網上更可以試讀一個章節。」 Jennifer 的出版界朋友鍾先生,拿出剛買回來的戰利品,露出滿意神情。吸引鍾先生和Jennifer二人到網上買書的另一原因,是現在書店也不會讓讀者有試讀的機會,不會容許「打書釘」,不少更會要求出版商把書封起。鍾先生說,「美國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現在在書店只能看後面的簡單介紹,但不會知作者文筆。這樣我怎麼敢買?一本書都要200元。」Jennifer點頭認同,自己在香港除了經營這家二手書店,已很少逛其他書店,她一樣是透過網上購買。

「逛實體書店跟在網上買書有甚麼分別?那就是在網上買書即使加上運費,可能仍比書店更便宜。」到某知名外國網上購書平台逛逛,果然大部分書籍都會提供八折至九折不等,而且更免運費。Tony身為書店的採購,說從外國運費成本的確很高,「書不像衣服,書是非常重的東西,所以書的價錢高不是不合理的。」伴隨將現在上漲租金成本轉嫁消費者的可能,網上書店會否是讀者的天堂?除了網上購書變得方便,電子書一直都是業界擔心的「大敵」。雖然Karen認為電子書對自己書店的影響有限,因為據她觀察,根本看電子書的香港人也許只屬少數,但Tony卻覺得電子書對小說銷量影響最大,所以現在會減少購入小說。

代際轉變⋯⋯

「雖然是一條不太多人經過的街道,但其他人跟我說,以前的書只要一被放出來,一堆人就會自己搶着看,現在……」大約20年前Kelly & Walsh的分店仍設在中環雪廠街的地鋪,Tony 描繪出那不復再的景象。

「即使有本地人,但會買書的都是上了年紀的客人,年輕人很少買,如何拉攏年輕一代成了我們的難題。」不但是外國人,香港人更忙碌,Tony 認為要香港人看英文書時花更多時間查字典,其實很難。Karen也明白在繁忙的生活中,香港人為什麼要看英文書,不選擇看他們較熟悉的中文書?

「一向都難,甚麼事都難,招聘又難。」Tony說到困難就苦笑着。「客人會期望員工要對英文書了解,那人又要英文底子好。我那些看英文書的朋友都是律師。很多人都想賺更多的錢,誰會到書店打工?」

英文母語者和愛書人:他們的理想書店?

但她仍然知道網上平台的是推薦,並不是驚喜。

英文書店Booktique的店主Karen。
英文書店Booktique的店主Karen。

雖然英文書店漸漸減少,但正如Karen所講,需求永遠不會是零。在今天這個不少中文書店可能只剩下一個小角落留給英文書的時代,不論是對使用英語的外國人,還是英文書愛好者,英文書店並非全無存在價值。而對母語都是英文的 Teresa 和 Duncan 二人來說,他們的需求又是怎樣呢?

Teresa 是一位人類學教授,4年前從美國來到香港。雖然工作繁重令她到訪書店的時間並不多,但她還是很珍惜逛書店的時間。她說自己特別喜歡去逛中環的一家英文二手書店Flow:「雖然帶點混亂,但我很喜歡它的氣氛,喜歡到處瀏覽的感覺,也欣賞他們的環保理念。我會在那邊買二手的旅遊書。」她形容逛書店就像去店裏買影碟,那種「噢,就是你」的感覺。她自己也會到網上買書,但她仍然知道網上平台的是推薦,並不是驚喜。她自己很偏愛小店,在小店更因書的集中更容易找到愛書。

「最緊要中英文書種平衡。但如果書店只有很少英文書,會有種那不是適合我逛的書店的感覺。」她能閱讀簡體中文,所以比起完全只懂英文的讀者,逛中文書店已經不算有太突兀的感覺。「雖然只是小問題,但有時候逛中文書太多的書店,這會提醒着自己只有有限的中文程度,希望可以自己有更高的程度,讀得更快。」她在洛杉磯常去的書店,很多也都已經倒閉了,她惋惜地說,「我真的希望香港這些英文書店可以一直在。」而作為人類學教授,她說已經習慣人類學這個分類在不少地方的書店裡,都只有極少量地書目。

因為看的書較偏門而在書店遍尋不獲的,還有翻譯學的大學講師Duncan。「我覺得自己算是個藏書愛好者。但因為自己看的書太小眾,我也不能責怪書店沒有我想要找的書。」他一個月讀大概10本書,但他的研究興趣卻是納西語等冷門書種,所以也只能在網上購買。他閱讀中文書大多是因為工作需要,英文書才是消閒讀物。他也喜歡古籍,卻不知道哪裏找得到。他指指桌上一本手繪了插圖在封面的古籍,這不禁讓我立刻想起Terry 在梅窩經營的 Imprint Bookshop 舊書店,立刻推薦了給Duncan,我也想起 Terry 在訪談中說過的開書店的趣味在於擁有這種不靠宣傳仍得來的緣份。「為什麼我會選擇二手書店?都是我自己比較不平常、非主流的口味吧。」他通常帶着目標去普通書店,但看來只有二手書店才讓他感到真正的樂趣。「我記得在英國有一家在教堂裏的舊書店,那裏總會有老書的味道。」

書店對她來說,並不是一個一進去找到目標立即付款離去的地方,「它是一個揮霍時間的地方,就像一個充滿書的購物商場。」

Teresa 跟 Duncan 都在英語系國家長大,Maggie 卻跟二人不一樣,她自小在香港這個常用中文的地方長大,卻深愛英文的世界。在大學主修英文系的Maggie是名副其實的英文書狂熱者,除了一些教科書,書架上面滿滿都是英文書。她表示她最常去的一間書店是目前在港有2間分店的 Page One。對她而言,那已經算是在香港最好的英文書店,有最齊全的英文書,也有很多不同版本,去滿足像她一樣喜歡藏書的讀者需求。但她後來卻說到,「但那完全跟我理想的書店差我太遠(is nothing close to my ideal bookshop)。首先我當然希望那是賣英文書的,不只有現代,更有一些經典。」

她形容出理想中的書店,「裏面會有舒適的環境鼓勵讀者閱讀。書的價錢也是一個考慮。歐洲就有很多。當我進入一間書店,我感覺就像進入一個冒險世界。」書店對她來說,並不是一個一進去,找到目標立即付款離去、帶着目的性而去的地方,「它是一個揮霍時間的地方,就像一個充滿書的購物商場。」

不過的確因為在書店出售的書比較昂貴,她像很多讀者一樣都會在書店找到心儀圖書後,再從外國平台訂購。愛好英文文學的她,說這次訪問讓她想起了一句出自美國作家法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的話——

「這是文學之美。你發現原來你的嚮往也是不少人的嚮往,你並不孤單也沒被孤立。你有安身之處。」(That is part of the beauty of all literature. You discover that your longings are universal longings, that you're not lonely and isolated from anyone. You belong.)

獨立書店「Booktique」。
獨立書店「Booktique」。

英文書店的未來:明或暗?

每個人都是失去了才嘆可惜⋯⋯?原來世界不只有手機屏幕。

愛書人都不孤單。其實以上好像都是很簡單的要求,但英文書店作為「小眾中的小眾」,在香港的生存空間愈來愈狹窄,要打造出一眾讀者心中的理想書店又談何容易呢?即使希望在書店容納更多種類的二手書店店主 Terry,書店的空間也是有限。也如Kelly & Walsh 的採購 Tony 講出的那種無奈:

「外國容許書店很有個性,可以很專門,很多有趣的。但在香港的英文書店,如果還要很專門,這也太難。」

所以即使如Tony為之工作、較為大型的連鎖書店Kelly & Walsh,其實也只能做到盡力支持小出版社和不太知名的作家,也必須跟其他書店一樣,嘗試靠出售少量精品及挑選更多有奪目設計的圖書,去增加書店的收入。

在跟二手英文書店「書閣」店主 Jennifer的訪問中途,她聊到那時書閣結業時,不少人立刻到書店去看看,她形容就像「旅遊景點」。朋友鍾先生後來說了這樣一個比喻,「就像一對戀人,不會常常掛在口邊但都會想念他,那當然會透過不同渠道去聯絡。聽不到聲音,都會千方百計嘗試找他。有天他快死,你才站在床頭,說找他很久,卻怎麼也找不到你。每個人都是失去了才嘆可惜。」

現在作為修書師的Jennifer,從以前到現在還是抱着一種對書的珍惜去工作,「當你想到來到你手中的那本書,其實是經過很多人的努力才到你手上,作者、編輯、出版商、釘裝工人、銷售零售。你就會覺得一本書的價值又怎會只是那個定下的價格。」

「很多事物會在時間的流逝中被留在過去。」Terry微笑說到。書店、英文書店、書本,會否有天都會被我們丟到過去的時空去?「出版社的朋友跟我講閱讀的潮流又有回來之勢(Books are coming back)。年青人會覺得是新奇的東西,原來世界不只有手機屏幕。」Terry如此說。讓此作為這文章的結尾,至少是懷着希望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