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19日)又出現如此重大事故,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受命到台灣處理陸客覽車意外事故的中國「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海旅會)秘書長劉克智,接受媒體採訪時對於台灣的旅遊安全說了重話。
陸客在台灣搭遊覽車果真不安全嗎?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如此:端傳媒整理出的「2008年以來陸客在台意外事件」統計,8年來發生的10起重大意外事故,其中就有6起是遊覽車車禍。
遊覽車安全出了什麼問題?更進一步問:是台灣的遊覽車不安全,或者是陸客搭的遊覽車不安全?如果是後者,孰令致之?過去8年陸客大幅成長對遊覽車產業的影響是什麼?為陸客服務的遊覽車司機的身心狀況和勞動條件如何?
最後這個問題,更因為事故調查的最新進度浮上了檯面。
掌控人命卻連睡都被壓榨
台灣檢方週日證實了失火的遊覽車上化驗出汽油成分,行李艙也發現了未起火的汽油。以柴油為燃料的遊覽車上為什麼有汽油?如果是司機蘇明成帶的,究竟是為什麼?整起事故調查因為這幾瓶汽油的曝光,立時籠罩進一片詭異疑雲中。檢警調查方向也指向了駕駛蘇明成的工作及精神狀態,有媒體這樣寫道:
「駕駛蘇明成開遊覽車一個月薪約2萬5(約5970港幣/770美元),公司還要抽成,因此蘇明成和家人討論後,打算跑完這趟陸客團就離職重新找工作。⋯⋯常常人家跑一趟車3千(約716港幣/93美元),他卻只能拿2千,最窮困潦倒時,還曾1天只賺1千。」
儘管蘇明成個人的經濟情況和身心狀態與這起事故有沒有因果關係,真相不明,不該妄加猜測。但蘇明成的勞動狀況,卻是以陸客團為主的遊覽車司機的普遍情況。
一般陸客團駕駛員的薪資包含三部分:「底薪」、「小費」和「旅客購物退佣」。司機每月底薪約為1.5~2萬(約3582港幣/464美元~4776港幣/618美元),「小費」出車日才有,行情是每日500元(約119港幣/15美元),「佣金」則是司機直接跟商家收取,一般是旅客在店家消費總額的百分之三。換言之,如果司機要掙得一份合理的收入,至少有三分之一來自不穩定的佣金,這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及經濟壓力。
不像是日韓或其他國家團都只跑3、4天行程,一般低價的「陸客團」,8天7夜跑台灣全島,實務上多是一位司機從頭跑到尾,儘管駕駛員工時至少14小時,中間有號稱「休息」的時間,但「新北市遊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李式嘉批評,這其實不符合《勞基法》規範,因為一般行規是:車輛停半個小時以內算是上班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就算是休息時間了。但李式嘉認為,即使是超過半小時,駕駛員也是在車上待命,或是處理車子的問題,駕駛需要充分的休息,但顯然他們並沒有得到合理的休時。
「午餐時間,客人在長安東路吃飯,司機必須要把車停到信義計畫區,(編按,兩處都在台北市區,但相距約6公里,交通正常時來回需要半小時),飯店裝了10個水餃,司機拿了就走,中午就吃這個。」
「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魯孝亞接受端傳媒訪問時說,尤其在道路狹窄的市區,遊覽車通常沒有固定的停車處所。客人下車吃飯、購物、參觀時,司機看似不必工作,但實際上總在移車、停車。低價陸客團通常將行程塞滿,跑許多購物點,客人下車次數愈多,司機的工作條件就愈差。
晚上旅客回到飯店,司機要整理車輛。正常旅行團司機是一人一房,但因為預算有限,不能與旅客同飯店,住得便宜不打緊,還必須和其他工作人員共用一房,「今天跟這個導遊睡、明天要跟那個領隊睡,後天要跟別台司機睡」,魯孝亞說,司機就是這樣「到處睡」。
司機與不認識的人同房,各自生活習慣不同,又因為不同旅行團,司機起床時間不同,又會互相干擾,晚上睡不好,第二天精神自然就比較差。「一個操控20幾條生命的掌舵手,為什麼這樣對待他?是誰在糟蹋他?」魯孝亞反問。
司機惡劣的工作的情況,也正如一名已故陸客團司機在臉書上留下動態。
「馬的~426早上6:00起床,7:00出發日月潭~宜蘭,居然搞到我23:30才進房間,當我超人啊,⋯⋯」
「這飯店的司導房(司機導遊房)真爛,隔間,隔音一級差,睡覺睡到一半被隔壁房領隊吵醒真的超不爽,講話,電視,聲音都很大聲實在受不了⋯⋯我我實在受不了了,請櫃檯上來說我要打人了,他才願意把聲音轉小聲,這個領隊還一副很不爽的說這樣還不夠小聲嗎,⋯⋯」
駕駛本身也彷彿是隻「流浪狗」,「陸客團」一去就是一個多禮拜,駕駛跟家庭很有疏離感,「車比老婆還親」。
在這次的遼寧團火燒車意外事故中,安全門上的暗鎖引來了各方批評。李式嘉強調事出有因,因為陸客團跑長途,每天可能在不同縣市活動,旅客的所有行李都在車上,裏頭更有許多貴重物品。旅遊團四處活動,加上景點多,沒有固定的停車位,小偷從外打開安全門偷東西的案子所在多有,司機為了顧及「防盜」,不得不出此下策。
魯孝亞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呼籲政府修改法令,讓安全門加裝類似「中控鎖」的設施,只要司機一發動引擎,門鎖就自動打開。這樣就不會發生司機開車時忘了開鎖,緊急事故逃生無門的慘劇。但無奈政府目前的法令連這一點空間都不給業者。
李式嘉感嘆的說,「一天到晚在車禍,你怕不怕?」聊起駕駛員工作,他通常都勸不要進來遊覽車業,工時長、待遇差、風險高沒一樣「好處」。至於細數那些這個行業的「壞處」,他則說個不停。
除要閃避那些「神風特攻隊」的摩托車,通常也會被要求要攤付車身刮傷、以及乘客的茶水等費用,車身損毀賠償最多聽過高達新台幣10萬元(約23900港幣/3100美元),公司要求每月扣在月薪裏。此外,駕駛本身也彷彿是隻「流浪狗」,「陸客團」一去就是一個多禮拜,駕駛跟家庭很有疏離感,「車比老婆還親」。
除了個人的勞動條件惡劣外,遊覽車司機群體也正在經歷質變。李式嘉說,以往能開遊覽車的,是司機中最成熟、優秀的一群。但現在行業內愈來愈良莠不齊,甚至有人是抱著「開大陸團可以撈金」的心態,許多開聯結車、大卡車、客運的駕駛,紛紛轉來遊覽車業。
但是大型車「駕照拿得久」,並不保證專業,因為操作模式與原理大有不同,他舉例,如2014年的一起新竹五指山車禍,肇事駕駛56歲,擁有超過10年的「公共交通車」駕駛經驗,但到職開遊覽車才1個多月。
有36年遊覽車駕駛資歷、在「公務人員訓練班」擔任講師的李式嘉說,「駕駛員訓練及傳承空洞30年」,台灣培養駕駛員師資不足,更沒辦法傳承過去駕駛的經驗。在過去,駕駛員懂得車體結構,甚至還會修車;但現在,只要通過道路駕駛的考試便可以拿到執照,他總是會接到年輕駕駛打電話說道:「頭家!(台語:老闆)車壞了!」,不懂得需要更換什麼機件,更不知道如何判斷許多車子壞損的徵兆。
此外,駕駛本身操守也有問題。李式嘉批評,特別是陸客團駕駛,為了抽陸客團的佣金「回本」,開車橫衝直撞,在山路上「盲彎」,意思是儘管路況不佳,看不清楚前方,還硬是轉彎超車,他講起每次上阿里山最常遇到這樣的情形。到山上,他問那些司機為什麼要胡亂超車,他們竟然回答:「阿陸仔不給他們翁喔,『一條根』難賣啦!」(台語:不讓大陸人暈車,「 一條根」賣不出去。)
「一條根」是許多大陸旅客在台灣很愛買的成藥,搭車不舒服,用一點可以緩解症狀,但他們恐怕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暈車可能是司機故意搞出來的。
極度寒冬,司機借錢度日
陸客團駕駛待遇差又素質低落,追本究源,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意外發生後,不少評論將問題指向「一條龍」的陸客團經營模式。但魯孝亞認為「一條龍」若是指旅遊社同時擁有遊覽車、購物商家等經營產權,這是各行各業都有的「集團式經營」。他認為問題不出在「一條龍」,而在「削價競爭」。
「我不太願意講這段話,但記者問我:為什麼都是大陸人在出車禍?台灣團也有學生、國旅、也有別的國家的團啊,是不是你們給我不好的車子?我回說:你們給我們乞丐的價錢,想要享受皇帝般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他講的「乞丐價格」,已是長久問題。兩岸旅遊業的現況是中國國家旅遊局僅發給各省一兩家旅行社,辦理團體來台業務,但是台灣的旅行社數量是對岸旅行社的十倍以上,台灣旅行社為競爭削價,把開銷部分盡可能的壓縮,車資價位被壓得很低。
魯孝亞說全台灣目前有1萬7千多輛遊覽車,專門跑陸客團的大約是2500台到3000台。面對固定開銷,遊覽車公司想要「活下去」就得削價,和同業展開惡性競爭。
綜合多位資深的遊覽車業者向端傳媒表示,以陸客8天7夜這樣的行程,一天合理的租車價應該在8500元(約2030港幣/263美元)左右,但2008年開放陸客團後,投入旅遊產業資金爆增,遊覽車快速增加,市場供過於求的結果,陸客團一天車資跌到約7500元(約1790港幣/232美元),扣除司機小費、食宿和油錢,公司的利潤非常低。
蔡英文上任之後,特別是今年6月下旬開始,陸客團掉了將近7成,目前車資一天只剩5000元(約1190港幣/155美元),創下史上「新低價」。
魯孝亞說公司削價的結果,直接影響到駕駛員的薪資。陸客團司機的平均薪資,從新台幣4~5萬元(約9550港幣/1240美元~11900港幣/1550美元),被砍到剩下2萬2千元左右(約5250港幣/680美元)。魯孝先說,因為駕駛員沒有出勤,只能領「底薪」而已。司機月薪兩萬塊沒辦法生活,都會來向老闆借錢,再跟公司借2萬來「度小月」,「大月」再還清。
「現在不叫『淡季』,而叫『極度寒冬』」,魯孝亞說。
才看到这篇文章,原来是半年前的,标题给人的感觉很微妙
现在来看这篇文章真是讽刺至极
我認為評論中並沒有把錯誤歸到陸客頭上,社評有觀點有主觀立場,這才叫做社評,但裡面寫的都是事實(我父親是導遊,時常在說)。
作者是針對整個產業鏈點出問題所在,我看到的是問題出在兩岸的商業規模與成熟度太不對等,以及想來台灣的陸客資金與接受度都太低,導致整個產業鏈生產出的產品品質就是不好。
至於要責怪誰,要如何改變,讀者們考慮社評內容和立場之後,要能自行判斷
介紹了一下遊覽車司機收入低,工時長,休息不好,最後原因還是怪陸客?蘇明哲當天酒後駕駛,性侵被判決為什麼不涉及,如此重要的條件都被弱化來歸納出文章的觀點,實在不能接受。
看了端传媒这么久,这篇文章代表了非常典型的一类报道,就是自带立场的来描述客观。整篇文章看似写游览车司机的日常生活,但结合当下情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车祸事出,因不在个人而是在于综合冲突集中爆发:一个在两岸关系紧张时期带来的行业萎缩,带来的恶果反哺到了大陆人自己身上。尤其是在调查结果根本还没有完全出来的时候,好像答案已经隐约就是这么回事。非常讽刺的是等调查出来另外一部分,司机喝了酒,性侵过导游,被判过刑之类的结果出来之后,再看整篇文章都会觉得是情景完全错乱,非常荒谬。
货币换算请加上人民币!谢谢!
当陆客游玩、吃饭、睡觉时,游览车司机在做什么? 答案是在喝酒。按本文作者的逻辑,司机喝酒是有原因的,因为陆客太多,司机很累,只能借酒消愁。
部分說詞(像是一條根)非常非常片面。不該寫在報導裡!
沒有暗鎖!
沒有暗鎖!
沒有暗鎖!
錯誤的報導到底要錯幾次才會更正?
都是陸客做成、這個我明白
理論上說,這種事要靠市場解決:旅遊業不受限制,兩岸旅行社數量對等的情況下,競爭削價的行為就會緩和。理 論 上 說...
结论就是:都怪陆客
貨幣換算請加入人民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