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5月12日,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全體會議就是否承認中國享有市場經濟地位(Market Economy Status,MES)舉行了投票表決,結果546票反對,77票棄權,贊成的只有28票。
儘管歐洲議會的這項決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如果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要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仍然需要歐洲議會批准通過。
今年12月11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15週年,根據中國2001年加入時簽署的《中國加入 WTO 議定書》,加入滿15年後其他締約國將不能再以中國不具備市場經濟地位為藉口,進而以替代國產品為參照來對中國進行反傾銷。
中方認為,這意味着中國屆時將「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目前由於受到不滿中國商品進口人士和團體的壓力,美國和歐洲多國的政客正致力於阻止中國在今年12月「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他們希望讓中國在下次WTO對反傾銷案進行抗辯之時穿過層層關卡,其後才能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金融時報報導稱,中國為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正在抓緊時間遊說歐美。
關於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盟諸國分歧不斷。英國很早便表態支持歐盟儘早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德國總理默克爾則稱原則上持支持態度,但強調中國還需在政府採購等多個方面改進;意大利和法國則傾向於反對。歐盟委員會的28名成員也於今年年初討論後決定,將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擱置到下半年。
美國於去年年底便有官員警告歐盟,不要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稱此舉等於單方面解除歐洲對中國的貿易防禦,歐盟可能因此難以抵禦中國的低價商品傾銷。
今年2月15日,包括工人、企業家等在內的數千名歐洲鋼鐵行業人士,在歐盟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集會遊行,要求歐盟正視並解決中國低價傾銷鋼鐵產品的問題。
4月11日,在德國西部城市杜伊斯堡(Duisburg),約1.7萬名鋼鐵工人、資方代表響應號召罷工一天,抗議議題中包括中國對歐洲傾銷鋼鐵。
中美貿易近期也摩擦不斷。今年4月,美國鋼鐵公司九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訴,要求監管者調查數十家中國鋼鐵生產商及分銷商,原因是他們共謀操縱價格、竊取商業秘密,並通過虛假標籤來避開貿易税;5月10日,美國政府又向 WTO 投訴,指中國違反 WTO 於2013年作出的裁定,繼續對美國進口的肉雞產品徵收高額關税。
聲音
中國不是市場經濟,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構成不正當的競爭,危害整個歐洲工業以及數百萬的就業位置。
此次投票發出一個信號:如果任何措施削弱我們捍衞自己不受中國不公平競爭影響的能力,歐洲議會就不會接受這種措施。
中國也需要自問,自己是否已真正轉型為完全的市場經濟⋯⋯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本該是個簡單的貿易問題,但現在它背後存在政治因素。
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不需要世貿組織其他成員的背書。
市場經濟地位
來源:新華社、BBC中文網、微信公眾號: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華爾街見聞、金融時報、中國新聞網、FT中文網、中國商務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