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春:寫文章這件事可以被教嗎?又該怎麼教?

《文章自在》集合的不是所謂的範文,更不是張大春認為某個範疇下最好的文章,因為他認為這樣做就是在製造典範垃圾。
張大春於閱樂書店。
風物

往淺理解,《文章自在》可以視作一本教孩子怎麼面對應試作文的書,但既是出自張大春之手,大概猜也知道,他的書不會如此淺白。就像他的舊作《送給孩子的字》,看起來是寫給孩子,但若細讀,想必會讓不少成人讀者都汗顏於自己了無文采,更何況是這本講明談「作文章」的新作。

有趣的恰恰是《文章自在》的起點:寫文章這件事可以被教嗎?整本書85篇文章裏,除了有6篇是張大春為了結構需要而找來的從古至今名家之文,其他文章的作者都是他自己,而且大都是舊文。重新組合舊文成為這本書的意義,在他看來是「示範一種不是制式的文章」,不論是寫人物、寫政論、講故事、寫八股文,每個題材都有自己的寫法。

書中的三十多個主題,皆以一篇引文跟一篇例文組成,有時由引文帶出例文,有時反之。於是整本書,既是本散文集也包括了作文示範。過去張大春是不出散文集的,他的想法素來是「散文每篇單篇是生命,變成一本書就怪了,做作了。」但正好過去三年每逢考季,關於語文程度的各種爭議紛至沓來,而且總夾帶着各種政治意見,眼見眾人各帶目的談國語文,這種現象反倒成了推動此書成形的契機:「我把平時不出散文集的想法變成出了散文集的動機:既然我認為我的文章不太一般,那我就該出一本散文集,去面對語文環境、語文教育和考試制度這三樣東西。」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