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2015十大科技新聞,記錄人類進步的足跡

刊登於 2016-01-01

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攝 : Claudio Bresciani/REUTERS/TT News Agency
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國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簡體中文版《環球科學》與中國科普網站果殼網分別評出2015年十大科技新聞。端聞經過整理,帶您回顧過去一年人類科技發展和探索突破的精彩瞬間。

宇宙永恆的奧祕在於我們竟然能理解它(The eternal mystery of the world is its comprehensibility)。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名言

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

在「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太空船於7月14日歷史性地飛越冥王星後,美國太空總署(NASA)確定了這艘飛船的下一個潛在目的地——一顆名為 2014 MU69 的小型柯伊伯帶(Kuiper Belt)天體,它位於冥王星以外16億公里遠的軌道。柯伊伯帶是位於海王星軌道外側的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圓盤狀區域,該處的天體被太陽加熱的程度非常微弱,被認為代表了外太陽系在46億年前出生時完好保存的凍結樣本。(端聞:新視野號飛越冥王星後前往太陽系邊緣

與地球最相像的行星被發現

科學家告訴我們,人類離尋找到「另一個地球」又近了一步。NASA 於7月24日凌晨宣布確認了一顆名為「開普勒452b」的行星,並認為它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它距離地球1400光年(即光速行走1400年的距離),繞着一顆比太陽質量多4%、亮度高20%、年齡大15億年的恆星運轉,與恆星的距離跟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相同。開普勒452b 的直徑比地球大60%,是岩石星球的可能性很高,它還有可能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和大量的水。儘管開普勒452b 不是唯一的宜居行星,其「地球相似指數」也並非最高,但考慮恆星相似度的話,科學家認為它確實可以被稱為「另一個地球」。(端聞:NASA 發現人類新家園?

人類知道了宇宙的「死亡」速度

廣為科學界所接受的大爆炸理論告訴人們,宇宙的年齡是有限的,而天文學家今年得知了它「死去」的速度。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ICRAR)的 Simon Driver 教授於8月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提出了一項發現,通過分析20萬個恆星系,測量出它們產生的光和熱只有20億年前的一半,並且還在持續下降中。這是迄今為止人類對宇宙中鄰近區域能量所進行的最精確、最詳盡和涵蓋範圍最廣的一次觀測。(端聞:能量比20億年前減半,宇宙走向終結?

人類新的祖先被發現

約翰內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的古人類學家伯格(Lee R. Berger)於9月宣布,經過2年研究,他率領的60人團隊在一個距地面30米的洞穴發掘了大批類人類生物化石。他們將這個新發現的人種命名為納萊蒂人(Homo naledi)。在南非當地的北索托語中,納萊蒂表示星星。伯格稱,納萊蒂人和我們的關係可能沒那麼密切,但擁有的認知能力基本和人類相同。(端聞:人類祖先?南非發現新人種化石

火星上存在液態水被證實

9月28日,NASA 召開發布會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了存在液態水的「強有力證據」。多年以來,人們被告知火星表面有類似河床的地質痕跡,説明遠古時期曾有水流過;我們也知道了火星上存在冰凍圈(Cryosphere)和永凍土層(Permafrost)。但是如果真的找到了液態水,這將不僅對天文學,乃至對人類都是一個巨大的發現。(端聞:NASA 宣布火星上存在液態水

首位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華人得主誕生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5日,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卡羅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率先出爐,委員會將大獎頒發給對寄生蟲疾病新療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其中包括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屠呦呦。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率先提出用乙醚提出青蒿素,對後來發現青蒿素的抗瘧作用和深入研究起到了重大影響。(端聞:屠呦呦成為首位獲諾貝爾醫學獎中國人

量子力學「超距作用」首次得到嚴格檢驗

在量子力學理論中,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效應問題「糾纏」了物理學家們幾十年,至今也沒人能弄清背後的機制。這一效應描述了一個亞原子粒子(比原子更小的諸如電子、中子、光子等粒子)的狀態可以「瞬間」對另外一個亞原子粒子的狀態產生影響的現象,無論它們相距多遠。10月21日,來自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以及西班牙和英國的科學家們在著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研究論文,提供了新的關於量子糾纏效應確實存在的實驗證明,並宣稱此前實驗中最重要的「漏洞」已經得到修補。(端聞: 量子糾纏快過光速,瞬間移動成為可能

轉基因三文魚美國獲批上市

11月19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在其官網宣布,由 AquaBounty 科技公司培育的 「AquAdvantage」 轉基因三文魚安全無害,可供人類食用。這是全球第一例獲准供人類食用的基因改造動物。AquAdvantage 轉基因三文魚早在二十餘年前便被科學家培育出來,直到2010年才獲得 FDA 認定「安全無害」,又經過5年之後才獲准食用。它是一種轉入了太平洋奇努克(Chinook)三文魚基因的大西洋三文魚,這種基因使它可以生長得更快。(端聞:美國批准轉基因三文魚可供食用遭抗議

基因編輯技術引爭議,全球科學家開會討論

全球基因領域頂尖學者於美國時間12月1日聚首華盛頓,召開歷史性的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International Summit on Human Gene Editing)。會議由中國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及英國皇家學會聯合召集,20多國學者參加,在為期3天的時間裏探討基因編輯技術及其引發的安全、法律和倫理等問題。今年4月,中國中山大學學者黃軍就用 Crispr-Cas9 技術修飾人類三原核受精卵(不能正常發育的受精卵)時,曾引發激烈討論。(端聞:全球基因科學家召開峰會,討論「定製嬰兒」等倫理問題

巴黎氣候大會達成協議

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經過談判,於12月12日通過歷史性的《巴黎協議》,195個與會國家一致同意控制温室氣體排放,以達到工業化前至2100年全球平均氣温上升不超過2攝氏度,並努力控制在1.5攝氏度內的目標。(端聞:巴黎氣候大會達成歷史性減排協議

《科學美國人》

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國的一本科普雜誌,始於1845年8月28日,起先是每周出版,後改為每月出版;它為美國歷史最長的、一直連續出版的雜誌。《科學美國人》在2005年12月時每個月約有55萬5000份美國國內發行量,以及9萬份的國際發行量。雖然被認為是高水準的期刊,但這本雜誌並不採用類似《自然》雜誌同行評審的方式審查稿件,而是提供一個論壇來呈現科學理論和科學新發現。盡管本期刊是一本備受尊重的出版物,它並不像其姊妹出版物《自然 (期刊)》那樣由同行評審,而是像一個公眾討論區那樣,以更大的讀者群為對象。中文版的文章大多數都是翻譯自英文版的文章。在中國大陸,《科學人》在1979年起譯為簡體中文版,刊名為《科學》,但由於發行量等原因,至2005年底停辦。《電腦報》雜誌社後獲得了美國《科學人》雜誌社新的授權,在2006年1月,與《科學人》版權合作的簡體中文月刊《環球科學》創刊。現在,《環球科學》於每月5日出版。台灣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繁體中文版,刊名為《科學人》,內容除了譯文外也加入了「華人觀點」一欄,發行於台灣及香港。(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環球科學果殼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