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了解歲月是禮物而非負擔的人,才能得到這份禮物。」──美國作家 瓊‧齊諦斯特
能夠活到老年,是一種福分。如果在變老的過程中,能夠活得更豐盛,那麼,老年便是時光送給我們最可敬的禮物。
也許有時我們太關注自己所失去的,以至於未能察覺我們所得到的。我從德國普通長者的尋常生活得到一份激勵,原來老年並非人生的障礙,反而是一個意義深邃的人生新階段──開始為更深遠、更豐厚、更重要的事情而活 。
身體會經歷老年,但生活沒有老年。人生的下半場,甚至可以比任何時刻都更精彩地生活,生命因此而繼續成長。
依山傍水的德國圖賓根古城很容易令人陷入沉思。
沿着內卡河岸的樹林散步,兩旁的十六世紀的典型德國建築如同一張畫卷,河面靜靜倒映着古老又詩意的風景。時間彷彿被藏在狹窄古老的石板路小巷里沒有走過,中世紀還在這裏。
打開了一扇新的門
微光早已落入山下,一片片乾草在眼前樹映着晚風的輪廓。月光亮得可以讀報紙了。
「對的,我特意邀請月光來!」Werner Radtke 時刻展露他的幽默感。
關於老年,他形容自己第一個草圖才剛剛起稿。當然,現在他才六十五歲,方才風度翩翩進入老年。退休八個月,他錄歌三百首、跑了幾個馬拉松比賽,找到了去黑森林一條新的路徑,收集當地教堂和紀念碑檔案,還將數千張家庭照片和幻燈片數字化……
每一個尋常的日子,他6點起床,開車送妻子上班後,就到森林散步或者慢跑约8到20公里,然後回到個人圖書館練習吉他、自彈自唱。他的圖書館,3078本書全部按字母順序排列。「如果嚴格一些,我應該再按不同的字體來排列……」嚴謹態度實在令人驚嘆。
「退休後我彷彿打開了一扇新的門。 」這扇門的鑰匙只有這個階段才會出現。
「主流社會太崇尚專業性,職場的狹隘捆綁扼殺了作為一個人的潛能的全面發展,而人生中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才能沒有充分發揮。」
一種學習放慢的嘗試,似乎對職業生涯所受到的傷害帶來了療癒──在忙碌的職場中,我們往往沒有時間消化那些傷害。
現在他可以將個人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了。「我是專業的業餘愛好者!現在可以盡情地享受長跑、德國文學、哲學、音樂、行山……我每天感到振奮,簡直無法安靜下來。」紅光滿面的他,一幅激情澎湃的樣子。
在斯圖加特和圖賓根之間的森林,他走入那片深深的翠綠中,時而徒步,時而騎單車,逐漸將歷史記憶的碎片拼合起來:這一帶9個城市、 56個村莊經過幾個世紀的伐木,這片森林幾乎成了荒地。十八世紀德國林業科學開始發展,護林人員努力教育人們在伐木同時也要造林,留下青山給後代。當時發生過激烈的社會衝突,紀念碑石訴說了護林人員被殺害的悲劇……他一邊探索考察,一邊在森林裏與光追逐玩耍──用相機記錄歷史,拍下一千多張考古照片 ……「我對周遭一切充滿好奇,想要探索我生活了這麼久的地方。」
「長時間以來,我們的速度是錯誤的,只是匆忙而膚淺地與人打交道、機械般地做事。」他認為,一種學習放慢的嘗試,似乎對職業生涯所受到的傷害帶來了療癒──在忙碌的職場中,我們往往沒有時間消化那些傷害。
他當過水手、園丁、教師、印刷業校對編審……在圖賓根生活了三十四年,是一位稱職又出色的單親爸爸──他和兒子一直是無所不談的好友,經常一起彈唱。他發現兒子最近在球賽中拉傷了韌帶,很關切,可是欲言又止。「我現在這個年紀如果摔倒了也許再也難以恢復。所以我十分小心保護自己,寧可輸球,也不能冒險。」他越來越懂得照顧自己。
慢速帶來的風景
關於速度,他退休前一兩年便開始思考了。他有意識地做一切事情都慢下來。慢慢地吃飯、閱讀、開車、拍照......他變得更加專注,試圖找到一種特別的節奏──做任何事都用一種恰如其分的速度,提高自我覺知。特別要慢下來並非源於身體的局限,而是保持覺察地控制。「當開車慢了,我可以更投入地唱着歌開車。」
當生活節奏開始由自己掌控,慢速會看到不一樣的視角。即使在最熟悉的老城也能發現新的驚喜:兩棟建築之間不起眼的狹小通道上,原來有一個從中世紀保留至今的門框;另一處曾捐贈麵包給窮人的社會組織老樓,牆上雕刻的符號,原來有800年歷史!古老的大學學生會大門雕刻着:「生命是短暫的,但藝術是恆久的。」這是典型日耳曼人的思考。
青春是一種內心的品質,與歲數無關。
「變老,不代表生命停止成長,這個過程不是負數,而是正數。」在他看來,生理上有老年,但生命可以繼續成長着。這個階段能夠更出色地完成一些年輕時候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比如專注力,比如更懂得自己的節奏。
「變老,意味着在跑42公里馬拉松時速度並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關於運動的想法。就像捷克長跑名將 Emil Zatopek 說,鳥飛,魚游,人跑。又如歌德所言,生命在於運動。」他總是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一些哲理。
很多時候,過程便是目標。他練習馬拉松時,會在附近村落每週跑三十二公里。跑步途中有偶遇的樂趣。有一次路上遇到80歲婆婆獨自坐在玉米田邊,他停下來和她聊了一個下午, 雖然說着方言,不完全聽懂,但他快樂得忘記了跑步。有一次遇到熟知法國文學和哲學的工程師,二人邊跑邊聊,難得遇到知音人,彼此都忘記了在跑步。
「有人二十歲就已經老了,我也認識有八十九歲還爬上高山頂峰,努力學俄文,並結第三次婚……」 他說,青春是一種內心的品質,與歲數無關。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可以擁抱青春。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