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歷屆奧斯卡,香港入圍過三次最佳國際電影,卻同時在該獎項有三次被DQ的污點。居然可以如此屢(未)戰屢敗,二十年間被DQ三次,相信都是一個紀錄。
三個月前,由香港新導演曾憲寧執導的《燈火闌珊》獲選代表香港「出戰」奧斯卡,競逐最佳國際電影;惟至日前,《燈火闌珊》劇組卻意外宣布,它們剛剛收到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的通知,作品未能成功晉身該獎項的首輪候選名單,而且「原因未明」。亦即香港於今屆奧斯卡沒有代表作品參選。
熄滅闌珊燈火:原來是他
《燈火闌珊》疑似被 DQ(取消資格)的消息一出,香港各大媒體都非常轟動,連忙追問每年負責選送「出戰」奧斯卡作品的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更甚至有媒體直接去信奧斯卡選委,查詢為何《燈火闌珊》無法競選,因何事、何時取消資格,熱議程度與上周末創香港開埠以來投票率最低紀錄的區議會選舉,有著雲泥之別。
坦白說,焦點不在於《燈火闌珊》一片的得獎呼聲有多高,而是跟 DQ 扯上關係,都會觸動今日香港人/媒體的敏感神經,如杯弓蛇影,直接聯想到是政治打壓。不過,事隔一日,好幾間媒體都引述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主席洪祖星及奧斯卡選委的回覆,一切與政治無關,而是選送過程有利益衝突。
奧斯卡選委表明,由於各地區/國家選片委員會成員不可以跟獲選電影有任何專業關係,導致《燈火闌珊》不符合競逐資格,意思即是製片家協會內部犯規;主席洪祖星並不否認,更早在十月已接獲DQ消息,歸咎於奧斯卡選委今年八月改制——
其一是協會成員「入職」超過六年不能投票,舊「班底」要全部換走;其二是新增了限制,製片人、導演及演員並不能投票給自己有份參與的作品。由於「沒有白紙黑字」列明新賽規,而今屆「換血」後的選片委員會,其中一位有份投票的成員正是《燈火闌珊》的主要演員⋯⋯
至此,《燈火闌珊》除名事件的「嫌疑人」已呼之欲出。不出半天時間,猜是不想連累到其他演員惹嫌,任達華透過電影公司承認是自己投了票給自己主演的《燈火闌珊》,公開致歉。
任達華在《PTU》(2003,杜琪峰導)有句經典台詞:「捽甩佢(擦掉它)!」隨著真相大白,網民、影迷都揶揄是他「捽甩(擦掉)」了《燈火闌珊》的參賽資格。
較特別的是,中港台三地每屆都分開選送作品,佔三個名額,但不涉地緣政治考慮。上世紀末的三地關係,有別於今日需要顧及涇渭分明的身份認同,若有一部華語電影能贏得西方影壇,都是華人的盛事,共享榮譽。
香港被奧斯卡「DQ」:已是第三次
不過,雖然選送過程犯了規,但據奧斯卡方面的說法,香港本身可以再派(resubmit)另一作品「出戰」最佳國際電影,然而香港製片家協會放棄了這個機會。所以,嚴格來說並非取消資格,而是放棄資格。洪祖星解釋,如果改派排名第二的《毒舌大狀》「出戰」,對高票選送的《燈火闌珊》不公平。
撇除「寧願棄賽都不用替補方案」的做法是否妥當,也不談製片家協會早前一直隱瞞DQ事件的原委,事實上,跟奧斯卡今年改制無關,協會內部不認真留意賽規,並不是今日的事。綜觀歷屆奧斯卡,香港入圍過三次最佳國際電影(舊稱最佳外語片),卻同時在該獎項有三次被DQ的污點。
台灣早在1957年第30屆奧斯卡已經參賽,香港則在1959年第32屆開始報名,中國大陸則要等到改革開放後的1979年第 52 屆才正式參與。
早在 2002 年,由鮑德熹執導的《天脈傳奇》,由於英語部分太多而不符合參賽資格;緊接著在 2004 年,由杜琪峯和韋家輝聯合執導的《大隻佬》又因為上映日期比大會規定時間「偷步」早了五日,導致犯規失格。而第三次,就是《燈火闌珊》。居然可以屢(未)戰屢敗,廿年間被 DQ 三次,相信都是一個紀錄。
換而言之,最不公平的一方,應該是沒遵守賽規的製片家協會。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前身為最佳外語片,是奧斯卡少數不需要作品在美國公映都可以獲得提名的獎項,而是由各地區/國家的官方電影機構選送,每屆只能選一部「出戰」,電影主要對白必須為非英語,且含英文字幕。
較特別的一點是,中港台三地每屆都分開選送作品,佔三個名額,但不涉地緣政治考慮,而是因為台灣早在1957年第30屆奧斯卡已經參賽,香港則在1959年第32屆開始報名,中國大陸則要等到改革開放後的1979年第 52 屆才正式參與。再者,上世紀末的中港台關係,有別於今日需要顧及涇渭分明的身份認同,若有一部華語電影能贏得西方影壇,都是華人的盛事,共享榮譽。
華語片與奧斯卡蜜月期:《臥虎藏龍》之後改變
以香港為例,九十年代曾兩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就分別是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和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兩片都沒香港背景,但就掛名以香港代表的身份參賽。拉遠一點,許鞍華的《客途秋恨》曾代表台灣「出戰」奧斯卡,楊凡的《淚王子》代表香港參選,電影卻是關於台灣的白色恐怖時代。
無論是電影作品本身,還是選送奧斯卡的策略,中港台最初都沒太多門戶成見,香港有時更稱得上是樂於作為中國導演角逐國際獎項的第二名額。但到了 2020 年,就已不可同日而語,當《少年的你》代表香港「出戰」奧斯卡,其代表性和香港性隨即就受到大眾質疑。
那尤其是正值香港反修例運動的一年,針對《少年的你》憑什麼代表香港,中國電影騎劫香港的聲音更是鬧得滿城沸騰。但無可否認,《少年的你》是代表香港第三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作品。而事實上,入圍的三部作品都跟香港沒直接關係。
中國在2018年以後「出戰」奧斯卡的片單也有所變化:感覺上不再是衝著獎項而來,而是視為一項展示國家軟實力的外宣工作,似乎有意向國際評審彰顯當代的愛國、大國、富可敵國幾種意識形態。
當然,不只中港台的身份政治迎來劇變,大概就在李安憑《臥虎藏龍》贏得最佳外語片的那一屆之後,華語電影和奧斯卡的蜜月期亦告一段落,自此,中港台的奧斯卡選送策略似乎都有了些改變。
先談中國大陸,坦白說,一路以來「出戰」名單都相對沉悶,不外乎是由張藝謀、陳凱歌和馮小剛包攬,張藝謀還要七度出征(不計代表香港),實在不負「國師」之名。不過,自 2002 年的《英雄》之後,中國電影已再未入圍,直到近年才風氣大變。
過去負責選送作品「出戰」奧斯卡的中國官方機構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即所謂的廣電總局。但該機構2018年大改組,廣電總局解體,由中宣部(中共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電影相關事務,而「出戰」奧斯卡的片單也有所變化:感覺上不再是衝著獎項而來,而是視為一項展示國家軟實力的外宣工作。
這之後選出的影片如吳京的《戰狼 2》,陳可辛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陳可辛也是第一位代表中國「出戰」奧斯卡的香港導演),及今屆的《流浪地球 2》。從拍攝規模、題材、票房來看,藝術性其次,獎項亦其次,卻有意向國際評審彰顯當代的愛國、大國、富可敵國幾種意識形態。
相比大陸和台灣,香港近年選送片單既分裂,也很飄忽。有時是香港導演、香港議題的小品作品,水準未必年度最佳,但無疑很有香港色彩。有時卻是靠攏中國市場,甚至沒任何香港色彩的主旋律億元大片。
台灣:選送制度更透明
至於台灣,在李安之後,對選送作品的本土性明顯有更多考量,像魏德聖、鍾孟宏執導的一些紮根台灣的題材,便屢屢代表台灣「出戰」奧斯卡,其實亦志不在獎,而是台灣本土意識形態的展現。
另一方面,台灣的選送制度亦相對透明,「出戰」名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統籌,採用公開徵片方式,各片商自由報名,再由七人以上的甄選小組推薦一部作品做代表。甄選委員名單、報名作品數目及最終推薦理由都會對外公開。
譬如 2021 年推薦鍾孟宏的《瀑布》代表台灣參賽,甄選小組形容電影既以台灣疫情為背景,同時是「導演拍攝風格轉變的作品,首次以女性的視角來觀察社會」,推薦理由為「回應現實,精準深刻。無論是視覺隱喻或人物關係,都有生動高明的表現」。
台灣今屆以程偉豪執導,糅合同志、靈異和喜劇題材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為代表,雖然作品對於角逐奧斯卡獎項不像有優勢,有些令人意外,但畢竟作品兼顧了新舊台灣社會價值,正如甄選小組所說的推薦理由,指其「將傳統習俗與現代觀點巧妙結合,幽默與情感兼具,展現台灣文化及生活特色」,為台灣「出戰」奧斯卡又似乎相當合理。
相比中國大陸和台灣,香港近年的選送片單令人摸不著邊,既分裂,也很飄忽。有時是香港導演、香港議題的小品作品,像《一念無明》、《媽媽的神奇小子》及今屆的《燈火闌珊》。作品水準未必是年度最佳,但無疑很有香港色彩。然而,有時卻是靠攏中國市場,甚至沒任何香港色彩的主旋律億元大片,像《少年的你》、《紅海行動》。
香港的小圈子選片?
原來由邵逸夫年代開始,香港電影每一年的奧斯卡「出戰」資格,都由此協會內部壟斷。
一半香港,一半是中國香港,當然都反映了香港電影人的兩條進路。但在《燈火闌珊》除名事件之後,最多人關心及追問的是,這條路是誰來選擇的?是怎樣選出來的?以前我們在意賽果、勝負,今日更在乎過程。譬如說,選送《燈火闌珊》犯規不符資格,為何不改派其他作品參賽?
而決定這一切的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到底是什麼來頭?為什麼幾十年來都是這個協會去選送?
這兩天翻查很多訪問紀錄,發現這個協會原來神秘到不得了,想來多虧了《少年的你》和《燈火闌珊》所引起的社會爭議,那才找到一些零星資料。成立於 1964 年的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其實是由已故影視大亨邵逸夫創辦,以年份計,遠遠早過 1982 年成立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及旗下十四個董事會。
距今逾半個世紀前,香港開始報名角逐奧斯卡外語片,該協會選委會就指明由邵逸夫推舉作品代表香港參賽,從此成為官方選送機構,惟後來邵逸夫年事已高,無綫電視由太太方逸華打理,而此協會則交由「好友」洪祖星做主席。
然後呢?然後就沒有了,洪祖星這個主席一做就已經做了起碼二十年。即是由邵逸夫年代開始,香港電影每一年的奧斯卡「出戰」資格,都由此協會內部壟斷。
洪祖星又是誰:曾去年呼籲杯葛金馬獎
如果沒有今次事件,外界根本不知道這個選送港片出征奧斯卡的圈子,小過擺一圍檯,奧斯卡「出戰」資格原來只是由臨時「換血」的十三個委員投票選出來。
而洪祖星又是誰?洪祖星身兼香港影業協會理事長,就在去年呼籲電影業界杯葛金馬獎,「務須三思,以免殃及池魚」。想來幾年前批評《少年的你》不代表香港的說法,可能都是太天真,在無綫電視都人去樓空,淪為帶貨直銷平台的今日,這個邵逸夫世襲協會居然還每年手握著一個奧斯卡「出戰」名額。而且還是一個不看國際賽規,被 DQ 過三次的組織。其實奧斯卡今年改制,表明連坐六屆的舊成員不可以再投票,不就是痛改前非,想改掉這些上世紀因利成便的前朝陋習?
近年金像獎常被一些本地新導演揶揄揶是小圈子老人獎,說來都有點不公道,就像金像獎主席爾冬陞所說,旗下十四個屬會,每年起碼近二千人投票;相比之下,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就更老,圈子更小了。感謝任達華,要不是任達華直接投了票給自己的作品,導致《燈火闌珊》喪失資格,那就沒有洪祖星和奧斯卡選委的回覆,外界根本不知道這個圈子小過擺一圍檯,奧斯卡「出戰」資格原來只是由臨時「換血」的十三個委員投票選出來?就是那麼赤裸,簡直是今日香港「整頓」後的選舉制度寫照。
但不同的是,香港媒體如此緊張這次 DQ 事件,連日來窮追猛打,其實跟奧斯卡無關,也不是完全因為《燈火闌珊》,而是這一張選舉背後,至少大家問到答案,找到真相,亦有人就違規道歉,承認責任。沒有答案,無人問責,甚至你明明知道真相並不是這樣,但本來面貌已被「捽甩/擦去」的那些事情,太多太多。被捽甩/抹去了的名字,豈只一部《燈火闌珊》?
有没有人能解答一下,所以奥斯卡是会知道各个国家地区的选片委员会的人员和操作流程的吗?那中国官方机构也要给他们提交这些资料吗?如果他们就没有投票呢?
@sunny1030 說的是2018年的《紅海行動》
《少年的你》和主旋律大片关系不大吧。
我仲以為配圖是:整個電影業都畀你搞wang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