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三十週年將屆,華人民主書院與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舉行「六四事件30周年中國民主運動的價值更新與路徑探索研討會」,會議為期兩天半,當年八九民運參與者與研究者齊聚一堂,重新還原當年現場、討論未來中國情勢。過往,六四紀念研討會都在香港舉辦,這是首度大規模移師台灣,不但讓台灣本地民眾、行動者多了參與六四紀念活動的機會,也讓三十年來持續不間斷的六四紀念場景發生了置換。
「為什麼要辦在台灣,答案很簡單,如果辦在香港,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與會者都來不了(如王丹、吾爾開希、封從德、王希哲、楊建利等民運人士,多半都有訪港被拒的前例)」華人民主書院校長陶君行說,「之前雨傘運動前後的時候已經有這個現象了,他們(這些赴港申請簽證遭拒的講者)可能也覺得沒什麼太特別,也沒有特別說出來,但很多講者現在都來不了香港,光在網路上申請就過不去。在雨傘運動以前,都是有關民運的人士,現在擴大太多,連部分台灣的公民運動的人士都沒辦法來。」
會議中,除了王丹、吾爾開希與封從德等台灣熟知的學運領袖之外,引人矚目的尚有:吳仁華紮實的歷史研究,為當年的歷史重新貢獻諸多重要史料。吳國光提出「六四事件政變」說,認為六四學運過程中,鄧小平調動軍隊、撤換領導人乃至任命新領導人,實是一場軍事政變,引起現場正反意見激辯。當年解放軍官李曉明與受傷學生方政同台,兩人火花,也引起台灣媒體關注。被王丹譽為「我們之中最聰明、學術做得最紮實」的學運領袖王超華,亦首次在台灣發表新書《從來就沒有救世主》。知名維權律師滕彪亦與會發表,提出在中國「高科技集權主義」下,公民如何持續行動的疑問。
劉曉波思想遺產、八九後的中國維權運動也是會場上多次反覆提起的話題。雨傘運動的周永康、三一八施懿倫也合寫了一篇論文,雖然仍在雛形,探討六四事件對香港一國兩制方案形成的影響。
會議反應熱烈,大廳一位難求,與會者發言踴躍,當中也可見不少台灣年輕學生身影。這些講者來台並不只在研討會上發表,也在各獨立書店、中研院與大學校園有演講,製造了豐富的外溢效應。
開幕式定錨:三十年後,世界走入「後後冷戰」時期
除了六四的參與者、研究者,與中港台三地的行動者之外,研討會廣受各方矚目的講者,無疑是負責進行開幕演說的史丹福大學政治系教授Larry Diamond。Larry Diamond在會後接受《端傳媒》專訪時,他回顧89年的天安門事件時表示,今日的中國政權仍恐懼著自己的影子,「這個影子是什麼?我們都非常清楚,正是今天研討會的主題,八九六四天安門運動。」
六四運動發生在世界對「民主」抱有希望的年代。
Larry Diamond進一步分析,六四運動發生一個在世界對「民主」概念整體都抱有希望的年代。而在89年之後,柏林圍牆倒塌、共產主義垮台,直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期,世界經歷了一段「意想不到」民主進展。但自2006年或2007年開始,世界開始進入一段民主衰退期。Larry Diamond分析,在這段期間,民主衰退的腳步是「漸進式的、零碎而片段的」,但仍是可以指認的。
面對此一現象,Larry Diamond認為,與其繼續以「後冷戰」稱之,不如說世界進入了「後後冷戰」(post-post-cold war)時期。在Larry Diamond的分類中,後冷戰時期是從1991到2006年為止,特色是由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主導世界秩序,而民主是當時世界上主要的政府體制。民主自由的價值擁有極大的動能,吸引更多國家轉向民主體制,而專制政體則轉向守勢,直到2006年為止。
Larry Diamond指出,2006年後的民主衰退,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美國對伊拉克「非必要的、災難性的」軍事介入,讓許多人將民主推廣與軍事侵略畫上了等號,或認為伊拉克戰爭是一場武力強制的政權更換。第二個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機,這導致西方國家的經濟分崩離析,且造成持久的影響:全球化下不平等現象持續攀升,接著移民危機出現,反移民情緒、負面的民粹主義也不斷攀升。與此同時,俄羅斯、中國等專制政權影響力日增。
Larry Diamond認為,這些因素重疊交織、彼此強化,但在同一時間,美國的民主則不斷疲軟衰落。「我們的世界已經轉變為另一種世界,一個混亂的世界。」Larry Diamond說,「這個世界有兩個超級大國中國和美國,以及一個『半』超級大國、擁有核武的俄羅斯。這是一個美國權力和世界地位縮水的世界,但這也是一個民主仍然存在的世界。大家還不知道該怎麼稱呼這樣的新世界,這是一個在想法、權力、影響力、經濟模式等領域都有激烈爭奪戰的世界,但已經不是後冷戰了,除了後後冷戰,你也可以稱之為新冷戰。」Larry Diamond舉例,中美貿易戰與美俄之間的緊張關係,都是例子。
「我不願意說這是一個民主崩壞的時代,無論是漸進式的還是突然的崩壞,但是我們確實在一個腳步不斷加快的民主失能時代,一個對民主威脅漸增的年代。」Larry Diamond如是說,「美國、歐洲國內也有許多問題,但人民仍擁有自由可以挑戰政府、要求改革。民主提供開放、草根、自主且可協調的工具,來進行改善、自我調整、質問與再生。(建構這樣的體制)需要獨立機構、獨立司法機關、獨立監管機關,你也需要獨立和自由的媒體。而上述這些,在一個越來越鞏固加強的獨裁體制中是毫無可能性的。」
他也直指,目前的中國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中國的政治體制是由上而下的,當有任何嚴重的異議、質問出現,一定會被事前制止或是事後審查刪改。一個政治體制無法容忍研究、更別說辯論自己的過去,這就是一個有問題的體制、道德破產的體制,因為它無法對自己的歷史(指八九六四運動)有誠實的叩問,無法從自己的過去學習,進而反覆犯了一人獨裁的錯誤和弊病。」
重回1989:在台灣,叩問三十年前的民主夢
毫無疑問地,對於所有的與會者而言,既然身在「民主」遭逢新一輪挑戰的時刻,重訪1989並不過時。除了持續要求平反過去、重拾記憶之外,紀念活動本身也也有定標當下的意義。王丹在會議中提出要「六四學」,王超華反駁是「八九學」,王丹再回應,那不如就做「八九六四」學。
在稍晚的王超華新書發表會中,王丹進一步闡釋了他的想法:「你要了解以前的中國,必須了解八九六四,因為是過去的中國一路形成了八九六四;要了解今日的中國,就不能迴避八九六四,是八九六四形成了今天的中國。這是一個承先啟後的事件,要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了解當代史的必須。對八卦性的東西說得太多,理論說得太少。」
王丹認為,「如果當年六四成功了,可能會讓政府在民意壓力下進行改革,類似台灣模式,是一種朝野共同合作的轉型過程。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讓黨內想做一些事情的人,可以在自下而上的壓力下進行改革,不過共產黨把這個機會丟掉了。」
但陶君行悲觀地認為,往後類似重訪六四的活動,或許都要由香港移師到台北舉辦了。
「我覺得可以讓台灣與香港交流,對中國的民主發展也是重要的。就算你要求台灣獨立,你也應該關心中國問題,中國的發展,對台灣香港都有很大影響。過去香港在前線,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台灣這裡可以去看香港模式行不行?」陶君行說,答案非常明顯,「所以很重要,香港人老是說要移民到台灣,但如果台灣也不行了呢?那也不是個辦法嘛。」
面對此一新的局勢,台灣本地的公民團體早也有心理準備,要在未來扛起平台重任。東吳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黃默說,看情形,香港的情形是很艱難,「我希望台灣可以是一個各方面都能同意的一個平台,不但是六四問題的討論,就算是西藏、新疆、香港、中國問題的討論,台灣都能作為一個平台,這是台灣公民社會有的作用。」黃默說,這個任務艱難,他也不敢說是否能做得到,「但如果我們能做的,就盡量做。」
谢谢端
不让说的事都是源自心虚,审查愈来愈严,抓人愈来愈狠。六四为争取自由的权力,到现在都没实现。
说得好,那些提出看不惯就离开的人,为什么不想想,我们就生活在这里,能去哪里呢?为什么要离开的是我们呢?
网评员不少啊
从4-15纪念胡耀邦到6-4号军队清场镇压,学生垃圾你政府就有理由使用野战部队了?你还不如说当时中国凭警力进行清场的能力不足,至于为什么,因为北京公安部门对学生和市民的诉求是有同情的
六四那帮人,就是以年轻学生党为主要成员的,容易被煽动,激情满满头脑发热。退一万步说,总是你要追求民主反腐倡廉,这种抗议方式未免太过野蛮,直接威胁中央政权,而且共党已经在六四前夜散发了清场令,结果还一大堆不怕死的反抗分子。
活该被枪毙,一群头铁娃。
这场运动本就威胁到了社会稳定,严重干扰民众日常生活,威胁共产党统治,能不被武力清剿就怪了。
搁西方欧美所谓民主国家也一样,这种反动行为一样会被警察武力对待,全国十几万学生都跑到北京天安门广场,gg。
中國政府只是「不急著處理」?這藉口過十年都算牽強,更何況已經過了30年。要說輿論造謠、盲從,中國政府開放討論、提供原始材料的空間又在哪裡?如果中國政府認為當初的鎮壓是為了換來今天中國的發展,合情合理,那倒是放開輿論接受公評啊。還是要等廣場上一代人都離開了,來個死無對證,才算是最合適的時機?
@Stylococcus
1. 《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词人田汉是怎样死的?
是文革害死的。
2. 这个事实有无编入教科书?
没有。提及文革的部分只谈到了老舍之流,只字未提国歌作词人田汉,更不用说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
3.
如今《国歌法》在中国立法、在香港立法,学校课程介绍国歌知识时有无谈及其作词人田汉的死因?
没有。
一个国家就是这样对待国歌的缔造者的。
一个政党就是这样对待国歌的缔造者的。
而田汉已经死了 51 年了。
自省能力?不急着处理?
其实中共是有能力自省的一个政党,从当年文革后对毛泽东的批判就可看出。只是对于六四而言,事件复杂性超乎一般人想象,中共并不急着要处理它。而舆论和一般民众着急站队,并无心思深入去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历史事实和当时对峙双方的各种无奈之举。造成的后果就是大家把六四作为一种拥护或者批判的廉价工具。
文章太短了。2日會議討論了什麼?
就问港府丢不丢脸?
为什么总是中国人离开呢?能走去哪里?
再过十年连台湾也办不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