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立法禁止16歲以下用社群,YouTube納入名單引發爭議|Whatsnew

澳洲於2024年創全球先例立法要求社交媒體禁止16歲以下兒童註冊帳號,今年將Youtube 列入禁止名單。
2025年2月9日,一名 12 歲男孩在英國巴斯看手機。最近,澳洲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 16 歲以下兒童註冊社群媒體帳號和社群媒體平台。攝:Anna Barclay/Getty Images

你是否曾經好奇,一篇報導背後,記者與編輯經歷了哪些思考與取捨?全新上線的會員限定新聞信《走進編輯室》,邀請你走入幕後,一覽記者手記、新聞觀察與未曝光的故事。現在加入暢讀會員,首年限時 9 折,解鎖更多會員專屬內容。

澳洲工黨政府於2025年7月30日宣布,Youtube將被列入兒童禁用的社交媒體名單。早在2024年11月,澳洲創全球先例立法要求社交媒體禁止16歲以下兒童註冊帳號,目的在於避免其身心健康受到不當內容戕害。但隨著法案生效的一年期限接近,Youtube 被放入禁止名單之列,澳洲將面對的是如何落實禁令,還有何謂「有害的社交媒體」等難題。

為何 Youtube 豁免,如今又被納入?

根據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公布的名單,目前確定禁止的社媒包括Facebook、Instagram、X(原 Twitter)、TikTok 以及 Snapchat。而原先獲得豁免權的Youtube,在7月底被正式納入禁止名單。禁令將於今年12月10日生效,若平台違反禁令,將面臨4950萬澳幣的罰款。

制定禁用與豁免規範的政府單位,是負責處理網路霸凌與私密影像傳播問題的「網路安全專員」(eSafety Commissioner)。其主席葛蘭特(Julie Inman Grant)7月底表示,在針對10至15歲兒童「從何處看到有害內容」的調查中,Youtube 是最常被提及的平台,因此必須被納入管制。

澳洲聯邦通訊部長威爾斯(Anika Wells)表示,禁令是為了讓家長安心,她強調:「社交媒體有其存在的意義,但社媒演算法針對兒童的掠奪行為『沒有容身之地』。」威爾斯形容網路就像「充滿激流和鯊魚的開放海域」,並表示「我們無法控制海洋,但我們可以管制鯊魚。」

此前,Youtube 官方曾試圖遊說 eSafety 和國會,表示其主要功能是影片分享平台而非社交互動,而且 Youtube 提供大量內容讓兒童得以發展興趣及自主學習,舉凡遊戲直播、美妝舞蹈、科學教育、手工藝或料理教學等五花八門的主題。此外,根據2024年8月的調查,澳洲約 84%的教師幾乎每個月都會使用 Youtube影片幫助教學。

Youtube 也對澳洲政府收回豁免權表達不滿,批評 eSafety 改變立場,可能是受到其他數位巨頭競爭者施壓。《衛報》去年報導指出,Meta、Tiktok 與 Snapchat 都認為 Youtube 也應受到管制,因為 Youtube 近年開發的垂直短影音「Shorts」介面,與其他平台的短影音並無二致。

還有哪些平台/應用程式可以豁免?

澳洲政府已公布一系列要點,數位平台的主要功能若符合下列條件就能取得豁免權。包括:

・即時通訊、電子郵件、語音通話或視訊通話

・線上遊戲

・分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

・專業人士交流或提升專業技能

・教育

・健康

・教育機構、學生與家長的溝通管道

・健康照護機構的服務提供者與用戶的溝通管道

澳洲聯邦通訊部長威爾斯(Anika Wells)表示,豁免上述平台是因為它們「對 16 歲以下兒童的傷害相對較小」。但最終還是需由 eSafety 逐一討論,決定哪些數位平台符合條件。

舉例而言,專業人士社群 LinkedIn 表示兒童對其平台根本沒興趣,成功說服政府放行。而通訊軟體 WhatsApp、遊戲平台 Roblox、線上課程平台 Coursera 也都符合豁免條件。但具有明顯社群互動功能的 BlueSky(前Twitter創辦人開發)、 Truth Social(擁有者為美國總統特朗普)、 Discord(提供文字或語音聊天),以及 Twitch(遊戲直播平台) 等等,都需要等待澳洲政府進一步審核。

除此之外,專門提供兒童內容的 Youtube Kids 因有嚴格管制,兒童使用者無法在該平台自行上傳影片或評論,而不受到禁令限制。

2015年3月9日,美國加州,五歲的Juliana Sanchez和兩歲的弟弟 Francisco Sanchez Jr 在家中用父母的手機觀看YouTube上的兒童節目。攝:Gary Reyes/Bay Area News Group/Tribune News Service via Getty Images

兒少使用者如何看待這項禁令?

Youtube創立於2005年,至今超過20年,意味著16歲以下兒童一出生就活在Youtube盛行的年代。

兒少內容媒體《Kidscreen》近日的調查顯示,64.3%受訪者認為禁止Youtube「不是個好主意」。關注少年心理健康的墨爾本非營利組織「男人窩」(The Man Cave)也訪問4293位少男,有46%表示失去社媒不僅是失去娛樂,更會令他們與社會脫節,更難交朋友、學習或尋求支持;超過62%表示會「積極尋求繞過禁令的方式」。

除了娛樂、學習用途之外,針對兒童的社媒禁令恐怕也會影響兒童的職涯選擇。Youtube 內容創作者已經成為無數兒少心目中的「夢幻職業」,數位產品商務平台Whop去年調查了1600多位12至15歲青少年的社媒使用狀況,有超過30%的青少年表示想成為Youtuber,21%想成為TikTok 創作者。

許多兒童與青少年早已付諸行動,在還不能合法開車的年齡就經營頻道並從中獲利。澳洲獨立新聞台「SIX News Australia」創辦人、現年17歲的主播普格利希(Leo Puglisi),就是在12歲時創立頻道報導澳洲與國際新聞,14歲訪問時任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目前已擁有超過3.5萬位訂閱者。

普格利希去年11月接受《BBC》訪問對禁令的看法時表示:「對於我們這一代、很多正在探索熱情與創意的年輕人來說,Youtube絕對就是那個場域。」

普格利西說,他雖然已超過16歲,但他的團隊中還有13至15歲不等的成員,頻道也會透過 X 或其他社媒進行推廣,禁令無疑將帶來巨大衝擊。普格利希也指出,社媒的潛在傷害是不分年齡層都會碰到的,且青少年會想盡辦法「翻牆」,加強網路素養教育才是更好的解方。

執行的困難:驗證年齡是關鍵難題

根據禁令,管制名單上的數位平台公司必須主動停用16歲以下兒童的帳號,未來也必須禁止16歲以下兒童註冊,若沒有架設足以驗證年齡並阻止違規者的機制,最高可被罰款 4950萬 萬澳元(約 3250 萬美元)。這也代表法令上路後,所有澳洲的社媒用戶都要證明自己已滿16歲,才能繼續使用自身帳號。

然而,如何驗證用戶年齡恐怕是最大障礙。根據法案,社媒平台可以要求用戶提供合乎法規的身分證件來驗證年齡,但身分證件不能是「唯一方案」,也須接受其他替代方式,卻又並未指明有哪些方法。

ABC電視台6月報導,澳洲政府指定企業The Age Check Certification Scheme 研發辨識年齡的程式,該團隊似乎頗有信心,不認為技術上存在阻礙。但ABC電視台卻揭露,今年稍早的臉部掃描實驗結果當中,有高達85%的受測學生被判定的年齡誤差範圍達18個月,部分16歲學生甚至被判定為37歲

中國近年也針對電玩遊戲頒布禁令,2021年要求所有線上遊戲僅能在週五、六、日與法定假日的晚上8點至9點提供未成年人一小時的服務。但實施數年來成效不彰,超過7成未成年人受訪時承認使用父母或成年親友的個資登入,網路平台還能買到「代認證」的服務。

彭博社一篇評論也指出,英國今年頒布新年齡驗證,限制未成年人接觸色情或有害內容,但未成年人能夠使用電玩角色的圖像或他人照片來規避。評論引用研究稱,嚴格的年齡限制並不能有效防止網路對未成年人的傷害,更難以保護他們在16歲後遠離風險。對年齡限制的爭論更可能分散公眾對科技公司應保障兒少安全責任的注意力。

評論區 2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看着低龄儿童拿着手机看短视频真的很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