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Faces Places》短評:從攝影變成塗鴉,他們這樣講述陌生人的故事

一段相差五十歲的忘年之交,帶上法國新浪潮餘韻,記錄下一個又一個平凡的生命
若說《眼睛相旅行》是紀錄片,不如說是一趟旅程,華妲和JR開車到法國鄉郊村鎮,一邊製作「攝影塗鴉」,一邊發掘尋常百姓的小故事。
影視 風物

明年就是法國電影新浪潮六十周年,艾麗絲華妲(Agnès Varda,台譯安妮華達)被譽為「新浪潮之母」,她和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是新浪潮中仍在世並依然有新作面世的兩人。高達今年完成了《影像之書》(The Image Book),獲康城影展(台譯坎城影展)頒發「特別金棕櫚獎」。華妲去年則和知名街頭藝術家JR合作,拍成了《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台譯《最酷的旅伴》),在上屆康城影展廣受好評,更獲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

法國電影新浪潮可說是電影史最叫人熱血沸騰的一章,把電影作者論發揚光大,革新精神影響到世界各地,間接催生了新荷里活電影(New Hollywood,台譯新好萊塢電影),據說《雌雄大盜》(Bonnie and Clyde,台譯《我倆沒有明天》)本來就考慮過由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台譯楚浮)或者高達執導。法國新浪潮的導演群,陽盛陰衰,女導演寥寥無幾,華妲卻是不容忽視的一員,去年獲奧斯卡頒發終身成就獎,康城影展也曾頒發相當於終身成就獎的榮譽金棕櫚獎給她。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劇照。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劇照。

相遇是主題

與其說《眼睛相旅行》是紀錄片,不如說是一趟旅程,華妲和JR開車到法國鄉郊村鎮,一邊製作「攝影塗鴉」,一邊發掘尋常百姓的小故事。JR擅長人像攝影,把照片放大印成巨幅,張貼到建築物外牆,成為「攝影塗鴉」。華妲和JR都注意到對方的創作,本應惺惺相惜,但一直互不相識。影片開頭就想像他們屢次擦肩而過,在車站,在咖啡廳,在夜店,差一點碰見,始終沒有相遇。而相遇,可說是影片的主題。

首先是本來陌生的華妲和JR相遇,儘管年齡相差五十多歲,生命軌跡南轅北轍,但相處起來並無代溝,甚至滿有默契。他們一起策劃這趟攝影塗鴉之旅,跟更多陌生的人相遇,認識更多新的臉孔,例如安排不同的人咬着長條麵包拍照,再放大貼到牆上,連成彷彿一起咬着同一條麵包的模樣,又或者吸引人們來到廢墟,把自己放大了的臉孔照片貼在荒屋外牆,令廢墟重現生氣。看似隨意隨機的相遇,卻充滿幽默與奇想,華妲主導的剪接更把各不相干看似散漫的段落,像那些長條麵包照片那樣,連接成趣味盎然的人文風景。

影片其實有點像華妲於2000年完成的《拾穗者與我》(The Gleaners and I,台譯《艾格妮撿風景》),當時她自比是以鏡頭「撿拾」影像,電影導演也是一種「拾穗者」,在平凡裏發現不平凡,人家丟棄的心型馬鈴薯,她視為收穫。《眼睛相旅行》也有個領救濟金的拾荒客,撿拾瓶蓋做創作,建造自己的小城堡。影片同樣走進一般人眼中的尋常地方,諸如煤礦村、穀倉、山羊農場、貨櫃碼頭,以鏡頭「撿拾」影像,發揮想像力,並記下那些人的故事,尤其是勞動階層,例如安排化工廠工人走出流水生產線拍大合照,還在貨櫃碼頭找來工人的妻子,聆聽她們的聲音。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劇照。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劇照。

高達竟成了隱藏主角

這部影片也是攝影師之間的相遇。華妲是攝影師出身,本來就喜愛拍照,然而近年患上眼疾,視力受損。而JR拍照的方式,跟她差別很大,攝影塗鴉之旅於是既合拍也有互相刺激。華妲和JR不時背對鏡頭說話,彷彿是讓觀眾跟他們一起看風景。華妲亦提到了她的攝影師亡友蓋伯丁(Guy Bourdin),把他的照片放大貼在諾曼第海灘的碉堡殘骸上,以表懷念。又到訪著名攝影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安葬的墓園。不過關於攝影的事情,他們沒有討論很多,倒是有更多篇幅提到了高達,因為JR整天架着墨鏡,從來不肯脫下,令華妲想起了高達。

於是,高達竟成為了這部影片的隱藏主角。華妲曾在《五時到七時的琪奧》(Cléo from 5 to 7,台譯《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找來高達和他當時的妻子安娜卡蓮娜(Anna Karina)演出一段戲中戲,高達的角色因為戴上墨鏡而顛倒黑白,脫下墨鏡才看清世界。於是她不斷慫恿JR也把墨鏡脫下。他們又模仿高達名作《不法之徒》(Bande à part,台譯《法外之徒》)男女主角在羅浮宮賽跑的一幕,由JR推着輪椅上的華妲,穿梭名畫之間。影片的高潮就是華妲帶JR登門探訪高達,而高達出人意表的行徑,令這個關於相遇的故事留下叫人回味的尾聲。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劇照。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劇照。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紀錄片非常好,短評不夠「深度」,不算「評論」,只是粗疏的觀後感而已。本來以為至少會有一點扣連新浪潮或者當下社會現實的內容。端傳媒收費之後,有一種將所有評論移入「深度」的傾向,但顯然許多都不夠格。前幾天推出的愛慾錄也飽受批評。付費讀者表示相當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