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至今,中國南方的暴雨和洪澇災害極多。
4月,以廣東為主的珠江流域發生1998年以來中國主要江河最早的一次洪水。其後華南地區汛情接連不斷,引發洪澇,間中出現梅州高速公路的土方坍塌事故,死傷慘重。(延伸閱讀:《廣東高速坍塌死傷慘重,極端天氣考驗基建韌性》)
6月中旬,強降雨帶來新一輪災情,廣東、廣西、福建及湖南等省均受波及,造成傷亡,並為居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梅州是廣東省本次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6月16日,該市多處出現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其中,平遠縣泗水鎮24小時降水達369.3毫米。不少居民形容當時的大雨「前所未見」。當地蕉嶺縣一村莊,有房屋超過30年歷史。該房屋住戶的父輩曾在房屋上標記過去的最大洪水,水位僅26厘米,且已有數十年未見。此次水災中,該房屋內的水位足有3米,甚至淹至二層。
據部分媒體現場報導,由於缺乏經驗,多地村民起初對降雨不以為意,而自村內河流水位暴漲到水、電、對外通訊斷絕,僅有數小時時間,嚴重損失因此難以避免。水位迅速上漲的情景不止在該村出現,其他地方也有報告。由於洪水水位比預期仍高出2米,一些村落的用以轉移人員避險的高地也被淹,不得不對居民進行二次轉移。
除洪水本身之外,地質上的次生災害也一再發生。梅州南磜镇發生了多處山體滑坡(土石流)。由於不少房屋依山而建,山體又隨時可能塌方,危險性相當大。同時,不少道路和橋樑也被沖斷,為救援、轉移帶來了相當困難。當局一度擔心部分水庫可能決堤,通知下游居民撤離。然而,部分村民反應道路已經坍塌,只能「自己想辦法出去」。
截至發稿時,梅州市已有三個區縣報告了初步統計的受災情況。其中,梅縣區受災人數達到了32083人,死亡4人,失聯4人,直接經濟損失達人民幣10.63億元;蕉嶺縣報告了64947人受災,5人死亡,2人失聯,預計直接經濟損失36.5億元;平遠縣受災人數為55388人,死亡38人,失聯2人。
根據以上資料,梅州此次至少有47人因災死亡。
極端降雨不僅僅影響梅州,更是廣泛覆蓋中國南方。(延伸閱讀:《香港世紀暴雨過後,我們如何真正的「超前部署」》)
6月19日,在廣西桂林,漓江發生了「三十年一遇」(按統計資料,平均三十年發生一次)的洪水。當日,桂林市有38個氣象觀測站錄得超過往最高紀錄的降雨量。下午5點,桂林水文站的水位已超過1998年特大洪水時的水位(148.4米),達148.55米,是1958年以來的最高。上漲的江水倒灌至市區路面,造成了超過10處交通阻斷。而由於站內積水,桂林火車站也自當日晚間起暫停營運,旅客需改在桂林北站上下車。次(20)日,部分經過桂林的鐵路列車停運、限速,次日才部分恢復。
桂林每年6-7月為雨季,不少居民已經習慣了連續降水,因此也對洪水缺乏警覺。儘管已經收到了當局發出的預警信息,仍有人低估了情況的嚴重性,未能及時預防損失。許多居民被困家中,斷水、斷電,也沒有食物。此外,由於陽朔縣有一段通往高鐵站的道路被淹中斷,漓江景區自19日下午起已需要以排筏疏散遊客,直至20日中午仍未完成。
本次桂林洪災的水位上漲也非常迅速。桂林市區一些地方19日早上尚無積水,兩三個小時後已經水淹大腿。據稱,桂林市民收到的預警信息包括上游水庫將放水。網上甚至有人質疑嚴重的內澇會否與水庫洩洪有關。而官方解釋指,由於連日降雨,水庫已滿,只能根據上游來水量放水。
除廣東廣西的「兩廣」地區之外,福建龍巖和湖南常德等地,也受洪災較嚴重。截至6月22日早晨,常德桃園縣仍有130人被困,8人被洪水沖走(其中7人獲救,1人仍失聯),3處地方通信中斷。毗鄰梅州的龍巖上杭縣至少有6名居民因洪水導致的山體滑坡死亡。當地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號稱「客家第一祠」的客家建築「官田李氏大宗祠」,其兩側廳房因暴雨襲擊大面積坍塌。
有專家解釋稱,今年中國南方的洪澇災害,部分是因厄爾尼諾(聖嬰)現象的影響。當下,全球正處於向拉尼娜(反聖嬰)轉換的氣候週期,而厄爾尼諾現象次年往往是中國夏季氣候最為異常的時候。轉換期間,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其外圍水汽輸送條件好,東部季風區容易降水偏多。另外,全球變暖下的海溫、極冰和陸面積雪變化,對中國氣候也可能產生影響。(延伸閱讀:《北半球入汛,2024夏天的極端天氣可能呈現何種態勢?》)
目前,華南降雨區已經向長江中下游一帶轉移。預報已經指出,6月22-25日期間,貴州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湖北東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都可能出現暴雨。其中部分地區降水將具有「極端性質」。
唉,国内媒体看不到报道,在端也只能是‘发自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