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陳茻:談文言文價值,不能迴避的精英教育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現在多數的孩子從來也沒享受到古文帶來的美好,許多人從古典裏拾得感動,是早已脫離升學體系後的事。
文學 語言

文言文在高中教材中的比例是否需要調降,是台灣國文科教育長年爭吵不休的一大難題。

支持方或反對方都有着各自的理由,立場也並非截然二分。支持古文的一方,或認為這是文化上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是以應在教育中保留。也有就語言上的傳承的論者,認為正確學習一套語言系統不該全然捨古就今。有人認為文言文有其美感,更甚者則斥當代文化為輕薄不足道。這些意見有的荒謬,有的卻不無道理。更有人指出,就現行教育體制與社會現況來看,草率刪除古文會造成教育現場過大的衝擊,甚至付出巨大的國家成本,這一點也確實不可不慎。

反對古文教育的一方也有不同的立場和原因。有人認為古奧的語法今不堪用,徒然浪費學子寶貴的精力與時間,也有人認為舊社會的思想早該被淘汰,多讀古文只會造就僵化或封建的一代,對民主社會有害。許多人雖不全然反對古文,但對於現今的貴古賤今的文白比例有意見(多指實際的教學時間而言,古文佔據半數以上的課堂,白話文卻往往被草草帶過)。此外,也有人認為古文支持者所欲加諸學子身上的價值,白話文教育早已可全面取代。

當然,毋須諱言政治因素也是影響兩方爭論的重要環節。許多人對於古文的愛好甚至是信仰,來自於一個古老的文化想像,這與歷史認同、民族認同有着密切關係。

事實上,並沒有所謂政治歸政治、文化歸文化這件事。教育避談政治問題,恐怕已經是一個過時的概念。政治問題本就該談,而且該徹底談,真正有問題的不是意識形態左右了學生思想,而是某些談得不夠透徹的、似是而非的概念,讓學生無法對社會情勢、公民議題、文化課題作全面的思考。

義務教育中的古文教育

我對古文教育的想像比較嚴苛,包含了對整個制度的反思,並不想只談古文教育的價值問題。

義務教育有其的特殊位置,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強迫性的制度,在教育現場,並不能全依學生的自由意志行事。

這套運作背後的邏輯很簡單,學生被視為「尚在學習中」的人,在學校培養某些基礎能力,是公民應盡的義務,亦是國家應該負的責任。

先確立這個前提,有些事才能進一步釐清。我們可以去思考,國家設立這樣的一套教育制度,必然有必要讓培養出的人有能力回饋這個國家。

當然,若是更理想、激進一點來說,我是有點反對義務教育制度的,或者說,至少不該以一套標準的教材去強迫所有人學習。這背後牽扯了強勢文化霸權與弱勢文化的複雜互動關係,多數時候更是單方面的壓迫。這些都值得我們反思。

退回當前的制度面來看,我們暫時還是可以同意公民社會制定義務教育之意義,以培養基礎公民能力為首要目的這個前提。那我想就這一方面來談,基本的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以語言為基礎的基本思辨能力,是一個公民是否稱職極為重要的條件,國文科將這些能力的養成視為核心之教學目標,十分合理。

純就這一點來說,我必須指出文言文教學在這些領域的效益是弱於白話文的。至少就實用層次看事實如此,這一點毋須多作爭論。若有人主張文言文對於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助益,也多自美感層次來談;要是有人認為文言文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提升白話文的語言表達,即便這不無可能,但很顯然這樣的連結並比不上直接以白話文教學操作來得簡單直接。

然而,涉及更深一層的文化、歷史甚至哲學、美學等層次,文言文的重要性也就不易被忽略,只不過這些層次的能力是否為全民所必要,在制度中又該如何安排,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事實上,要證明一個東西有文化上的價值,進而將它放在義務教育中,在論述上必然有一定的困難。文言文教育當前面臨的困境正在於此。許多人認為文言文教育有其價值,幾乎是基於一種對傳統文化的信仰、對經典的信仰,但這個理由用以談文言文的內涵固然可以是好的,要論證其在教育上的「必要性」卻仍嫌不足。

精英教育不可能全民皆兵

回到文言文的本質來談,現行教材涉及的範圍,基本上可以視為一種古代的精英語言,在那個時代是只有少數知識分子才有能力書寫的文字。同樣的,我們現今可以讀到的多數作者,在舊社會中的身份認同與世界想像也很接近,難脫所謂的士大夫思維。古文多談的人治社會的想像,更有強大的社會責任作為思想基底,這些特質都值得注意。

基於這些理由,要在現在的公民社會談文言文教育,很難迴避精英教育的問題(更精確一點說,是文化、知識上的精英)。

本來,在學制的設計上,高中教育是希望以這些學科為基礎,培養一個對各領域知識都有一定程度的人才。這些學生將來該在知識、學術領域有所發展貢獻,從這個角度來看,文言文教育作為這些學科能力的其中一環並不過分,畢竟其包含了歷史、文化、古代政治、宗教等內涵,確實可以提供豐富的養分,有它的價值,我們很難在一個文化精英的培育藍圖中去掉這些。

然而,現今的情況並不符合這些學制當初設立的理想。多數學生在高中以前並沒有充分的人生規劃,選擇讀高中、大學是基於社會壓力,而非自己的自主意願。說穿了,學生讀高中並無一個成為文化精英分子的覺悟,更遑論其隱含的社會責任。

這樣的情況讓很多不想甚至不適合走這條路的學生,被迫學習過多的知識,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壓力。而這些知識在出社會後並不能直接在職場上產生效益,在很多情況下被視為無用的包袱,這也是文言文教育受到許多質疑的其中一項重要原因。

簡單來說,文言文教育在基礎語言能力的培養上比不過白話文,在文化涵養上與當代文學確實各有所長,但這些文化、歷史、文學哲學與美學等層次之能力,我們很難要求到全民皆兵的程度。同理,即便是白話文學,若脫離了實用語言的層次,則這些審美價值的建構在義務教育中是否有其必要,亦有待商榷。即便我們認為文化、歷史的教學目標該被普遍落實,但是否應以當代的文學為主要教學內容,而非依賴時代久遠的古代文獻,仍是支持古文教育有其必要性的人必須回應的一大問題。

高中的文言文教育作為文化精英教育的一環,本有其合理性,但在現實的環境下這些理想難以落實,加上複雜的民族、文化認同問題,這些舊時代的、中國的文獻材料,在教育現場的位置也就變得十分尷尬,或增或刪,動輒得咎。

暫時將這些問題擱置,只就精英教育的層面來談,或許我們仍可以試着說明文言文教育該如何發揮其價值。

2017年8月27日,台灣「教育部長」潘文忠(右二),主持「高級中學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審議大會」,討論受到關注的選文比例,即是文言文的比例是否調降。
2017年8月27日,台灣「教育部長」潘文忠(右二),主持「高級中學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審議大會」,討論受到關注的選文比例,即是文言文的比例是否調降。

在教學上展示詮釋古文的過程

我想文言文在過去受到一定程度的神話,這一觀念必須先被矯正。傳統的價值不該持續建立於這些缺乏論述過程的想像上面,我們認為一個舊時代的文獻值得被研讀,不該只為了「傳承固有精神」這些理由。傳統是需要被不斷反思的,並不是舊時代的一切思想我們都要照單全收,如果抱着這種心態,會面臨只能生搬硬套的窘境,並不能真正體現古文教育的價值。

任何學科內容,都應該要與當代社會緊密貼合,這是學科設立的基本門檻。

是以,把古典跟當代連結,試圖找到古典的價值,這絕對是一個正確也值得的思考方向。但如果以這個理由來談古典的必要性並不夠充足。如果我們可以在古文中找到與當代不謀而合的概念,也就暗示了凡與當代連結都能產生價值,這是以當代為核心的思維。在這一點上,古典絕對比不過現代文學、社會學、當代哲學或其他學科。試圖證明古典可以與當代結合,並無益於提升古典的價值。

該被說明的是這些連結的價值是什麼,而不是透過這些連結回頭證明這些古典文獻本身的價值。事實上,古代文獻的價值如果只能用當代的視野來確立,也會丟失許多古文本身的意義。

而這些連結,並不是點對點的線性結構,而是網狀、千絲萬縷錯綜複雜的。我們不是要發明一個連結,而是去析論所有可能的連結產生的過程為何。

現今可見許多直接將某古文的內容與某時事結合的作法,這固然能吸引目光,也頗為新穎有趣,但這只能是最初步的作法,在教育上這是遠遠不夠的。

比起這些單純的連結,我更在意的不是簡單的類比,不是透過「韓愈的文章一如今日公務員的抱怨文」、「《陳情表》是最佳的辭職信示範」等等思維,就足以傳達古文的價值。該被重視的是社會變遷的過程,是關於過去與現在的異與同,是文化的連續或斷裂。我們要詮釋一篇古文,不能只從類比下手,更需要去還原那個時代。這些才是只透過當代材料所無法得到的。

我想,讀古文的價值還是必須落在這些詮釋的過程上來談。我們要交給學生的能力也該是這些,而不是「精選」過的古代才子集錦。這個觀念不調整,我們的選文仍會陷於「何謂經典」、「哪一篇最文采斐然」的泥淖之中,有着永遠處理不完的紛爭。

固然,詮釋這些經典有賴專業的學術能力、良好的史學方法與歷史知識,這些都很難在高中教育中被完整放入。因此我們也很難期待學生在學習古文達一定程度後,有着完全能獨立詮釋古文且令人滿意或驚豔的能力水平。比起這些,我想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教學上完整展示這些詮釋的過程,我想這些是重要的,這至少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詮釋一些古代文獻該透過什麼樣的方式進行,而進一步去檢視自己的思考是否過於草率,有無可以加強之處。

當然,這些詮釋的過程都會以白話語言來進行,這對一個當代知識精英培育來說,是一個極為精實且良好的思想訓練。

要達到以上的目標,我們至少應該推翻現行單一解釋的教材編輯方式,關於這些,以目前的教材編選、考試方向甚至部分教學現場來看,仍有不少努力空間。若整體問題不解決,比例上調高或調低都屬無益,學子依然只能依靠少數優秀老師以個人的才氣或魅力、努力來彌補這些不足,問題依然存在,古文教育也依然難以發揮真正的價值。

若不從這些面向下手,徹底檢討整體教育模式的方向及目標,只是一味擔憂古文刪減過後孩子會失去更多,恐怕終究多慮了。真正的問題是,現在多數的孩子從來也沒享受到古文帶來的美好,許多人從古典裏拾得感動,是早已脫離升學體系後的事。

與其捍衛古文的價值,該做的是比任何反對者都更強烈地質疑現行的教材與教法有何根本性的問題。苦爭比例問題,卻不從根本思考現在的缺失在哪裏,對教育改革來說才是最大的阻礙。

我始終相信經典是不會死的,人說「秦人焚書而書存,漢儒窮經而經絕」。經典需要的是切合時代的詮釋,這些詮釋更非單純的類比或線性連結,而是更縝密的脈絡性思考,這都不是單靠字句上的解讀或翻譯可以解決的。形式上、制度上的保護,使詮釋空間被限縮,可能反而是更危險的作法。

經典能繼續保有其價值,必須有人願意持續去反思、批判,找尋更適當的方式挖掘其內涵。讓經典死亡的不是教育中的缺席,而是不斷僵化的思維與解釋。

而這些,也正是我們期待一個文化精英該有的能力與責任。

(陳茻,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地表最強國文課本》作者)

讀者評論 1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Rennechon
    你需要的只是一個如「印象筆記」之類的軟體

  2. 政治问题本就该谈,而且该彻底谈,真正有问题的不是意识形态左右了学生思想,而是某些谈得不够透彻的、似是而非的概念,让学生无法对社会情势、公民议题、文化课题作全面的思考。

  3. @Hans2chan
    有想法就試著表達,想做去做就做到了,你一定可以的。
    @Delena
    我想,個人的經驗本身就能呈現教育系統的風險,也可以是討論教育系統風險的出發點。
    在台灣會以課綱來決定教學的內容方向,並進而影響到教學與考試的作法,而學制、課綱、教學現場的軟硬體資源、師生及與家庭或社會的關連等等,構成了某種教育系統,從系統整體的角度來「俯瞰」,似乎我們只要能架構一套制度體系或教育系統,讓進入設定學齡的孩子進入這樣的系統,循序漸進的接受專家學者精心安排的教學內容與師長的教導,一定時間過後,這些孩子就能按照進度完成學業,達成教育的目標。從這樣的角度,孩子學習狀態呈現的方式往往是適於量化評估的數字(例如入學率、考試成績、升學率等等),似乎只要能夠達到某種量化的數值,便能提供人們一種可以自我安慰的合理解釋,亦即我們送孩子進入教育系統受教育,他們也完成教育或完成教育系統的要求了。
    但孩子畢竟是人,是個個不同、具有特殊特質的人,不適於規格化的量產,也不適於製造成標準化的商品,在量化的數字裡,看不清個別的人,只能看到概略的量與趨勢,例如,我們看到升學率90%這個結果,我們的理解可能是升學考試的成績不錯或是升學機會夠多,但究竟是哪些人、透過如何的學習體驗組成了這90%,而又是哪些人、經歷了如何的學習體驗構成了另外的10%,數字往往能表達的有限,看不清事實的清晰樣貌,卻在這樣的事實認知上強加提出價值判斷的結論,這就是教育系統的風險。
    從微觀來看,儘管國家設定的教育制度體系大致是同一或相類似的,但每個孩子進入這樣同一或類似的體系,往往仍有截然不同的體驗、意義、適應方式與表現,縱使最後的量化表現是相同的,例如A同學和B同學在同一次考試、同一科目都考了90分,但兩位同學的學習體驗、努力或適應方式、考試成績對他們意義往往仍是不同的,不見得是教育系統標準化的製造了相同的成績,而是不同的人在教育系統中透過不同的適應與學習方式取得了相同的成績
    在人工智能日益發展的這個時代,人與機器或人工智能有何不同,關乎人要受怎樣的教育,才能與人機器或人工智能有所區隔並發展人類的獨特性,這是人類要認真反思之處。再者,現在的資訊量相當巨大且在不斷的擴充延伸,一個人能記得多少資訊已經不合時宜,一個人能否搜索到所需的資訊,進而判讀利用資訊以解決問題,才是能與時俱進的能力,現行的教育系統能否回應這樣的挑戰?
    在這樣的思考下,究竟是要用教育系統消弭各人的差異性以達到相同或類似的教育效果?抑或是要教育制度體系要能兼容各人的差異性,培養其探索自我的基礎能力,讓各人依其特質自由求知探索?以個人的經驗出發提出這樣的問題討論,我認為是有意義的。

  4. 談論這個議題時太多的人在用自己的就學經驗去解讀文白取捨,就像作者開頭時的概述的那些原因,然而教育制度的改革影響太大,這些解讀便難以說服人,如我們永遠無法用一個獨立的個案去討論系統性的風險。
    我始終憂慮的看著這個問題,教育畢竟影響未來一代人的視野與思想,更無法肯定若現在投下連署的種子,未來所長出的樹苗是具有我們初衷的影子,而現行講求標準答案教育方式更是加重了我這樣的恐懼。

  5. @iamamen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可能是我没有说清楚吧。读书的时候勾画、标注、高亮是很平常的事,并不是只有什么什么人才能做的。
    我想要的勾画、高亮、写注释是为了自己方便,不是为了给作者看。当然,也许能通过这个方法让作者和读者有所交流,但出发点绝不是挑错,我知道挑错是很无聊的行为。
    我只是单纯的觉得有些文章的有些段落实在精彩,抄下来、截图、复制整篇文章再标亮,都不如在网页上随手标注。所以就这么随口说了一句——当然,我不懂网站运营,不知道实现难度,有可能想得太简单了。

  6. @春陽冰泮
    我妒忌你:妒忌你能用文字表達出的自的想法,而那是我自覺做不到的。
    如果你有對知識(古文/其他藝術)的興趣,也有閱讀與否的自由,那我恭喜你。可見你的靈魂的獨立自由的;不過那需要兩個因素:個人的才能/成長的環境。
    不是每一個人都得到那些天賜的禮物,教受古文,比機會學生了解什麼是好事,我覺得似學校派發的「營養午餐」。派「營養午餐」的觀念是好的,但實行就出現大多「技術性」問題了,嗎?

  7. 儘管在升學壓力之下,我個人對許多古文作品還是頗有興趣的,但仍不喜在課堂上只能被動的接受他人揀擇的文選或選文,過於冗長的逐字逐句解釋、標準化的作者介紹與內容賞析、還有隨之而來的考試與標準答案…,
    面對這樣的困境,也就是不能純粹的、好好的閱讀一篇古文或延伸閱讀,不能選擇跳過某一篇沒興趣的古文等等,我自己的做法是,就順著自己想要的速度與方式去好好的閱讀古文,自己去思考那些古文對我的意義,讀之有感就會深讀多讀延伸閱讀,讀之索然的就匆匆掠過,另再分出一個分身,去應付那些進度、考試與標準答案,累得很,還能唸下去不容易了。
    這不是古文本身的對與錯,也無關比例之高低,這是教育方式的問題,可惜「因材施教」這四個字,常常只是默背的客體,不是教育精神的指引,那些一時難以適應當下的教育方式,自己又無法找出適當的學習方式,覺得六經不是註腳而是痛腳,被法華轉得團團轉的人,又怎麼會想去讀六經、法華經?
    讓我去講古文的好,我應該不會去講它有多重要,多麼不可取代,不讀少讀就是可惜、就是罪惡、就是墮落…,我反而會想去講講,像是當我失落沮喪的時候,讀到「定風波」的感受,當我徬徨迷失的時候,「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些文字就像暮鼓晨鐘,當我送好友出國的時候,竟也有類似「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懷想…
    同樣的,對於近現代的散文、小說、詩、本土與世界各地的佳文名著,我也不想提它有多重要,多麼不可取代,不讀少讀就是可惜、就是罪惡、就是墮落…
    讓人受到啟發感動的不是比例輕重、不是所謂的經典與盛名,而是人透過這些文字與過往的人產生某種連結,從而產生某種意義以及人之為人的共鳴,只要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會讓人想去探索體驗古今更多的文字與創作,這些探索不用硬塞在教科書裡,只要透過教育的過程,讓學習者有機會產生這樣的體驗,接下來就是學習者開拓自我的旅程了,這會是一種終生學習,也將會是終身的探索。

  8. 如果人們能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就不需要什麼教育了。

  9. 看到Rennechon的留言,再相對應到本篇的主旨,覺得很有趣。
    這些勾畫、標註、注釋甚至高亮,在100年前也是只有少部分的人類才能做到的事,怎麼現在遍地幾乎每個人都能勾畫、標註、注釋。還不時的能挑出錯字。不要說小編要失業了,如果端傳媒會經營,甚至連文章編輯AI軟體都不用買了,因為有一堆免費的人力幫你校稿。
    也就是說如果文言文是古代的菁英文化,新聞記者不也是100年前的菁英份子,掌握著各種訊息的來源,成為那個無冕之王。
    只是印刷術的發明,讓人人都有聖經讀,破除了文言文的菁英獨霸。網路的發明,讓人人都有發表的機會,破除了記者的媒體獨霸。接下來會有什麼技術呢?我猜在100年內,AI寫文章將是一個趨勢。AI寫文章不是指AI寫喔,是AI控制一群人類寫手,每天日以繼夜的寫文章,AI再將這些文章有效的餵食給其他人類。這技術看起來好像很恐怖,但說不定未來人類會很享受這種被餵食的感覺。
    話說回來,文言文,白話文其實都不是問題。人類人性中永遠追逐的都是控制別人的權力,而文字,只是一種美化的工具罷了。

  10. 日常語言能力是在日常使用和閱讀母語的過程中習得的,試圖中高中課堂以語文課為中心培養語言能力不僅遠遠不夠,還大材小用。而一些難以自行理解的古文,和思想性或者文學性高的現代文章,比較適合教學使用。個人支持高中教科書保留古文。

  11. 我想给端的编辑们提一个建议:把深度文章设置成可以勾画、标注、甚至写注释,这样遇到精彩的段落可以随手高亮

  12. 先說我是香港人。
    對於作者的文章我有很深的相關的體會,不是單純的支持和反對,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說有關我的背景,因有助於討論…本人乃80年代出身,只有中學程度的學歷,家景也不富裕。
    之前香港雨傘運動時,我在晚上有空時到佔領區內和不同背景/年齡/國籍的人聊天,得到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可以和成百上千的人深度的對話,大部份是我問,對方回應…之後得出一個結論:無論你是什麼學歷,考試不用考,就不會去學和了解,因為要面對/要記的資料已經應接不暇,沒有餘力再去了解其他”沒用的”知識。
    和筆者部分的意見雷同…
    (香港/國內)近代學生欠的是:獨立思考/邏輯/歷史(觀)等非技術性的知識,正是在上位的人希望受支配者沒有的能力,相反「專業」技術愈高愈好…
    香港之前打中國歷史降格了,之後一代人沒國家應同,獨立之風出現,政府有意見希望再推中史教育,但前題是希望透過中史課程教學生愛國!
    前題過長了吧!
    現在我把「古文教育」是否有必要留下,再分成:
    1.希望學生透過古文學什麼?
    我希望他們了解古代中國人的歷史和思想/哲學
    2.是否必需學文言文?
    我想不到有什麼方法去了解孔孟思想時,不用到文言文,所以我希望中文教育保留文言文。
    以下開放討論!

  13. 這篇文章有深度!

  14. 教育意在培育學子思維,那就正要給他們足夠的知識,但對他們有沒有用,就由得學子們自行取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