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林宗弘:921地震23週年——災害頻仍的台灣,如何成為韌性之島?

921震災帶來的啟示是,國家能力與公民社會參與,有助於災後發揮制度韌性,這是民主制度的優勢。
1999年9月23日,921地震後,救援人員搜索倒塌的建築物。

【編者按】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3的強震,總計造成兩千多人死亡,逾萬人受傷,並有近11萬戶房屋毀損。23年前的這場大震,也僅是兵戎與災害頻仍的台灣島上的其中一場而已。

近代以來,台灣的三大災害類型為地震、颱風與瘟疫,災後重建倚賴哪些公民社會韌性,台灣為何得以成為韌性之島?本文部分內容摘錄與改寫自《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一書,若讀者對內容註釋與參考書目感到興趣,請詳見該書。

(林宗弘,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9月17日晚間台東關山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深度7.3公里,18日下午台東池上再度發生規模6.8淺層地震,深度僅7公里,被視為主震,玉里等地屋毀橋斷,導致1死79傷,全台有感且餘震不斷,似乎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23年前的921。

1999年凌晨1點47分發生的集集地震,震央位在南投縣集集鎮,日月潭西方12.5公里,深度僅8公里,芮氏規模7.3,是台灣戰後最嚴重的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合計2,444名罹難者)、11,306人受傷、近11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留有官方紀錄者為89,347戶),財產損失超過三千億新台幣。

為了記取921震災的經驗與教訓,台灣政府於2000年頒定每年9月21日為「災害防救日」,2002年更名「國家防災日」,以期能提升全民防災意識及國家防災應變能力。雖然每年都進行了防災演訓,轉眼之間,這場23年前的災難已經快走入歷史,青年世代已無記憶了。不過,2020年起的COVID-19疫情仍在肆虐,對全球地緣政治與台灣社會造成更深遠的影響。

今年921,筆者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劉季宇博士、前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亮全博士合編專書《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出版,集結了台灣地震工程與社會科學的一群優秀學者,回顧了這23年來針對921震災的學術研究成果,並且重新訪問當時的決策者、倖存者與災後重建的社區。

當然,這本書想談的不只是戰後最嚴重的震災經驗,也討論了台灣社會與災難的長期互動,台灣人必須接受與風險共生的現實。面對各種天災人禍,世世代代的島民如何學習與高風險的環境共存?這不僅是個歷史與科學議題,也是社會與政治問題。書名「巨震創生」,不僅強調巨災的創傷,也希望找到從災後重生,使人們生生不息的希望。

1999年9月23日,台灣軍人從一棟倒塌的住宅樓中抬出屍體。
1999年9月23日,台灣軍人從一棟倒塌的住宅樓中抬出屍體。

美麗島也是兵戎與災難之島

「美麗島」,日後被稱為台灣,這是一座位於西太平洋的地震與暴風之島,正是這些環境條件,使台灣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也滋養了原住民社群的多元文化。

從有大航海時代的歷史紀錄以來,福爾摩沙就是個多災多難、也是兵家必爭的島嶼。1582年,一艘葡萄牙戎克船從澳門出港前往日本長崎貿易,船上搭乘三百餘人,包括葡萄牙耶穌會神父、西班牙神父,還有漢人為主的船員、菲律賓人、少數非洲人與日本人等。他們出港後不久在海峽北方遭遇颱風,被風浪襲擊、極可能於淡水河口擱淺,在西方的歷史紀錄裡,首次來到神祕的福爾摩沙「美麗島」,日後被稱為台灣,這是一座位於西太平洋的地震與暴風之島,正是這些環境條件,使台灣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也滋養了原住民社群的多元文化。此船離台後獲得寶貴資訊,促使葡萄牙人在北台灣建立港口與堡壘。正是一場風災,把台灣捲入了大航海時代的霸權爭奪戰。

1624年,荷蘭人襲擊澳門與澎湖不成,到安平一帶透過武裝與貿易建立政權與熱蘭遮城,此後地震紀錄頻繁但未見傷亡。166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巴達維亞城日記》記載「2月15日早晨,台灣有強烈地震。許多堅固的建築物均受損害,華人的房屋倒壞26、27棟,壓死相當數目的婦孺,此次地震連續六日,是人體能感覺者。在該地直到現在,未見如此大的地震。」這篇日記,應是首次有人員傷亡的「台灣史上第一場震災」紀錄。荷蘭人敗給國姓爺之後,台灣經歷鄭氏王朝的統治,直到1683年被大清帝國征服,清朝官吏開始向北京朝廷定期報告重大災害,包括1694年台北地震,被認為使台北湖乾枯形成盆地、以及1720年、1736年的台南地震,後者估計造成超過七百人死亡。

18世紀初台南地震以來的近三百年間,台灣曾發生15次傷亡超過百人的巨震,亦即平均大約每隔19年一次,重大震災多與西部地區的活動斷層有關,清代土牛界以東則無文字紀錄,因此低估了震災次數。以地震死亡人數來算,平均每年可以達到將近80人。

日本統治後,有儀器觀測以來至921地震為止的近一個世紀,就有11場導致人員傷亡的重大震災。此後在近二十年內,又有2002年3月31日花蓮外海地震、2003年台東成功地震、2006年恆春外海地震、2010年高雄甲仙地震、2013年南投地震、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和2018年花蓮地震,雖未達921震災規模,均不幸造成人命傷亡與經濟損失。

1999年9月22日,台灣埔里,921地震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一名男子看著一個倒塌的巨型廣告牌。
1999年9月22日,台灣埔里,921地震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一名男子看著一個倒塌的巨型廣告牌。

近代台灣三大災:地震、颱風與瘟疫

台灣天災死亡人數的前三名都是震災:榜首是1935年的新竹台中震災,造成3,276人死亡,其次便是921震災;第三名是1906年的梅山震災,造成1,258人死亡。

台灣已經有少數優秀學者整理過各種災害的排名,但很少將不同類型的災害損失放在一起評估,雖然有點過度簡化,筆者自行整合多個資料庫,統計了1896年日本統治之後有較明確死亡人數統計的狹義自然災難,將地震與氣候災害這兩種衝擊時間較短的前十大環境災害放在下表,可以讓讀者們對於台灣歷史上不同類型災難的衝擊規模,有大致的概念。

下表主要呈現的是狹義的天災(自然風險災害),在台灣主要是地震與颱洪等氣候風險。從圖表可以看出死亡人數的前三名都是震災:榜首是1935年的新竹台中震災,俗稱關刀山地震,造成3,276人死亡,其次便是921震災;第三名是1906年的梅山震災,造成1,258人死亡;從第四名之後是以颱洪災害為主,包括1959年的八七水災,造成1,075死亡或失蹤,以及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導致699人死亡或失蹤、此外1960年代初期的葛樂禮、波蜜拉颱風,以及921震災之後橫掃台灣中部的桃芝風災,由於土石流與洪水影響,都曾經造成重大傷亡。較少人注意到的是2018年初春的寒流,在一週之內,因為腦部或心血管疾病相關急診死亡人數也有516人。

若把瘟疫的死亡紀錄也拿來比較,災難的排名次序計算會更為複雜。依據1896年以來的流行病數據,目前排名第一的仍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在三年之內曾經造成40,638人診斷死亡。其次,在日人治台初期,由於難民頻繁往來而造成鼠疫,估計造成超過兩萬四千人死亡。

此外,戰後初期的大移民也帶來疫情,1946年之後的兩三年之內,霍亂與天花復燃、小兒麻痺也曾流行過一段不短的時期,不過,這些疾病已經讓位給第三名,即2020年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兩年多來累積死亡超過一萬人),以及第四名的愛滋病(30年來累積死亡六千餘人)。當然,由於醫學科技與診斷能力的差異,過於粗糙的瘟疫排名很難令人信服,只能告訴我們台灣曾經受到這些重大流行病衝擊,而且多半與戰爭及跨境人口的傳播有關。此外,流行病可以持續數年,雖然可以估計每年死亡數或死亡率,仍然很難與其他災害直接比較。

至少,前述資訊有助於指出台灣社會所面對的高危害度(hazards)事件,在圖表上打了*號的是在最近30年所發生的災害,即921震災(與隨後的桃芝風災)、莫拉克風災,加上新冠病毒,或可稱為近年的三大巨災。總之,地震、颱風與瘟疫是台灣社會三大災害風險,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捲土重來。

1999年9月22日,921地震後,台灣埔里的居民準備乘坐軍用直升機前往台中。
1999年9月22日,921地震後,台灣埔里的居民準備乘坐軍用直升機前往台中。

921震災的地質與社會起源

重新整理89,347戶全倒與半倒資料的研究結果顯示,一般的農村透天厝,每倒七棟才有一人死亡,四層以上公寓或大樓等集合住宅,每棟倒塌會造成平均4.8人死亡。

地震、颱洪與瘟疫有自然環境或生物起源,除了自然科學的分析,顯然也有政治與社會因素的介入,需要跨學門的合作研究。《巨震創生》一書的作者們,多半都曾經驗過921災區的慘狀,對震災有刻骨銘心的記憶,希望結合地震、工程、地理與社會科學等資料來源,重新分析震災當時的受害者死傷分布,找出致災因素與求生策略。

在災害風險的研究裡,學界常把致災風險因素拆解為危害度、暴露度(exposure/expose)、脆弱度(vulnerability)與災後重建時期的「韌性」(resilience)這四類。以震災來說,危害度的估計主要靠地震科學資料,包括地震動強度與「地表錯動」,也就是車籠埔斷層的逆向抬升所造成的破壞。

暴露度則是指當地的建築物耐震程度與其中的活動人口數量。舉例來說,921震災發生在半夜,使得判定全倒需重建的三百棟校舍無人傷亡,與中國2008年下午兩點發生的汶川震災,死傷分布在大型公共建築的「豆腐渣工程」明顯不同。921震災的罹難者,幾乎都是被自己的房屋所害。

上圖顯示的是921震災主要災區範圍內的震央、斷層帶與人口密度,以及每個村里的死亡人數,可以發現震災傷亡確實集中在車籠埔斷層附近,包括東勢、豐原、大里、太平、霧峰與南投、名間等,埔里則可能受到盆地效應影響,人口密度較高的鄉鎮也會提高死亡人數。有些傷亡較多的村里,卻未必是離震央或斷層最近的區域,例如員林、斗六與台中市區週邊,以及遠在大台北地區的東星大樓、新莊地區的博士的家等多棟集合住宅。

我們重新整理89,347戶全倒與半倒資料的研究結果顯示,一般的農村透天厝,每倒七棟才有一人死亡,四層以上公寓或大樓等集合住宅,每棟倒塌會造成平均4.8人死亡,事實上,921震災裡單一建物倒塌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案例,是離震央最遙遠的北市南京東路東星大樓,造成87人往生,顯然無法用地質因素來解釋,顯示老舊住宅或黑心建商造成極高的災害風險。

土角厝

土角厝為愛蘭台地(愛蘭台地位於南投埔里盆地的入口,舊稱烏牛欄)常見家屋形式,其建材取自環境中的泥土與乾稻草、稻殼、粗糠混合製成泥塊,日曬後泥塊會變成堅硬的「土角磚」,再利用土角磚堆砌成牆壁,並以茅草或瓦片覆蓋上方作為屋頂。

此外,在大台中都會區週邊的衛星城市,我們稱為「樞紐城鎮」的城鄉交接地帶,可能是集合住宅建設品質較差的地區。最後,平均收入較低、人口外移或外來租屋人口較多、高齡化與女性較多的村里,這些「社會脆弱度」因素,透過弱勢人口的逃生行動能力受限、或是透過住房品質較差如住土角厝等因素,也可能提高死亡率。總之,震災呈現出社會弱勢者容易受害的後果。

1999年9月21日,台北發生地震後,消防員撲滅倒塌建築物的火,救援人員試圖救出倖存者。
1999年9月21日,台北發生地震後,消防員撲滅倒塌建築物的火,救援人員試圖救出倖存者。

災後重建的公民社會韌性

使用921震災村里追蹤資料分析後,發現全災區內死傷人數最多、心理重建團隊進駐最久的東勢鎮,民眾的心理健康表現傑出,在過去二十餘年裡,成為災區自殺率最低的鄉鎮。

所謂「韌性」(resilience),有時被翻譯成復原力,是指提升災後重建成效的社會因素,其中災民組織或人際網絡,學術上被稱為「社會資本」,對房屋重建成敗造成重大影響。

《巨震創生》書中整理災後的新聞資料庫,分析了142棟倒塌集合住宅至今的重建結果(僅94棟完工)、發現災後原貌重建(未獲得容積獎勵)、自救組織活躍團結、促使政治人物到現場視察之新聞次數越多的大樓業主,房屋重建成功機會高、明顯較快完工落成。相反地,利用都更獲得容積獎勵且地價較高的大樓,由於利益擺不平、內部爭訟案件較多而不團結,反而較難重建完工。921大樓重建經驗顯示:把危老大樓都更政策焦點,放在不斷擴大容積獎勵之「經濟誘因」,可能助長少數人掠奪都更利益,恐怕反而拖延重建時程。

此外,23年來僅少數研究對921之後農村社區重建績效進行過追蹤,缺乏嚴謹的結論。書中也整理了埔里鎮33個里所獲得的「農村重建」硬體小型工程款、與「社區營造」的軟體文化投資經費,並且追蹤到2010年的村里家庭平均所得,發現社區營造經費所創造的效益,可能高於硬體工程經費。例如著名的紙教堂所在桃米社區,災前是埔里最窮的倒數五個里,災後透過紙教堂的空間營造、結合生態旅遊,在2010年奪下埔里最高家庭收入冠軍,其中作用最大的是新故鄉基金會的社會資本與人才養成。災後社區不僅需要硬體工程,結合空間創新與社區營造的「社會基礎工程」才能帶來地方繁榮。

本書也追蹤了災後心理重建的經驗與成效。地震後台大心理系師生等團隊在東勢與埔里從事心理重建的經驗,發現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最為常見,長期未能改善而併發重鬱症,可能會提高災民自殺率。921震災後台灣首次引進臨床短期心理急救、與中長期心理復原技術,對於改善PTSD有相當之貢獻。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使用921震災村里追蹤資料分析後,發現全災區內死傷人數最多、心理重建團隊進駐最久的東勢鎮,民眾的心理健康表現傑出,在過去二十餘年裡,成為災區自殺率最低的鄉鎮。

1999年9月26日,台灣南投一座寺廟的尼姑路過地震後受損的佛像。
1999年9月26日,台灣南投一座寺廟的尼姑路過地震後受損的佛像。

民主、防災與國防的制度韌性

921震災帶來的啟示是,國家能力與公民社會參與,有助於災後發揮制度韌性,這是民主制度的優勢。

在台灣之外,筆者收集了1995年至今約150國的災難資料,進行跨國比較研究發現,由於各國天災危害度大致是固定的地理位置所造成,在控制每年的災難密度(發生次數除以國土面積)之後,一國的國家財政支出較多、民主自由程度越高,其政治人物受到選舉競爭與言論自由的壓力,公民社會則有結社自由可以動員資源,國家與公民社會兩者較能夠合力救災,有利於減少天災的人員傷亡率與財產損失率,相關研究也發現政治透明與媒體自由監督,有助於減少官員貪污與建商偷工減料。

反之,國家財政能力低落、政治獨裁、經濟低度發展與貧富差距越大的國家,較難建構有效的科學預測、工程投資、災前撤離、緊急醫療、或災後安置與重建體系,此外在獨裁國家,災後公民社會通常會被鎮壓以免威脅統治者生存,導致天災死傷與經濟損失惡化。

「制度韌性」是指一國長期面對各種風險、進行調適與復原的制度改革能力。921震災帶來的啟示是,國家能力與公民社會參與,有助於災後發揮制度韌性,這是民主制度的優勢。

而在921震災裡發揮效益的國軍部隊,日後若是遇上軍事挑戰,或許也能獲得公民社會的團結與支援,合力建構國防制度韌性。近代以來,台灣一直是個災害與兵戎之島,未來仍然要面對各種自然與社會風險,島民唯有持續學習與改革,才能與風險共生。

1999年9月21日,台北,地震使建築物倒塌。
1999年9月21日,台北,地震使建築物倒塌。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很好的介紹,讓人會想要看這本書

  2. 端百科那一段文字好像排版沒做好,沒設定好過去端百科的格式?

  3. 好文一篇,知識在地化!